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亚琴冰川冲突

✍ dations ◷ 2025-09-14 02:03:46 #锡亚琴冰川冲突

克什米尔边境对峙与冲突

锡亚琴冰川冲突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双方于1984年起在克什米尔锡亚琴冰川进行的军事冲突,2003年11月25日双方停火,现仍处于军事对峙状态。在多年的冲突和对峙中,冰川严酷环境带来的严寒、高原病和雪崩造成印巴双方大量人员伤亡。

2015年,印度政府官方披露1984年-2015年间共有869名军人在锡亚琴冰川死亡。巴基斯坦方总伤亡人数的官方数据不明。

锡亚琴冰川位于中国、印控克什米尔和巴控克什米尔三地之间的交界地带,总长约72公里,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500多米,气温常年在零下50~零下30摄氏度。

锡亚琴冰川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上的制高点,具有居高临下的战略优势。此外,巴基斯坦主要河流印度河重要的汇入水系来自以锡亚琴冰川为源头的努布拉河(英语:Nubra River)。在1949年签署的《卡拉奇协议》中,未明确锡亚琴冰川的归属。

1983年,印巴军队都在该地区进行了小规模的巡逻或调动,两国军方都担心对方会占领锡亚琴冰川。

1984年4月,印度军队先发制人,发动梅夫道战役(英语:Operation Meghdoot)以占领锡亚琴。4月13日,印军以直升机机降占领比拉封山口(英语:Bilafond La),4月17日以直升机机降占领锡亚山口(英语:Sia La)。巴基斯坦发现后尝试夺回,于4月25日在比拉方德山口与印军首次交火。巴军在行动受阻后,转而占领另一个重要山口格扬山口(英语:Gyong La)。

通过此次行动,印度占据了锡亚琴冰川三分之二的地区。巴基斯坦则占据剩下的地区,巴控地区海拔大多远低于印控地区。 印度占领了三个具有战略意义山口中的两个。

之后,印巴双方在该地增加兵力,新建哨所,并围绕一些关键性哨所进行战斗,包括1987年Quaid哨所争夺、1989年Chumik哨所争夺等。

印巴双方于2003年停火,并开始进行撤军谈判。

2005年,时任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视察锡亚琴冰川,表达和平意愿。

2012年,锡亚琴冰川发生雪崩,导致巴基斯坦140人全部遇难。在雪崩后,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阿什法克·帕尔韦兹·卡亚尼(英语:Ashfaq Parvez Kayani)表示希望和印度一起解决锡亚琴问题。

印巴双方至今仍未达成协议,并继续保持数千名士兵驻扎的军事存在。

主题 · 分类 · 印度国防部

相关

  • ZrOsub2/sub二氧化锆(化学式:ZrO2)是锆的主要氧化物,通常状况下为白色无臭无味晶体,难溶于水、盐酸和稀硫酸。一般常含有少量的二氧化铪。化学性质不活泼,但高熔点、高电阻率、高折射率和低热
  • 蜂胶蜂胶,是蜜蜂采集植物的汁液、花粉或花蜜,混合自己分泌的唾液与蜜腊,所形成之胶状物,用来修补蜂巢,并作为天气不佳而无法外出觅食状况下之备份粮食。蜂胶因具有抗菌成分,可以防止霉
  • 国家检察官学院国家检察官学院,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直属的唯一一所成人高等院校,是中国培养检察人才的最高学府。学院主要对检察长、检察官进行资格培训,面向社会开展法律类学历教育。学院本部拥
  • 贪心算法贪心算法(英语:greedy algorithm),又称贪婪算法,是一种在每一步选择中都采取在当前状态下最好或最优(即最有利)的选择,从而希望导致结果是最好或最优的算法。比如在旅行推销员问题中
  • 阪和自动车道阪和自动车道(日语:阪和自動車道/はんわじどうしゃどう  */?),是大阪府松原市松原IC至和歌山县田边市南纪田边IC的高速自动车国道,略称阪和道(阪和道/はんわどう  ?HANWA EXPWY
  • 杰克逊·波洛克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又译杰克森·波拉克,1912年1月28日-1956年8月11日)是一位有影响力的美国画家以及抽象表现主义运动的主要力量。他以他独特创立的滴画而著名。在
  • 詹姆斯·吉布森詹姆斯·杰尔姆·吉布森(英语:James Jerome Gibson,1904年1月27日-1979年12月11日)是一位美国 心理学家,被认为是20世纪视知觉领域最重要的心理学家之一。1950年,他发表了经典著作
  • 丽江 (广西)丽江,又称新桥江,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是南流江左岸支流,发源于北流市六麻镇六美村,南流至陆川县潭湾转西流,至路村转西北流,经陆川县米场镇、马坡镇,至陆川县与玉
  • 汉斯-赫尔曼·迈尔汉斯-赫尔曼·迈尔(德语:Hans-Hermann Meyer,20世纪-),德国男子赛艇运动员。他曾代表西德参加1975年世界赛艇锦标赛,获得男子轻量级八人单桨有舵手金牌。
  • 台湾义民信仰台湾义民信仰是指台湾民间信仰中奉祀义民的信仰。台湾所谓的义民,是指在械斗、民变、战争中,因保卫家乡而牺牲的民间自卫武力人士。此种信仰的出现与庙宇兴建,大量出现于林爽文事件后,是官方鼓励民间运作的民间信仰,类似于民间之忠烈祠,当中以发源桃竹苗地区之客家褒忠亭义民庙信仰最为知名,并以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为“义民节”;非客家地区义民爷信仰则留存不多,有云林县北港镇义民庙、高雄市冈山区福德祠义民爷等。台湾清领时期起,大量中国大陆移民移入台湾拓垦。由于移民身份多元如闽南泉州人、闽南漳州人、粤东潮汕人与客家人等等,遂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