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雅提·亚诺什

✍ dations ◷ 2025-09-09 16:02:24 #1390年出生,1456年逝世,匈牙利军事人物,匈牙利政治人物,罗马尼亚裔匈牙利人,外西凡尼亚人,罗马尼亚罗马天主教徒,匈牙利罗马天主教徒

匈雅提·亚诺什(匈牙利语:Hunyadi János,1390年-1456年8月11日),特兰西瓦尼亚总督、匈牙利王国大将军和摄政,马加什一世之父,受国民赞誉的民族英雄。

他排解贵族之间的对立,收拾混乱的局面,又进行卓越的军事改革:一、雇用捷克的胡斯派佣兵,组建坚固的车营和车阵,引入佣兵当作军官,而车营里的士兵主要使用枪炮等火器,负责维持战线;二、重整民兵体系,征召地方的农民作守土民兵(民兵虽不是精锐前锋,但可以做为战场的多数群众),他提倡意大利的民兵训练,并且鼓励马札尔人重组过去的轻骑兵,逐步增强临时兵源的素质;三、尽可能雇用西欧的骑士,他们的冲击力道胜过东欧骑兵,板金甲胄足以抵挡大部分的攻击。这些改革缔造他在1440年代前期对奥斯曼土耳其的多次胜利,虽然在1444和1448年也败给土耳其过。

他于1456年的贝尔格莱德之围中,成功救援贝尔格莱德,并击败奥斯曼土耳其10万大军,阻止了土耳其军队入侵欧洲。虽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一度中箭而失去知觉,但匈雅提却于当地感染疫病,在三个星期后(1456年8月11日)死去。

1390年(或1406年)匈雅提出生在外西凡尼亚,家族是罗马尼亚血统的骑士家庭。他的父亲沃伊克(Voyk)本来是低级的贵族兼宫廷侍卫,但是因保卫匈牙利国王西吉斯蒙德一世(后来兼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有功,被赏赐大量土地和“匈雅提堡”(今罗马尼亚境内),匈雅提因此成为家族名称。作为贵族子弟,匈雅提少年时每天都接受作战训练,并像其他年轻贵族一样,自幼成为大贵族的侍从。长大后他先在1429年和匈牙利贵族之女伊丽莎白·西捷拉基(Erzsébet Szilágyi)结婚(育有两子:拉底斯拉斯、马加什),后来在1431年因匈王西吉斯蒙德的命令而成为米兰公爵菲利波·玛丽亚·维斯孔蒂的雇佣兵,并学习最流行的军事技术和理论。

1433年底西吉斯蒙德正式加冕为神圣罗马皇帝,匈雅提回到匈牙利,被国王雇用为“宫廷骑士”。1437年西吉斯蒙德国王去世后,其女婿阿尔布雷希特二世(哈布斯堡家族的奥地利大公)接替为匈牙利国王,任命匈雅提到匈牙利南方边境,协助抵挡奥斯曼土耳其的进攻,当时土耳其军逐步占领塞尔维亚(至1438年底已几乎控制塞国),严重威胁到匈牙利的国防安全。1439年他在赛曼德雷沃一地击败土耳其的偏军,让他声名鹊起、广受注目和肯定(国王将他们兄弟擢升为“真正的王国贵族”)。同年匈王阿尔布雷希特领军抵御土耳其,却在战败撤退时因痢疾而死于内斯梅里的战场上。

1439年匈王阿尔布雷希特死时,其遗孀伊丽莎白已怀孕(隔年初生下遗腹子拉斯洛五世),但匈牙利贵族们为免王权架空且急需成年、国力强大的邻国君王来保卫匈牙利,遂在议会上选出波兰国王瓦迪斯瓦夫三世(17岁)继任,在匈国称作“乌拉斯洛一世”。乌拉斯洛国王(兼任波兰王)任命匈雅提为外西凡尼亚总督兼王国大元帅(也成为匈牙利最大的地主),匈雅提则帮助乌拉斯洛击败“伪国王”──奥地利大公拉斯洛五世(1440年5月婴儿拉斯洛被母亲伊丽莎白直接立为匈王)的势力,并获得教宗尤金四世支持乌拉斯洛而结束内战(虽然伊丽莎白将儿子和匈牙利圣伊什特万皇冠带出,逃到奥地利)。匈雅提支持乌拉斯洛的原因是他把击败土耳其视为自己一生的志愿,希望能结合波、匈两国的军事力量来反击土耳其。

