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 (国际关系)

✍ dations ◷ 2025-07-29 13:40:12 #现实主义 (国际关系)

国际关系现实主义,是一组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强调权力关系对于国家行为的影响,关注民族国家之间的权力平衡以及对国家利益的追求。该理论主张,国家在决策时权力与利益的考量,高于理想或道德,并严词批评战间期的理想主义。

根据独立变项的层次来区分,国际关系现实主义分为数个流派:结构现实主义(独立变项为体系层次)、古典现实主义(个人层次与国家层次)、新古典现实主义(体系与国家和个人层次都考量)。

现实主义之基本思路,可追溯自马基维利。而现实主义一词源自19世纪德国的现实政治(德语:Realpolitik)一语。现实主义,在20世纪成为了国际政治学界主流的理论。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得了证实,在学术界击败了理想主义,从此成为国际关系领域最重要的理论。第一次大战后,国际关系这一领域兴起,此时则为古典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辩论,而二次大战的爆发,让理想主义一度销声匿迹。1960年代,行为科学革命席卷了国际关系学界,古典现实主义之传统研究方法(即历史、哲学、神学)受到严重挑战。应用于自然科学的科学哲学影响了新一代的国际关系学者,肯尼思·沃尔兹即一代表性人物。他以科学之方法对传统途径提出批判,并提出两项重大贡献,层次分析与结构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有四个核心假设:

现实主义有几项重要论点:

1919年,在英国,国际关系理论独立成科。此时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并列为显学。 这段时期的现实主义被称为古典现实主义(英语:Classical Realism)。

摩根索的政治现实主义六项原则成为了古典现实主义的主要观点:

古典现实主义主张国际关系研究应该从应然回归到实然,对理想主义(古典自由主义)多有下列几点批评:

代表人物与理论,有修昔里德、马基维利、霍布斯、俾斯麦、克劳塞维茨等国际关系学科独立前的人物,以及爱德华‧卡尔的《二十年危机》、汉斯·摩根索、坎南的围堵政策等。

基欧汉在其编著的《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一书中,将现实主义区别为古典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前者以摩根索的《国家间政治》为代表,后者以沃尔兹的《国际政治理论》为代表。新现实主义与古典现实主义有着相同的思想渊源。新现实主义继承了古典现实主义关于无政府状态、国家中心说及对国家单一、理性行为体的假设。不过,新现实主义对古典现实主义做出了以下三个重大修正,为沃尔兹结构现实主义的基本公设:

结构现实主义,为对沃尔兹新现实主义的别称。认为假定无论其政体民主与否、民族性、文化,除了国力上的差异,即权力大小的差异,国家都是一样的。影响各国对外政策的因素,并非国家内部之歧异,而是国家在国际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这一理论假定被批评为过于简化,但结构现实主义可以回应,这是为了产生通则性的知识,所做出必要的简化。代表人物有肯尼思·沃尔兹、吉尔平、基辛格、布热津斯基。

守势现实主义(英语:Defensive Realism),得名自米尔斯海默对沃尔兹现实主义理论的称呼。守势现实主义,借由权力均衡的方式来维持安全和平,让战争代价极大化,胜利也变成无利可图,从而维持和平。在守势现实主义的观点中,弱小国家无法达成此种代价极大化,因此会选择结盟和依附强国。此状态下,能提供平衡保护的强国即使做出的事情,与该小国观点不同,甚至利益冲突,在最大容忍范围内,小国也会违心地表示赞同。此为采取守势的现实主义。

攻势现实主义(英语:Offensive Realism),为结构现实主义的分支。与结构现实主义相同,以结构解释国家行为,但挑战肯尼思·沃尔兹等守势现实主义理论。攻势现实主义,主张国家追求霸权是理性行为。体系中发动战争的诱因比沃尔兹等人想得更强。

基本假定:

推论:由于国家总是无法确认他国意图,故签订和平条约、军备控制都不是有效达成安全的手段。国家皆会恐惧被消灭,而为了维持安全,只有成为霸权,强大到其他国家联合起来也无法战胜,才能真正保障安全。

相较于守势现实主义的优点:

不单只追求短期获利,更从中考量长期利益。当然,在国际社会的自助体系下,增加权力是国家的目标也是手段,换言之,没有限制,以相对权力增加为目的,设法提升其在国际权力分配中所占比例。

