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铭

✍ dations ◷ 2025-10-25 09:34:54 #1919年出生,2003年逝世,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南京人,中央大学校友,南京大学校友,东南大学校友,清华大学学者,杨姓,扬州中学校友

1919年2月5日

2003年1月12日

国立中央大学

杨立铭(1919年2月5日-2003年1月12日),江苏溧水人。中国理论原子核物理学家,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兼任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立铭1942年于重庆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机械系。1946年师从玻恩(Max Born)教授,并于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理论物理博士学位。留英期间,根据汤费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当时刚发现的原子核的幻数。

1951年杨立铭偕夫人夏培肃回到中国,在清华大学物理系任副教授,集中研究原子核理论,特别是核多体理论及核集体运动。1952年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物理系并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此后杨立铭一直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的教授与博士生导师。1950年代,杨立铭为原子核集体运动建立了系统的微观理论,为著名的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提供了微观基础。

1991年,杨立铭与夫人夏培肃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传为科技界佳话。2003年杨立铭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83岁。

相关

  • 媒体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传播媒介系统。美国媒体涵盖了所有主要的形式,包括电视、广播、电影、报纸、杂志和互联网。美国的音乐产业也很发达。大多数媒体都从属于商业化的媒体
  • 通量通量,或称流束是通过一个表面或一个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学和应用数学的概念。在热学和流体力学领域中,研究输运现象时,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具有方向的流量,它是一个向
  • 伊西多·拉比伊西多·艾萨克·拉比(英语:Isidor Isaac Rabi,出生名为以色列·拉比,1898年7月29日-1988年1月11日),美国犹太人物理学家,因发现核磁共振(NMR)而获得194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而核磁共振
  • 费米–狄拉克统计费米-狄拉克统计(英语:Fermi–Dirac statistics),简称费米统计或 FD 统计,是统计力学中描述由大量满足泡利不相容原理的费米子组成的系统中粒子分处不同量子态的统计规律。该统计
  • 地质时间地质年代是用来描述地球历史事件的时间单位,通常在地质学和考古学中使用。地质年代共分为六个时间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是宙/元(eon)、代(era)、纪(period)、世(epoch)、期(age)、时 (chron
  • 女性避孕套女性避孕套(英语:Female Condom,因在英国等市场上市初期使用Femidom的品牌名称行销,而成为此类产品的代称)是一种供女性使用的避孕套,同男性避孕套一样,是一种一次性使用的可抛式用
  • 多梅尼科·基尔兰达约多米尼哥·基兰达奥(Domenico Ghirlandaio 意大利语:;1449年-1494年1月11日),或译多梅尼科·基尔兰达约,是一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也是佛罗伦萨在文艺复兴时期涌现的的第三代
  • 士族 (日本)士族,是日本明治时期政府采取的其中一种身份阶层。通常特指日本武士阶级中的上士,以藩士身份在被削减特权后的身份,严格上仍然属于贵族但没有爵位,所以比华族低得多。明治维新后
  • 质量瘤质量瘤是指一颗行星或卫星的地壳上一处具有比周边地方有更强引力的地域。一般来说,通常提及“质量瘤”这名词,都是与月球有关。但事实上,在地球及火星,甚或在其他行星或卫星,都可
  • 乙川弘文乙川弘文(日语:おとがわ こうぶん,英语:Kobun Otogawa,1938年2月1日-2002年7月26日),原姓知野,生于日本新潟县加茂市,日本曹洞宗僧侣,长期在美国宣教。乙川弘文生于曹洞宗寺院中,其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