1440年乌拉斯洛一世确认为匈牙利国王后,赐予匈雅提五个瓦拉几亚的庄园,以回报他的支持。国王也致力于讨伐土耳其的圣战,组织起一支庞大的十字军(三万人),发动西方世界拯救东罗马帝国的最后尝试。1441-1442年的第一回战事颇为顺利,匈雅提先在1441年的赫尔曼施塔特战役中大破奥斯曼军两万人,杀死土军主帅梅西迪·贝伊,后来又在1442年以训练精良的1.5万大败7万的土耳其军,让他在基督世界享誉国际(被称为土耳其克星),并使威尼斯共和国和教皇尤金四世在财政上加码支持;但是第二回合──1444年的瓦尔纳战役(对上五万土军)却一败涂地。

当瓦尔纳之战缠斗高峰、胜负未分之时,率领右翼奋战的匈雅提派人请国王殿后指挥,切勿和土军短兵相交,但年轻好胜的乌拉斯洛反而率亲军跃入前锋,想穿越土耳其禁卫军阵线、阵斩奥斯曼苏丹穆拉德二世,结果国王却中伏坠马、直接战死,导致十字军彻底崩溃(匈雅提拼死想抢回国王的遗体,但以失败告终)。败后的匈雅提死里逃生,回到匈牙利。此时匈牙利的贵族会议只能承认年幼的拉斯洛五世为匈牙利国王(拉斯洛本人在奥地利被软禁),但任命匈雅提为摄政王(由中小贵族一致推举他),负责管理国家并行使大部分的王室特权。此时他拥有的土地已达80万公顷,成为王国最富有的人,但他却把大多数的收入用来组织军队,以对抗“巨大恶龙”一般的土耳其。

在此期间,匈雅提与土耳其人的作战互有胜负,但曾在1448年于科索沃败给奥斯曼苏丹穆拉德二世(两万匈军败给五万土军,匈死一万、土死五千),在逃亡借道塞尔维亚时又被当地君主杜拉德·布兰科维奇俘虏,幸好当地的东正教主教和偏匈牙利的贵族说服成功,让他得以支付10万弗罗林金币以赎回人身自由。但是战败、受俘仍使他的威望降低许多。

1447到1451年间,匈雅提攻打约翰·吉斯克拉(捷克籍军阀)四次,其中三次久攻不下撤退,1451年第四次进攻时被突袭败北,不再出兵。1450年匈雅提出兵攻打塞尔维亚,击败了布兰科维奇并报复两年前俘虏自己的仇恨;1451年双方签订和约,互相交出侵占、攻陷的土地,但塞尔维亚赔偿了15.5万弗罗林金币,同时布兰科维奇的孙女和匈雅提的次子马蒂亚订下婚约,作为待在匈牙利的半个人质。

1453年,土耳其苏丹穆罕穆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全欧震惊。1456年穆罕默德二世把攻陷君士坦丁巨墙的大炮指向匈国南方的要塞城市──贝尔格莱德,展开贝尔格莱德之围。基督徒从来不知道有这样厉害可怕的大炮。而守城主帅匈雅提使出他名垂千古的战争技巧和勇气来领导抗战。终于,由于城中对饥饿的煎熬使得五万匈牙利军对战斗麻痹,守城方出城疯狂突袭,居然击败七万的土耳其大军并夺得大炮。穆罕穆德二世虽然亲自上阵抵抗,结果大腿上中了一箭,昏死过去,被部下救回。他苏醒过来之后立即下令撤兵。让匈雅提获得决定性的胜仗。

