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渴望

✍ dations ◷ 2025-08-22 21:58:42 #食物渴望

食物渴望(food craving)是一种想吃特定食物的强烈欲望,与饥饿感不同。 而将非食品当作食物的渴望称为异食癖。

食物渴望不一定是病态的,这种渴望并不总是对美味的东西。它也可能是由营养缺乏、无聊或单调的饮食引起的。食物渴望现象的成因可能源自营养素缺乏以及摄取该营养素的驱动力;其次是心理制约,特定的线索或场景诱发个人想吃以往经验中曾与该线索或场景连结的食物。

食物渴望非常普遍,1990年代在加拿大进行的研究发现,97% 的大学女性和 68% 的大学男性表示有过对食物的渴望。在对食物渴望的研究中,巧克力几乎总是排在人们表示渴望的食物之首;这种渴望被称为巧克力瘾。

虽然某些食物能够让人“渴望”,但食物是否会像药物和酒精一样成瘾还不太清楚。与渴望不同,食物成瘾更进一步,不仅包括强烈的渴望,而且还表现出对饮食行为的失控和反复过量食用食物,尤其是美味的食物。

而所谓的食物成瘾是否存在,或者一些难以控制自己的食物摄入量的人是否可以被视为食物成瘾者,目前尚无共识。它仍然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领域。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药物和酒精成瘾的定义特征在食物成瘾中并不存在,而其他人则认为它们具有与大脑神经系统变化相关的相似特征。

食物渴望与高BMI以及可能导致体重增加的行为相关,包括增加零食、饮食不节制、以及暴食/贪食症。

相关

  • 意向意向性(英语:Intentionality)是心灵代表或呈现事物、属性或状态的能力。简单的说,很多心理活动是关于外部世界的,意向性就是这里的“关于”。最初,“意向性”一词来自经院哲学。十
  • 形式谬误形式谬误(Formal fallacies)是推理形式错误的论证。当一个论证的推理形式有误时,即使前提为真,也必然无法因此推理出结论为真。我们不需检验论据的具体内容,只要将推论符号化并加
  • 丽莎·明尼利丽莎·梅·明内利(英语:Liza May Minnelli,1946年3月12日-),是美国的女演员与歌手。1972年她以电影《歌厅》(Cabaret)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同时她拥有两张金唱片。她是朱迪·加兰
  • 济州方言济州语(제주어;제주말),亦作济州方言(제주 방언),是济州地域除了楸子群岛以外所通行的语言。有时被认为是韩语的一种方言,而且保留了不少现时已在朝鲜半岛失去的古旧用词和用语。另
  • 克里斯滕·费尔贝尔克里斯滕·费尔贝尔(Kristen Feilberg,1839年8月26日-1919年),早期丹麦摄影师,他拍摄的照片超过了丹麦的边界。1860年代至1890年代,费尔贝尔参加了到苏门答腊、新加坡和槟城的探险
  • 凯瑟琳·贝尔凯瑟琳·丽莎·贝尔(英语:Catherine Lisa Bell,1968年8月14日-)生于伦敦,女演员,成名于她在执法悍将中扮演的莎拉,正在播出的军嫂(英语:Army Wives)中,她出演Denise Sherwood一角。在《
  • 伊玛目沙米勒伊玛目沙米勒(阿瓦尔语:Шейх Шамил;土耳其语:Şeyh Şamil;俄语:Имам Шамиль;阿拉伯语:الشيخ شامل‎,1797年6月26日-1871年2月4日)是达吉斯坦和车臣的穆斯
  • 身份认同政治身份认同政治(英语:identity politics)是指在社会上,人群因性别、人种、民族、宗教、性取向等,集体的共同利益而展开的政治活动。身份认同政治这一概念出现在20世纪后期,特别是美
  • 死亡使者死亡使者是曾经在一些地区传达有人去世消息的人。他们穿着朴素的黑色衣服,挨家挨户地传达着这样的信息:“你被要求在某日某式参加死者的葬礼。” 这是他们所能说的全部,并且在说完这段话后立即前往下一间房子。这种传统在一些地区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中叶。
  • 硝基苯甲酸硝基苯甲酸(化学式:C7H5NO4,分子量:167.12)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