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周疲劳

✍ dations ◷ 2025-04-03 09:46:20 #低周疲劳

低周疲劳又称低循环疲劳(英语:Low cycle fatigue),它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在每个循环中发生塑性变形;二是低周期现象,即材料对这种类型的载荷具有有限的耐久力。术语是指反复施加应力,最终导致疲劳和断裂;是指施加作用力之间的较长时间。

疲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利用先进的计算方法进行尺寸设计在航空和能源生产中的应用。低周疲劳的结果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研究材料的行为,以便更好地理解复杂的力学和冶金现象(裂纹扩展、加工软化、应变集中、加工硬化等)。

低周疲劳的常见原因是高应力水平和低周期断裂。在过去的50年里,人们对金属以及温度、应力和断裂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许多研究。用试验绘制了S-N曲线,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发生破坏的循环次数减少。然而,广泛的测试成本太高,所以研究人员主要依靠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

通过大量实验发现,低周疲劳会改变材料的特性。断裂延性趋于降低,其幅度取决于小裂纹的存在。为了进行这些测试,一般使用电液伺服控制试验机,因为它能够不改变应力幅值。研究还发现,在钻孔试件上进行低周疲劳试验更容易产生裂纹扩展,从而导致断裂延性更大的降低。尽管孔的尺寸很小,只有从40到200μm。

当零件处于低周疲劳状态时,它会发生反复的塑性变形。例如,如果一个部件在拉伸状态下加载,直到它永久变形(塑性变形),这将被认为是半周低周疲劳,或低周疲劳。为了完成一个完整的循环,零件需要变形回到原来的形状。零件在失效前所能承受的低周疲劳次数远低于常规疲劳次数。

这种高循环应变的情况通常是极端操作条件的结果,如温度的高变化。材料的膨胀或收缩所产生的热应力会加剧零件的加载条件,从而发挥低周疲劳特性。

一个常用的描述低周疲劳行为的方程是Coffin-Manson关系(L.F. Coffin在1954年和S.S. Manson在1953年发表):

在这里,

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事故是1994年北岭地震。许多建筑物和桥梁倒塌,结果造成9000多人受伤。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一栋10层楼高的建筑中受低周疲劳影响的主要区域。不幸的是,有有限的实验数据可以直接构造一个低循环疲劳强度衰减,所以大部分的分析包括策划高疲劳强度衰减行为,扩展图创建的线的部分使用Palmgren-Miner低循环疲劳曲线的方法。最终,这些数据被用来更准确地预测和分析北岭十层钢结构建筑所面临的类似类型的破坏。

相关

  • 俄语罗马化俄语罗马化(俄语:Транслитерация русского алфавита латиницей、俄语拉丁化)是指把俄语从西里尔字母转写到拉丁字母这一过程。这种转
  • 仲康日食仲康日食(又称书经日食)被认为是发生于约公元前20-前22世纪夏朝仲康年间的一次日食,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次日食记录,先于公元前1063年7月26日于巴比伦南部的日食记录。不过
  • 科比耶尔山脉科比耶尔山脉(法语:Massif des Corbières)是法国的山脉,位于该国东南部朗格多克-鲁西永大区,属于前比利牛斯山山麓的一部分,东临地中海,南接阿格利河,西面和北面是奥德河。坐标:42°
  • 蜜獾蜜獾(学名:),鼬科动物,蜜獾属下唯一一种,分布于非洲、西亚及南亚。它们以“世界上最无所畏惧的动物”被收录在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数年。也因为它们胆子大、无所畏惧的名声,致使世
  • Mozilla PersonaMozilla Persona是由Mozilla开发的基于开放BrowserID协议的网站安全身份验证系统。Persona和OpenID、Facebook Connect(英语:Facebook Connect)等类似的身份验证系统有相同的目
  • 程虹程虹(1957年-),山东莒南人,毕业于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大学教授、学者、文学博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夫人。任职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学院,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主
  • 爱情真可怕《爱情真可怕》(韩语:사랑이 무서워,英语:),2011年在韩国上映的爱情片。尚烈是一个家庭购物男模特,素妍是他的同事,两人经常扮演夫妻,日久生情,尚烈爱上了素妍,尚烈为人单纯、傻气,但是
  • 粉可以指:
  • 哈格迈斯特岛哈格迈斯特岛是美国的岛屿,位于布里斯托尔湾北部,由阿拉斯加州负责管辖,长26公里,面积300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高度184米,岛上无人居住。坐标:58°39′46″N 160°56′4″W / 58.662
  • 信息污染信息污染是指互联网上的信息被很多无关、冗余、不请自来以及低价值的信息所污染, 例如错误信息、垃圾电邮和媒体暴力都属于信息污染。无用和不良信息会对人类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这些信息被认为是信息革命的副作用之一。 信息污染一般用于指电子通讯,例如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和社群媒体。该词在网页易用性专家雅各布·尼尔森于2003年发表相关话题的论文后,得到了特别关注。不过,早在1971年,就有研究人员就对必须从“垃圾浆中寻找有价值的团块,而团块只是随机分散的微量成分”的负面影响表示怀疑。人们使用信息来作出决策以及适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