围城战结束三个星期后,由于军营中爆发鼠疫,匈雅提在(1456年)8月11日因鼠疫死去(享年50)。战役前教皇命令欧洲教会在中午敲响他们的钟声,为那些正在战斗的人祈福;战胜后基督教堂的钟声在中午响起,纪念贝尔格莱德的胜利。

他死后,匈牙利人尊他为最伟大的英雄,永远怀念这位“白骑士”(正义骑士)。他的小儿子马加什一世借由父亲的威望与恩泽,在1458年被贵族们推选为匈牙利国王,更成为名垂千古的伟大英主。父子都被誉为反奥斯曼并吞的捍卫者。

罗马尼亚的史学家赞颂了匈雅提,并在罗马尼亚历史中替他摆上一个重要的地位。 然而,罗马尼亚民族主义视他为马札尔人,并没有像匈牙利民族主义那样拥护他、尊他为民族英雄。 直到20世纪下半的共产主义元首──尼古拉·齐奥塞斯库时代,为了民族共产主义的宣传需要,遂将匈雅提塑造为罗马尼亚的民族英雄。

同时代的法国外交官菲利普·德·科米纳将匈雅提描述为一位非常勇敢的绅士,称他为“瓦拉几亚的白骑士、一位无比荣耀和谦逊的人,长期以来统治著匈牙利王国,并与土耳其多次征战”。

相关

  • 桃园医院徐永年(院长) 王伟杰(副院长)陈厚全(副院长)陈日昌(副院长) 郑明德(分院长)桃园总院:区域教学医院 新屋分院:地区医院卫生福利部桃园医院,为中华民国卫生福利部所属医院,1979年设立,简称
  • 黄盖鹅膏蕈伞凸面子实层连生有毒黄盖鹅膏(学名:Amanita gemmata,英语:gemmed Amanita、jeweled deathcap、jonquil Amanita)是鹅膏菌科鹅膏菌属的蘑菇。其子实体部分拥有暗金色或暗黄色的
  • 议会民主议会制又称内阁制、议会民主制(英语:Parliamentary system),是一种政治制度,特点是“议会无上”,政府首脑(总理或首相)权力来自议会,授权有两种途径:第一是议会改选后的多数议席支持,第
  • 卡普雷塞米开朗基罗卡普雷塞米开朗基罗,(意大利语:Caprese Michelangelo),旧称卡普雷塞(意大利语:Caprese),是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阿雷佐省的一个市镇。卡普雷塞米开朗基罗在佛罗伦萨西约100公里处。这里
  • 维氏硬度试验维氏硬度试验(英语:Vickers hardness test),是压入硬度试验之一种,其测量值用HV表示。维氏硬度试验最初于20世纪20年代初被提出,比起其他硬度试验其优点有:硬度值与压头大小、负荷
  • 堀田满堀田满(日语:堀田 満,1935年-)是一个以研究天南星科植物而著名的日本植物学家。1935年,堀田満出生于日本大阪。1960年,他毕业于大阪府立大学农业系。同年,他参加了京都大学举办的汤
  • 里克·阿德尔曼理查德·莱昂纳德·阿德尔曼(英语:Richard Leonard Adelman,1946年6月14日-),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教练。阿德尔曼在1968年进入NBA,被圣迭戈火箭队在第一轮第7顺位选中。1970年,他被
  • 无形的枷锁《无形的枷锁》(英语:)是一部1939年的犯罪电影,由洛埃·贝肯(英语:Lloyd Bacon)执导。主演是乔治·拉夫特(英语:George Raft),饰演一名出狱回家后无法改邪归正的黑帮,其他演员有珍·布莱
  • 叶绍贤叶绍贤(?-1942年9月27日),广东省南海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三军团参谋处参谋,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期间,调往新四军作战,1941年,任新四军独立旅
  • 赛尚阿赛尚阿(满语:ᠠᡳᡧᠠᠩᡤᠠ,穆麟德:,太清:;1794年?-1875年),字鹤汀,蒙古正蓝旗人,阿鲁特氏。嘉庆二十一年蒙古翻译举人。历晚清朝后五朝(嘉、道、咸、同、光)蒙古族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