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丛集性头痛
✍ dations ◷ 2025-04-03 10:39:59 #丛集性头痛
丛集性头痛又称丛发性头痛 (英文:Cluster headache) ,是一种神经性疾病,常见症状为反复性的严重单侧头痛,常见在眼眶周围。 通常会伴随着流眼泪、鼻塞、患侧眼眶红肿。 一般而言,症状持续15分钟到3小时左右。 头痛会断断续续持续一周或一个月,有些甚至会到一年左右。丛集性头痛的发生原因,目前仍是未知。 有抽烟习惯或是有丛集性头痛的家族史都是危险因子之一。酒精、硝化甘油有可能造成刺激,发生丛集性头痛。 丛集性头痛也是
三叉自律神经头痛(英语:trigeminal neuralgia)的一种头痛类型。借由头痛症状即可诊断此疾病。丛集性头痛患者时常被误认为偏头痛,一项研究指出,在台湾,患者平均需要八年又一个多月之久才能被正确诊断出丛集性头痛。生活习惯的改变并避开可能的刺激物质,是有效避免丛集性头痛发生的方式。 丛集性头痛急性发作时,给予适量氧气或Triptan类的选择性血清张力素致效剂会有所帮助。注射类固醇、辣椒素或维拉帕米有助减少发作频率。 在某些顽固性的案例中,也可能使用神经刺激(英语:nerve stimulation)或手术。在全球所有人口中有将近千分之一的人,都会经历类似丛集性头痛的症状。有万分之五的人,每年都会发作丛集性头痛。20到40岁为丛集性头痛的好发族群,男性的患者数量比女性多四倍。 丛集性头痛的命名由来,是因为症状会在特定时刻频繁发作。 因为过于恼人,也被称作为自杀性头痛。关于丛集性头痛的医学研究史,最初由伦敦的哈里斯・威尔佛雷德(Wilfred Harris)于公元1926年定名为“神经性偏头痛”(migrainous neuralgia)。而目前所知最早的关于CH的文献叙述,则始于公元1745年甚至更久以前。公元1938年,由一名美国神经内科医师Bayard Taylor Horton再次将此疾病以姓氏命名为“荷顿氏综合症”(Horton's cephalalgia),并描述此种头痛疾病能迫使正常人企图或实践自杀行为。美国神经内科医师Bayard Taylor Horton 于公元1939年的文献中记录到:
相关
- 戒烟戒烟是指吸烟者戒除吸用尼古丁的毒瘾,亦是目前世界各国一项主要健康议题。当人类吸入尼古丁后,会影响脑中的奖赏路径(reward pathways),使吸食者感到愉悦,不少初期吸食者均认为自
- 咳嗽药水止咳药是指治疗咳嗽的药品,通常为片状(亦有含化的)、溶液和混悬液。部分止咳水含有可待因或麻黄碱,过量服用会使人产生欣快感,故被滥用者称为摇头水),泛指用于止咳的所有药水,包括医
- 病毒性疾病病毒性疾病(viral disease;viral infection;infectious disease)发生时,生物体被病原体侵入,感染性病毒颗粒附着并进入易感细胞。病毒性疾病通常通过临床表现来检测,例如发烧前的严
- 海洋螺菌目海洋螺菌科(Oceanospirillaceae) 烷烃降解菌科(Alcanivoracaceae) 河氏菌科(Hahellaceae) 盐单胞菌科(Halomonadaceae)海洋螺菌目(Oceanospirillales)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下的
- 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英语:Baruch Samuel Blumberg,1925年7月28日-2011年4月5日),犹太人,美国涉猎广泛的科学家、乙肝病毒发现者,此外还对库鲁病有过深入研究。他与丹尼尔·卡
- 胞吞内吞作用(Endocytosis)是大分子物质(如糖类、脂质、蛋白质等)或其他细胞(如细菌)进入细胞内部的方式。它区别于小分子物质(如水、无机盐、氨基酸等)进入细胞的方式(自由扩散或主动
- BB细胞(B淋巴球)有时称之为“朝囊定位细胞”(bursa oriented cells),这是因为它们首次在鸡的腔上囊(Bursa of Fabricius)被提及的关系。在肠道的派亚氏腺体(Peyer's glands)中的淋巴组
- ICD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英语:I
- 遗体保存技术遗体保存技术(英语:Embalming)指通过化学药物及其他科学技术的方法,将人的遗体作短期或长期保存,防止遗体腐烂。
- 潮汐涨潮是地球上的海洋表面受到太阳和月球的万有引力(潮汐力)作用引起的涨落现象。潮汐的变化与地球、太阳和月球的相对位置有关,并且会与地球自转的效应耦合和海洋的海水深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