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元 (西汉)

✍ dations ◷ 2025-05-01 20:01:16 #西汉年号,前2世纪年号,前140年代,前130年代,中国之最

建元(前140年—前135年)是汉武帝刘彻即位时所使用的年号,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年号,共6年。

《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有司言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数。一元曰‘建’……”

建元年号问题,学界目前有两种看法:

其一认为年号为汉武帝后来追命,此派依据《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的记载“有司言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数。一元曰‘建’,二元以长星曰‘光’,三元〔以日月复始曰‘朔’,四元〕以郊得一角兽曰‘狩’云”,认为在武帝元鼎三年时新作出来,再往前追加所定的。宋代的司马光,清代的钱大昕、赵翼、王先谦、周寿昌,近代的王树民、辛德勇均支持此论。辛德勇认为当时以一、二、三、四数纪元,太初元年以前,现实生活中一直没有正式采用以年号纪元的方式,并举例汉代铜器铭文有“四元七年正月甲寅造”一文以证明此论。

其二认为年号为汉武帝登基时创制使用,多数认为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并举出《筠清馆金石记》、《小校经阁金文》、《藤花亭镜谱》收录的金文中有铭刻“建元”、“元朔”、“元光”、“元狩”等年号,认为这些文物上的款识都应该是当时所记,从而判断出元鼎之前年号并非追加的。李崇智即谓“以上诸器年款足以证明汉武帝建元、元光等并非后来追命”。但辛德勇从铭文形式、器制、管理制度,认为这些汉代器物多数皆出自后人所伪造的赝品,不能证明当时已使用年号纪元。


相关

  • DNA拓扑异构酶拓扑异构酶(英语:Topoisomerase;type I:EC 5.99.1.2,type II:EC 5.99.1.3)是一种异构酶,能使DNA长链断裂与接合。专门参与DNA拓扑构形(DNA topology)改变的过程,最早的发现者是出身台湾
  • 公元前公历纪元或公元(英语:Common Era,缩写为C.E.),也称西元,是一个被当今国际社会最广泛地使用的纪年标准。其源自于欧洲等西方基督教信仰为主国家,以当时认定的耶稣出生为纪年的开始,原
  • 石珊瑚目石珊瑚目(Scleractinia)是一种水中动物,和海葵很相似,但却有硬的骨骼,以便将他们固定在光线充足、海水流动快速的地方。它们最早于三叠纪中期出现,取代了于二叠纪末灭绝的床板珊瑚
  • 兰迪·霍尔科姆兰迪·阿尔弗雷德·霍尔科姆(英语:Randy Alfred Holcomb,1979年8月8日-),美国商人、前NBA联盟职业篮球运动员。他在2002年的NBA选秀中第2轮第57顺位被圣安东尼奥马刺选中。
  • 约翰内斯·延森约翰内斯·汉斯·丹尼尔·延森(德语:Johannes Hans Daniel Jensen,1907年6月25日-1973年2月11日),德国物理学家,因发现原子核的核壳层模型理论而获得196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约翰
  • 史蒂芬·沙森史蒂芬·沙森(英语:Steven J. Sasson,1950年7月4日-),美国电机工程师,数码相机的发明人。沙森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双亲是 Ragnhild Tomine 和 John Vincent Sasson,母亲是挪威人。
  • 有栖川宫帜仁亲王有栖川宫帜仁亲王(日语:有栖川宮幟仁親王/ありすがわのみや たかひとしんのう ,1812年2月17日(文化9年1月5日)—1886年(明治19年)1月24日),是日本幕末到明治时期的皇族,是有栖川宫韶仁
  • 少年24《少年24》(韩语:소년24 英语:Boys24)为CJ E&M 花费三年的时间进行企划,投资约250亿韩元 (约新台币6.9亿元) 的长期企划大型节目,由5,500名没有所属经纪公司的志愿者中选出49位成
  • 莎佛朗·布洛斯莎佛朗·多米尼·布洛斯(英语:Saffron Domini Burrows,1972年10月22日-)是一位英国女演员。作品包括《因父之名》,《特洛伊》和《从心开始》等电影和《波士顿法律》等电视剧。莎佛
  • 春塘鲎虫春塘鲎虫(学名:)是背甲目下的一种,见于世界各地,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东亚寒温带地区(中国内蒙古东北部草原地区)、澳洲、俄罗斯等地。由于分布有限且栖息地受破坏等因素,春塘鲎虫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