喙头蜥

✍ dations ◷ 2025-04-03 13:36:46 #IUCN易危物种,喙头蜥目,新西兰动物,活化石

喙头蜥是楔齿蜥属(学名:)动物的通称,因牙齿构造也称为楔齿蜥。其他名称也有鳄蜥或新西兰鳄蜥,亦可称为刺背鳄蜥,仅分布于新西兰科克海峡中的数个小岛上,是喙头目仅存的成员,其所在的楔齿蜥科还包含有弯曲楔齿蜥属()、犬楔齿蜥属()、Oenosaurus属、Zapatadon属,但如今只剩下了楔齿蜥属的2个物种种。由于鼬类与老鼠的引进,已濒临绝种。额头有松果眼(英语:parietal eye)(又译作“顶眼”,俗称“第三只眼”)的痕迹,是非常原始的蜥蜴,被认为是活化石。

喙头蜥新陈代谢很慢,性成熟时间与寿命也很长,据估计,它们的寿命可能达到100年,而性成熟至少需要十年以上。喙头蜥的牙齿排列方式独一无二,下颚的一排牙齿紧紧咬合在上颚的两排牙齿之间。另外,蜥蜴的耳朵开口清楚可见,而喙头蜥的耳孔则看不到。

相关

  • 电位差电压(英语:Voltage,electric tension 或 electric pressure),也称作电势差、电位差(electrical potential difference),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
  • 炒是一种烹调方法。在锅内加微量的食油(烹调用油),以旺火加热至160℃-240℃左右的油温,放入原料后急速颠翻至熟而没有汁液。可分为清炒、爆炒、软炒(慢火温油)、溜炒 (滑炒)、煸
  • 内弗卡拉一世内弗卡拉(英语:Neferkara I),古埃及早王朝时期第二王朝国王。在位年数不详,记载简略,有待研究。
  • 海利根达姆坐标:54°09′N 11°50′E / 54.150°N 11.833°E / 54.150; 11.833海利根达姆(Heiligendamm)是位于德国东北部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波罗的海沿岸旅游城市巴特多伯兰的一部
  • 提通期提通期(英语:Tithonian)是侏罗纪的第十一个时期,年代大约位于152.1–145百万年前。名称来自希腊神话人物提托诺斯(Tithonus)。
  • 柔佛海峡柔佛海峡(英语:Straits of Johor;马来语:Selat Johor,别称地不佬海峡)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柔佛州之间水道,东连南中国海,西通马六甲海峡。海峡长52公里,宽1至5公里。有一条1056米长的
  • 帕尧府帕尧府(泰语:จังหวัดพะเยา,皇家转写:Changwat Phayao,泰语发音:)一译帕夭府、拍夭府,是泰国北部的一个府。帕尧府被分为9县,再细分成68区,最后被分成632村。首都:曼谷 (恭
  • 探索者一号探险者一号(英语:Explorer 1)是美国于1958年1月31日在佛罗里达州卡拉维纳尔角发射的第一颗地球人造卫星,晚于前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世界第一颗地球人造卫星史普尼克1号和
  • 宽街线.mw-parser-output .RMbox{box-shadow:0 2px 2px 0 rgba(0,0,0,.14),0 1px 5px 0 rgba(0,0,0,.12),0 3px 1px -2px rgba(0,0,0,.2)}.mw-parser-output .RMinline{float:none
  • 射频烧灼术射频烧灼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又称射频消融术。是使用中频率交流电流(350-500 kHz)产生热量,以烧灼心脏电传导系统 , 肿瘤或其他不正常的组织。经由导管(英语:catheter)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