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日语

✍ dations ◷ 2025-11-10 18:22:16 #中世日语

中世日本语(日语:中世日本語ちゅうせいにほんご  */?),是位于中古日语和近世日语之间时的日语,为日语的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从古代日语带来的特征大多数都已丢失,更接近现在的日语。若再详细去分辨的话,中世日语还可以依时期,把这从12世纪到16世纪之间的500年分为前期及后期。前期中世日语大约相当于平安时代末的院政期到镰仓时代所通行的日语,而后期中世日本语大约相当于室町时代的日语。

12世纪末是平安时代贵族社会向武士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政治中心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向关东的幕府首都地区移动。

这一时期产生了诸多佛教宗派,识字率随其传播显著提升。

16世纪中叶,葡萄牙传教士抵达日本,语言随着思想与技术接踵而至。许多葡萄牙语借词在这一时期进入日语。

葡萄牙传教士为传播天主教学习日语,编写了数部语法书(如《日本大文典》)和词典(日葡辞书),甚至翻译了一些日语文学作品。这些资料是研究中世日语的绝佳材料。

有/i, e, a, o, u/5个元音。

一开始,/e/、/o/的实现分别带半元音。这是从中古日语继承来的合流的影响。它们在辅音后具体如何发音仍有争议。

另外,有一低一高两种长o。/au/>,而/ou/、/eu/>

此外还有两个音素:/N/、/Q/。“/N/在语句停顿前为;其他时候,被后面的塞音、塞擦音或鼻音同化为相同部位的鼻音。”“/Q/则复制后面阻碍音的音质。”

唇化辅音/kw, gw/也是在中古时期产生的。主元音为-i、-e时,唇化脱落:

而/ka/、/kwa/仍对立。

咝音/s, z/在/i/、/e/前颚化:

陆若汉在《日本大文典》中提到,关东方言的/se/为而不是。注意现代日语中/se, ze/为,但/si, zi/还是

/t/、/d/在/i, u/前发生塞擦化:

这使得/di, zi/、/du, zu/间的对立渐渐模糊,《日本大文典》就提到当时京都四者间的混乱对立。

浊塞音、擦音预鼻化,这也见于《日本大文典》:

朝鲜《捷解新语》将日语b、d、z、g用谚文写成-mp-、-nt-、-nz-、-ngk-的序列。

原始日语的*到上古日语变为。中世日语重新产生了,与有对立。近代日语的在许多方言中都变为主要出现在拟态词中,如pinpin、patto,以及汉语借词如sanpai、nippon等。

词中的/h/在/a/前变为,所有其他元音前消失:

中古日语/o/、/wo/合流为,在中世日语阶段接着进行,/e/、/we/到12世纪合流为

/e/、/we/、/ye/均合流为

日语传统音节结构是(C)V,此时没有必要区分音节和音拍。汉字音的引入产生了以-m、-n、-t结尾的新音节型,即(C)V(C)。音拍则仍基于(C)V结构。

-m、-n到中世日语末期合流为/N/。

-m、-n、-t在元音或半元音前经历连声,产生-mm-、-nn-、-tt-。

-m > -mm-:

-n > -nn-:

-t > -tt-:

音便是偶发音变的一种,“既不自动也不是无例外的”,其确切成因仍有争议。较早发展阶段也有音便发生,但中世日语尤为频繁,在动词和形容词词法上有着深刻影响。

动词:

“食う”例有两个可能结果,前者主要见于关西,后者主要见于关东。

形容词:

两个词中,词中的软腭音-k-发生删略而消失。

古代许多语法特征消失,更接近现代日语的样子。

最主要的变化之一是终止形被连体形取代,接着:

中世日语继承了全部9种动词活用,以カ行为例:

但这一时期二段逐渐向一段靠拢,这一进程结束于近代日语阶段,是终止形和连体形合流的后果之一。


形容词有规则形容词和形容动词两类。

规则形容词按传统分为连用形为-ku尾和–siku尾两类:

两者合流期间发生3个主要变化:

形容动词活用从中古日语继承下来ナリ(nar-)和タリ(tar-)两套。

相关

  • 阿比朵尔阿比朵尔 (俄语:Арбидол,英语:Arbidol) 是一种抗病毒药物,由前苏联药物化学研究中心研制开发,主要适应症是A类、B类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同时对其他一些呼吸道病毒感
  • 印度电影观众印度杂志电影观众是由英国广播公司与华纳唱片公司合资兴办的印度杂志,主要评论宝莱坞电影、和电影演员。该杂志每年靠读者投票评选:
  • EucoccidioridaEucoccidiida真球虫目(学名:Eucoccidiorida),是顶复门类锥体纲球虫亚纲之下的一个目,是一种单细胞的微小成胞的寄生物种。本目的原生物种可寄生在人体、家畜、家禽及野生动物的体
  • 维克托·马克西莫维奇·戈卢别夫维克托·马克西莫维奇·戈卢别夫(俄语:Виктор Максимович Голубев,1915年1月17日-1945年5月17日),苏联空军飞行员。苏联英雄。1915年1月17日出生于彼得格
  • 交通管制交通管制旨在告知使用者在某些特定时间或地点之特定运具状况或规定,并引导或指导使用者采取适当之措施或行为,避免发生延滞或意外事故。为达成此目的而设置的称为“交通管制设
  • 戈拉耶戈拉耶(Goraya),是印度旁遮普邦Jalandh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5138(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5138人,其中男性8049人,女性7089人;0—6岁人口1719人,其中男915人,女804人;识字率73.91
  • 塞巴斯蒂安·巴里塞巴斯蒂安·巴里(英语:Sebastian Barry,1955年7月5日-),出生于都柏林,毕业于三一学院,为著名爱尔兰剧作家、诗人以及小说家。巴里于1982年开始其文学生涯,当时主要写诗及剧本,包括较
  • 田庆馀田庆馀(?-1870年),清朝武进士,云南河西(今通海县)人。参与杜文秀回族反清起事,兵败后被处决。田庆馀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中武举,咸丰年间中式武进士。咸同年间,云南爆发杜文秀反清起事
  • 布伦科格尔山 (赫伦格山)坐标:47°49′39.7″N 13°37′49.0″E / 47.827694°N 13.630278°E / 47.827694; 13.630278布伦科格尔山(德语:Brunnkogel),是奥地利的山峰,位于该国北部,由上奥地利州负责管辖,属
  • 海伦·瑞迪海伦·玛克辛·瑞迪(Helen Maxine Reddy,1941年10月25日-2020年9月29日)是一名澳大利亚-美国女歌手。她出生于墨尔本的一个演艺家庭,四岁就开始登台,后来转而前往美国发展,1968年在洛杉矶发布首张单曲《One Way Ticket》,1971年被国会唱片签下。她在1970年代成为国际歌星,共有15首单曲登上告示牌百强单曲榜前40名,其中六首进入前十名,三首(包括成名曲《我是女人》)夺冠。1974年,她获得了美国音乐奖最受欢迎流行/摇滚女歌手奖。她还是第一个在美国主持黄金时段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