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解离

✍ dations ◷ 2025-09-09 20:27:47 #冰解离

苔原内的冰透镜形成

冰解离(英语:Ice segregation)是由冰透镜的形成而产生的地质侵蚀现象,冰透镜是当水分在土壤或岩石中扩散时, 在局部区域积聚时,若温度降低形成的冰体。冰的生长需要供水,由土壤中的毛细作用将水输送。由于上覆土壤的重量,限制了冰的向上生长,就在土壤内形成一个透镜状冰区域。土壤必须有足够的孔隙度让水性通过毛细管作用上升,但孔隙度又不能太高到破坏毛细管的连续性。冰最初聚集在孔隙或裂缝中,只要水分能继续补充,温度低于冰点,冰就会继续聚集并成长成透镜体,将土壤或岩石楔开。冰透镜平行于地表生长,在土壤或岩石中深达几厘米到几分米(英寸到英尺)。 研究表明,冰解离(ice segregation)比冻融能更有效造成岩石的破裂 。

冰透镜的形成由冻胀引起土壤隆起和基岩断裂的关键作用,是在寒冷地区的主要风化作用。冻胀会产生岩石碎片,并改变景观。尽管在冰缘地区(高山、亚极地和极地)的岩石破裂通常归因于孔隙和裂缝中的水的冻结和体积膨胀,但大部分冻胀和基岩破裂是由冰解离和冰透镜生长引起的。冻胀是指当水向上进入到土壤中的冰冻温度深度时,就结冰引起土壤向上膨胀。

相关

  • 威廉姆斯敦威廉斯敦(Williamstown)是美国马萨诸塞州伯克希尔县的一个镇。
  • 新潮《新潮》,英文名The Renaissance,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杂志,创刊于1919年1月1日,由北京大学学生组织新潮社出版发行。到1921年停刊,共出版12期。《新潮》与北京大学教授陈独秀编辑的
  • 定量研究在社会科学中,定量研究(英语:Quantitative research),或又称为量化研究,指的是采用统计、数学或计算技术等方法来对社会现象进行系统性的经验考察。这种研究的目标是发展及运用与
  • 爱德华·艾尔斯任期 2007年7月1日-2015年7月1日William E. CooperRonald Crutcher(1953-01-22) 1953年1月22日(63岁)田纳西大学(学士:1973年) 耶鲁大学(硕士:1977年;博士:1980年)教育者、历史学者爱德
  • 妇道妇道,可以是:
  • 凯旋进行曲《凯旋进行曲》(意大利语:Marcia trionfale)是教宗及梵蒂冈城国的第二首颂歌,取代了《童贞玛利亚,我们要天主》。它于1857年由奥地利作曲家维克托林·哈尔迈尔作曲。该曲第一次演
  • 贾斯普尔贾斯普尔(Jaspur),是印度北阿坎德邦Udham Singh Nag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39048(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39048人,其中男性20589人,女性18459人;0—6岁人口6660人,其中男3469人,女3
  • 包乾包乾(?-?),字元夫,沔阳州人,湖广承天府沔阳卫军籍,明朝政治人物。湖广乡试第七十六名举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二百零四名进士。曾祖包仲贤;祖父包通;父包德容,母严氏。
  • 玻利维亚-美国关系玻利维亚-美国关系指的是多民族玻利维亚国和美利坚合众国之间的双边关系。玻利维亚与美国外交关系于1837年美国对秘鲁-玻利维亚邦联进行了第一次大使访问后建立。邦联于1839
  • 杜汝楫杜汝楫(1920年-),男,广东广州人,中国逻辑学家、政治学家,曾任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