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千武

✍ dations ◷ 2025-09-03 04:19:48 #陈千武
陈武雄(1922年5月1日-2012年4月30日),笔名桓夫、陈千武,是一位生于台湾南投县名间乡的诗人,为笠诗社发起人,曾任台湾笔会会长、台中市立文化中心主任。杜国清是其内弟。幼年就读名间乡皮子寮公学校,后来转到南投小学,于1935年3月毕业。4月考入台中一中。1940年5月因反对改日本姓政策并警告同学不可改姓,而遭监禁月余。因此在1941年3月毕业时,操行成绩被打丁等,不得升学。1942年被征召为“台湾特别志愿兵”,1943年9月被派往南洋,到过东帝汶、爪哇。1945年日本投降后,受英军约束于雅加达、新加坡的集中营。1946年7月回到台湾,12月考入台中县丰原大甲林区管理处,担任人事工作。1947年1月与许贞子结婚。1964年6月参与成立“笠”诗社,曾主编<笠>诗刊。1967年11月当选“中国新诗学会”理事。1973年2月调任台中市政府庶务股长。1976年10月协助台中创立市立文化中心,12月担任文化中心主任。1978年4月获台湾文艺作家协会颁发文化奖。1980年4月获颁“洪醒夫小说奖”。1985年1月获中华文化复兴委员会颁发银盘奖;4月以短篇小说作品<求生的欲望>获得“洪醒夫小说奖”。同年,因新建台中市立文化中心落成,原中心改为博物馆“文英馆”,改任文英馆馆长。1987年6月1日自公务退休,专事写作。1989年2月任台湾笔会第二任会长。1992年4月获国家文艺第一届翻译成就奖。1994年4月获日本翻译协会颁给创作特别功劳奖。1997年5月获台中市政府颁发大墩文学贡献奖。1999年5月获台湾文艺作家协会颁给“亚洲诗人文学功劳奖”。2000年8月4日在台南“盐分地带文艺营”,获陈 水扁总统颁发“资深台湾文学家成就奖”。2002年9月20日月获“国家文艺奖”文学类奖项,在台北.红楼接受总统颁奖。陈千武毕业于台中一中。1942年4月,以第一期台湾志愿兵身份入伍。1943年9月30日,赴南洋参战。1967年起,以此太平洋战争经验陆续创作一系列小说;1984年,集结出版《猎女犯》。1999年,改版为《活着回来-日治时期台湾特别志愿兵的回忆》。其诗作发表于《蓝星》、《创世纪》、《笠》等诗刊。代表作有:诗集《密林诗抄》(1963)、《野鹿》(1969)、小说集《猎女犯》(1984)等。其创作依陈素兰《陈千武的文学人生》一书分为四期:

相关

  • 肽(英语:peptide,来自希腊文的“消化”),旧称胜,即胜肽,又称缩氨酸,是天然存在的小生物分子,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物质。由于氨基酸的分子最小,蛋白质最大,而它们则是氨基酸单体组
  • 柳氮磺胺吡啶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缩写为SSZ,是一种磺胺类药物,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以及克罗恩病。柳氮磺胺吡啶最早于1950年在美国获批上市,目前仍然是治疗类风湿
  • 中药学中药学是中药学科的统称。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药材饮片、中成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学科。为中国基于弘扬本国医学传统理论的立场以中国传统医学
  • 而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二十六个(六划的则为第九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而部归于六划部首。而部以上、下、左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
  •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A《自然科学会报》(The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缩写为 Phil. Trans.)是一本由英国皇家学会出版的科学期刊。它始创于1665年,是世界上最早专注于科学的
  • 生命系统中的旋转运动能够进行滚动运动的有机体是存在的。然而,尽管轮子和螺旋桨之类的结构对于交通工具来说必不可少,这类结构对于生命体的运动似乎并无重要意义(一些特殊的鞭毛是例外,它们能像开瓶
  • 米哈伊尔·莫伊谢耶维奇·博特温尼克米哈伊尔·莫伊谢耶维奇·博特温尼克,大陆国际象棋界习惯译为“鲍特维尼克”(俄语:Михаи́л Моисе́евич Ботви́нник,1911年8月17日-1995年5月5日),苏联
  • 冯 端冯端(1923年6月11日-),生于江苏苏州,原籍浙江绍兴,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固体物理学。1942年苏州中学毕业,考入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1946年毕业。毕业后留校,历任
  • 纳粹集中营纳粹集中营转移营比利时:布伦东克堡垒 · 梅赫伦转移营法国:居尔集中营 · 德朗西集中营意大利:波尔查诺转移营荷兰:阿默斯福特集中营 · 韦斯特博克转移营挪威:法斯塔德集中营部
  • 冯·卡门环形山冯·卡门环形山(Von Kármán)是月球背面南半部一座巨大的古撞击坑,约形成于45.5-39.2亿年前的前酒海纪,其名称取自匈牙利裔美籍工程师暨物理学家“西奥多·冯·卡门”(1881年-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