代表人物为约翰·米尔斯海默。

冷战结束与建构主义的挑战下,现实主义的学者试图另辟新径。新古典现实主义(英语:Neoclassical Realism)发展于1990年代,约于1995年以后开始有了较大的影响力。在维持现实主义作为国际关系理论主流研究典范的前提下,尝试接合新现实主义之结构体系观点,以及古典现实主义宗师汉斯·摩根索注重之领导人认知与国内政治观点。代表人物有史威勒(英语:Randall Schweller)、格拉瑟(英语:Charles L. Glaser)及斯耐德(英语:Jack Snyder (political scientist))等

史威勒(英语:Randall Schweller)在国家动机方面,认为满足现状国家与修正主义国家,两者的企图与动机非永久不变。弱国扈从(bandwagon)强国亦是其维持现状或改变现状的手段,重新审视现实主义对“同盟”(alley)的解释框架。 格拉瑟(英语:Charles L. Glaser)在非结构因素方面,将“军事技术”视为一种非结构因素,当当代的军事技术有利于攻方时,武器管制会被各国视为重要的政策工具;当当代的军事技术有利于守方时,武器管制的重要性将降低。更为重要的是,格拉瑟将当代军事技术是倾向守方或攻方是否清楚明了为各国所知,称为军事技术的“攻守可区分性”(offense-defense distinguishability)。当攻守可区分性十分明显是有利于攻方或守方时,国家的企图与意志将变得容易判定,使得安全困境的风险降低,提供国际间合作的可能。格拉瑟不仅重估了现实主义对各因素的分类,也审视了现实主义认为各国不会合作的传统。

基欧汉在其编著的《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挑战现实主义,提出各式批评。另一方面,民主和平论(英语:Democratic peace)的支持者,认为民主国家之间不会发生或鲜少战争,故批评现实主义不适用于民主国家之间的关系。

相关

  • 希腊海军希腊海军(Hellenic Navy)是希腊军队的重要部分。在君主制时期,又被称作希腊皇家海军。希腊海军船只的总排水量约15万吨。爱琴文明 · 迈锡尼时期 · 黑暗时期 · 古风时期
  • 高雄关帝庙坐标:22°37′51″N 120°19′54″E / 22.630851°N 120.331697°E / 22.630851; 120.331697高雄关帝庙,旧名五块厝武庙,是位于台湾高雄市苓雅区的关帝庙。此庙原名“关帝厅”,
  • 社会现实主义社会现实主义(英语:Social realism)是现实主义下的一个艺术运动,主要通过对艰辛生活奋斗的质朴写照,来描绘社会或种族上的不平等和经济困难,通常对工人阶级带有较为壮丽的描绘。此
  • 田螺科田螺泛指田螺科(学名:Viviparidae)的腹足纲软体动物。平均只有拇指头大小,有角质口盖。螺蛳是田螺科动物的通称。很多淡水鱼类喜欢吃田螺。田螺体内很容易生长寄生虫。旧属前鳃
  • 镭补镭补,又译作镭水,是一种专利药品(英语:patent medicine),以放射性骗局(英语:radioactive quackery)的一种著名例子而广为人知。它是一种含有至少1毫居里(合37千贝克勒尔)的镭226或228同
  • 平方反比定律反平方定律是一个物理学定律,又称平方反比定律、逆平方律、反平方律;如果任何一个物理定律中,某种物理量的分布或强度,会按照距离源的平方反比而下降,那么这个定律就可以称为是一
  • 美国拉丁裔媒体艺术奖美国拉丁裔媒体艺术奖(英语:American Latino Media Arts Award;简称ALMA Award)是美国拉丁美洲人的音乐、电视、电影奖项。1995年,该奖建立,1997年,更名为“美国拉美裔媒体艺术奖”
  • 清水善造清水善造(しみず ぜんぞう,1891年3月25日-1977年4月12日)是日本网球运动员。清水善造与熊谷一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日本网球代表人物。史上九位打进大满贯赛事八强的亚洲选
  • 崔郁崔郁(1956年11月-),河北满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兼)。2013年10月20日,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选举产生284名执行委员和执行委员会。10月2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六届执行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她出任副主席。
  • 反对2011年多国武装干涉利比亚的抗议始于2011年3月19日,一直持续至同年多国武装干涉利比亚结束,全世界的许多城市出现了反对武装干涉北非国家利比亚的反战抗议活动。法维奥拉·奥尔蒂斯3月25日发表在《颠倒世界》()上的一篇文章称,巴西曾出现过两轮小规模的反对武装干涉利比亚的抗议。3月18日贝拉克·奥巴马访问巴西之行中,劳工党、巴西的共产党和民主工党组织了大约200人在里约热内卢进行抗议。示威活动在抵达美国领事馆前总体保持了和平,随后有人投掷了两枚燃烧弹并伤到了大楼的保安。巴西宪兵(英语:Military Police (Brazil))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