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物敏感
✍ dations ◷ 2025-04-26 12:06:12 #食物敏感
食物过敏是免疫系统对食物异常的反应。食物过敏的症状与征候可轻可重包括发痒、舌头肿大、呕吐、腹泻、荨麻疹、呼吸困难到低血压等等。轻微程度者会有嘴唇或面部肿胀、荨麻疹、气管收窄或抽搐、呕吐、肚痛或肚泻等,严重者会有生命危险,可能会突然猝死。一般食物过敏的症状会在进食后数分到数小时甚至数天后发作。当过敏症状严重时即称之为全身性过敏反应。对食物的不耐反应(如乳糖不耐症等)与食物中毒与食物过敏是不同的。经常引起过敏的食物有麦、牛奶、花生(花生过敏)、蛋、坚果(树坚果过敏)、贝类或海鲜,它们引起过敏的比率在各国有所不同。危险因子包括过敏家族史、维生素D缺乏、肥胖及过度干净的环境。人体免疫系统成员之一的免疫球蛋白E与食物分子结合是产生食物过敏的机制,而食物中的蛋白质是最有机会引起反应的。这样的反应会促进身体分泌发炎性化学物质,例如组织胺。诊断的依据包括病史、脱敏食谱(英语:Elimination diet)、皮肤敏感试验(英语:Skin allergy test)、食物特异性抗体血液检测、口服激发测验。在年纪较小时就接触过敏原可能产生保护效果。过敏对策则主要包括避免食用可能会引起过敏的食物,并随时对过敏反应有所准备。所谓的准备措施可能包括施打肾上腺素,以及在身上配戴记载过敏原与情形的标记或挂牌(英语:Medical identification tag)。针对食物过敏的过敏原免疫疗法(英语:Allergen immunotherapy)目前尚未有明确的证据支持,因此也不是建议的治疗方式。童年时发生的食物过敏有些会随年纪改善,例如对牛奶、蛋、大豆的过敏,但对于甲壳类与坚果的过敏一般则不会随年龄成长而消失。在发达国家中有4到8%的人至少对一种食物过敏。食物过敏在孩童身上较为常见,近年来的发生率则有上升的趋势。男孩相较于女孩更容易有食物过敏的问题。有些食物过敏多在童年发生,有些一般会在年纪较大才出现。在发达国家,很多人相信自己对某些食物过敏,即使事实上并非如此。Template:过敏反应及自体免疫性疾病
相关
- 分裂分裂可以是:
- PmWikiPmWiki是一款用PHP编写的、无需数据库支持的Wiki。个人网站尤其适合。PmWiki支持简体中文,但需要做一些修改工作,以避免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
- 诺勃酮诺勃酮 (乙基羟基二降孕烯酮) 是一种合成代谢类固醇。最早由惠氏实验室于1966年合成,作为增加体重和治疗身材矮小的药物进行试验,因为担心潜在的毒性没有进行商业销售。21世纪
- TanoxTanox,一间美国生物制药(Biopharmaceutical)公司,位于德州休斯顿。于1986年3月,由生物化学家唐南珊与张子文创立。主要生产气喘用药,以及艾滋病试剂。唐南珊长期担任这间公司的执
-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英语: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 GTD),是一组和妊娠相关的肿瘤。此类肿瘤非常罕见,并且出现于子宫且有生长失控。这类产生疾病的生殖细胞称之为滋养细
- 凯维里理论物理研究所坐标:34°24′50.29″N 119°50′27.36″W / 34.4139694°N 119.8409333°W / 34.4139694; -119.8409333科维理理论物理研究所(Kavli Institut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简称:K
- 太上太上老君,简称老君,全称“一炁化三清太清居火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气所成日神宝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又称“太上混元老君、梵形神宝玄真降生道德天尊”,又称道德天尊、混元老君等。
- 腔上囊腔上囊是鸟类的特有结构,由意大利解剖学家法布里休斯于1621年首次发现,故又俗称法氏囊。。位于肠道末端,泄殖腔的后上方。主要功能是产生免疫淋巴细胞B细胞。腔上囊由上皮组织
- 食粪动物食粪(英语:coprophagia),俗称吃屎,是指一些人类或其他动物有时在常态状态或特殊状态之下将自己或其他同类或异类物种的粪便食用。常态下的食用例如“屎壳郎”;再者就是人类饲养犬
- 蚓螈目无足目(学名:Apoda)是脊索动物门两栖纲的一目,是蚓螈类(Gymnophiona;又称为蚓螈目)现存的演化支(冠群),是两栖动物中看起来最像虫或是蛇的一类。大部分的无足目均栖息于地下,因此无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