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列里·契卡洛夫

✍ dations ◷ 2025-07-23 06:34:23 #苏联英雄,列宁勋章获得者,红旗勋章获得者,红军建军二十周年奖章获得者,1904年出生,1938年逝世,苏联探险家,苏联空军军官,苏联飞行员,苏联空难身亡者,下诺

瓦列里·帕夫洛维奇·契卡洛夫(俄语:Вале́рий Па́влович Чка́лов,转写:Valery Pavlovich Chkalov,1904年2月2日-1938年12月15日)是前苏联空军试飞员,并被授予最高荣誉,苏联英雄荣誉称号。

契卡洛夫生于小镇瓦西列沃,他是锅炉制造者的儿子,母亲在他6岁时去世。契卡洛夫曾就读于切列波韦茨的技术学院,但之后退学跟随父亲,在轮船上当司炉(英语:Fireman (steam engine))学徒。他在1919年因第一次目睹飞机而立志加入苏联红军的空军部队,他被训练成驾驶员且毕业于1924年,随后入伍战斗机部队。1927年契卡洛夫与来自列宁格勒的教师奥莉加·奥列科娃结婚及诞下一子伊戈尔,1928年当瓦列里被调派到第15师布良斯克空军部队时留下两母子在列宁格勒。

契卡洛夫创作了多种花式飞行技术。于1936年和1937年他参与了多项长途不着陆飞行,包括1936年7月20日驾驶实验型图波列夫ANT-25飞机(英语:Tupolev ANT-25 plane)由莫斯科出发驶经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北地群岛、堪察加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和哈巴罗夫斯克,经历56小时距离9,374千米(5,825英里)的飞行后于浓雾中降落在乌德岛岸边,为了再起飞而在岛上筑起临时的木制跑道。这条航线以斯大林命名,亦因为破纪录的飞行里程提升了契卡洛夫在苏联的政治地位使他被选为最高苏维埃议会的代表。1937年6月18日再驾驶ANT-25由莫斯科经北极飞往华盛顿州温哥华,全程8,811千米(5,475英里)耗时63小时。

1938年12月15日契卡洛夫在莫斯科驾驶波利卡尔波夫伊-180战斗机(英语:Polikarpov I-180)的原型机进行测试飞行时失事坠毁身亡。事发前飞机的设计局并没有发出原型机的航行许可,而契卡洛夫亦没有按预定的飞行路线航行。原本的计划是围绕霍登卡(英语:Khodynka Field)飞行场两圈完成测试,但第二圈时偏离航道飞到接近斯大林孔策沃别墅的上空,更爬升到海拔2,000米(6,600英尺)高空,超出设计允许的600米(2,000英尺)。调查报告认为契卡洛夫错误计算降落距离,但当他尝试修正航道时引擎因为严寒天气而突然停止运转,最后他成功避过几栋建筑物却撞上了架空电缆。尽管契卡洛夫从驾驶舱弹出,但依然身受多处重伤并于撞击后两小时死亡。

契卡洛夫出生的小镇瓦西列沃为表扬契卡洛夫的成就于1937年改名为契卡洛夫斯克。契卡洛夫进行长途飞行时降落的乌德岛被改名为契卡洛夫岛。契卡洛夫的骨灰被安置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墙内,坠落地点的霍登卡平原放置了纪念石碑。契卡洛夫死后奥伦堡亦曾被改名为契卡洛夫,这个名称维持到1957年。华盛顿州温哥华有一条契卡洛夫道,1939年莫斯科亦曾经有一条街道被改名为契卡洛夫街但1992年又改名为土堤街(Улица Земляной Вал),1995年建在这条路之下的莫斯科地铁站则命名为契卡洛夫站,圣彼得堡地铁、下诺夫哥罗德地铁和叶卡捷琳堡地铁亦有车站以契卡洛夫命名。

1941年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上映由米哈伊尔·卡拉托佐夫执导记录契卡洛夫生平的电影,1962年的再版中由于斯大林已过身导致电影中涉及到他本人和相关的形象都被剪掉或经过特殊画面处理。

相关

  • 卵囊顶复门物种的生命周期包括以下各个阶段:作为一组细胞内寄生虫,顶复门的生命周期阶段让它们透过演化去适应它们所暴露于的各种复杂的环境下生存。簇虫亚纲的身细胞内都有营养体
  • 佛蒙特佛蒙特州(英语:State of Vermont,i/vərˈmɒnt/))是美国第14个州,以其美丽的景色、奶制品、枫糖浆和激进的政治而著称。佛蒙特总共拥有14个县。这14个县,辖下有255个政治单位或地
  • 克雅氏病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病(英语:Creutzfeldt-Jakob disease,简称CJD),或称克-雅氏症、克-雅氏病、克雅二氏症、克雅二氏病、库雅氏症、库贾氏症、克雅氏症、克雅氏病,是一种发生在
  • 预产期预产期(英语:Expected Date of Delivery or Estimated Due Date),缩写为EDD,是一个医学概念,用于预测孕妇的生产时间,即婴儿的出生时间。根据内格莱氏法则进行推算,一般为末次月经
  • 驻越美军司令部美国军事援助越南司令部(英语:Military Assistance Command, Vietnam,mack vee),简称为美国军援越南司令部或美军援越司令部,是越南战争期间,驻扎在越南共和国境内所有美军部队的指
  • 奥托·斯科尔兹内第二次世界大战奥托·斯科尔兹内(德语:Otto Skorzeny, 1908年6月12日-1975年7月6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非常著名的德国特种部队指挥官,指挥了几次著名的行动,“欧洲最危险的男人
  • 自由山脉 (南极洲)坐标:80°6′S 82°58′W / 80.100°S 82.967°W / -80.100; -82.967自由山脉(英语:Liberty Hills)是南极洲的一座山脉,长约16公里,位于云石山脉西北方约7公里,属于埃尔斯沃思山脉
  • 陈宜禧陈宜禧(1844年6月22日-1930年5月18日),字畅庭,乳名业富、德添,广东省台山市斗山镇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华侨之一,也是新宁铁路的创办人。由于陈家家境贫寒,陈宜禧青年时曾在附近的街道
  • 陈名夏陈名夏(?-1654年),字百史、伯史,号石云居士,明末清初政治人物。江南溧阳县(今属江苏常州溧阳市)人。明崇祯癸未科探花,东林党人,官翰林院编修兼都给事中。李自成破京师,授职弘文院编修。
  • 艾士杰艾士杰(意大利语:Gregorio Maria Grassi;1833年12月13日-1900年7月9日)圣名额我略,是天主教山西北境教区主教。他于1900年义和团运动时期在山西太原被杀,后来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