瓦维洛夫拟态

✍ dations ◷ 2025-08-26 12:15:23 #园艺与园林,拟态

瓦维洛夫拟态(亦称作物拟态或杂草拟态)是植物拟态的一种形式,杂草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人工选择,使自身拥有一种或多种与农作物相同的特征。 这种拟态由俄国著名植物遗传学家尼古拉·伊万诺维奇·瓦维洛夫(作物起源中心理论的创立者)发现并命名。 针对杂草的选择在杂草的幼苗和成熟期均可发生,也可通过风选在种子期将它们的种子与作物种子分开,或两者皆有。新石器时代以来就可以手工完成这一操作,在现代农业中已经可以机械化选择。

瓦维洛夫拟态是人类无意间引发选择的例子。人类可能对他们的选择因子对基因库的影响有知觉,这种效应不利于作物种植。锄草者不希望杂草性状和作物越来越相近,但除此之外只能让杂草生长,和作物竞争阳光及养分。类似的状况包含抗生素抗药性、或跟瓦维洛夫拟态本质相似的除草剂抗药性(英语:herbicide resistance)。这个效应可以透过其他种对结果较有利的人工选择达成,如选择性育种。因处在和作物相同选择压力下而获得类似性状的瓦维洛夫拟态体最终可能作物化。瓦维洛夫称这些由杂草转变的作物为二级作物。

相关

  • 曼哈顿工程曼哈顿计划(英语:Manhattan Project)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研发与制造原子弹的一项大型军事工程,由美国主导、英国与加拿大提供相关支援,该计划于1942年至1946年间由美国陆军工程
  • 双边寡头垄断双边寡头垄断指市场上同时出现卖方寡头垄断和买方寡头垄断的情况。和单方垄断不同,市场价格不会由一方决定,而是由买卖双方的议价能力决定,常规定价机制失效,竞价问题转变为博弈
  • 分析马克思主义分析马克思主义(英语:Analytical Marxism)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研究面向,在1980年代开始在西方哲学界及社会学界中崭露头角。这种研究主要是用上分析哲学的技巧,并加以诸如理性选
  •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路东干部训练班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路东干部训练班,位于中国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市清溪镇铁场村,为东莞市的一个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公布时间为1982年
  • 用户生成内容用户原创内容(英语:User-generated content,缩写:UGC)指网站或其他开放性介质的内容由其用户贡献原创。约2005年左右开始,互联网上的许多站点开始广泛使用用户原创内容的方式提供
  • 拉瑙拉瑙,可能是指:另外拉瑙湖,可能是指:
  • 埃尔基·梅拉尔丁埃尔基·梅拉尔丁(芬兰语:Erkki Melartin,1875年2月2日-1937年2月14日),芬兰作曲家,指挥家。生于隶属俄罗斯帝国的芬兰大公国,早年在维也纳学习,归国后任乐团指挥,曾在北美,印度等地游
  • 猝倒病猝倒病,俗称倒苗、霉根、小脚瘟,是一种会导致植物突然倒伏的疾病,引发此病的病原体有很多种。它是一些农业作物在苗期易发的疾病之一,最终可能会导致作物大面积死亡。患此病的植
  • 鸡骨草鸡骨草(学名:,英文名称:),别称广州相思子、广东相思子、 大黄草、黄头草、黄食草、黄仔强、猪腰草、 红母鸡草、小叶龙鳞草、 细叶龙鳞草、 假牛甘子、山弯豆、 石门槛及地香根等,
  • 埃尔科莱·登博夫斯基埃尔科莱·登博夫斯基(波兰语:Ercole Dembowski,1812年1月12日-1881年1月19日),意大利天文学家。1812年1月12日,他出生在意大利米兰,继承了其父亲-拿破仑麾下的一名波兰将军扬·登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