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吉士

✍ dations ◷ 2025-10-22 16:50:10 #庶吉士,中国古代官制

庶吉士,亦称庶常,名称源自《书经·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是中国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由科举进士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目的是使其可先于翰林院内学习,之后再授予各种官职,情况有如今天的见习生或研究生。

明太祖洪武十八年(1385年)时开始此制,选进士于六部诸司及翰林院之下观政。翰林院、承敕监等近傍衙门之下者称庶吉士,六部之下者称观政进士,行人司下设行人。之后观政集中至翰林院就学于文渊阁。庶吉士考选之后“有办事者,有读书者,有修书者”。三年学成,绩优者留翰林院为编修、检讨,次者出为给事、御史,称之为“散馆”。明英宗以后惯例,科举进士一甲状元、探花、榜眼,授予翰林修撰、编修。另外从二甲、三甲中,选择年轻而才华出众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称为“选馆”。庶吉士分翰林、六科两等。

有学者认为明朝庶吉士应无薪俸。由于庶吉士并未授职,自然没有品第,也应该是没有俸禄的,即使政府另有给养,也只应视为生活补贴。明代的翰林为朝廷储备高才之地。明英宗后有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故此庶吉士号称“储相”,成为庶吉士的都有机会平步青云。清朝时汉人大臣中,亦多出于庶吉士。

清雍正以后,选馆更为严格,由皇帝主持之朝考决定。庶吉士一般为期三年,期间由翰林院内经验丰富者为教习,授以各种知识。三年后,在下次会试前进行考核,称“散馆”。成绩优异者留于翰林,授编修或检讨,正式成为翰林,称“留馆”。其他则被派往六部任“主事行走”、“御史行走”,或者外派各地方任官,通常是知县,此类庶吉士亦有“半个翰林”之称。

相关

  • 日知录《日知录》是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1613年—1682年)的代表作品之一。《日知录》是顾炎武“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的著作。在四库全书中为子部杂家类。《日知录》始撰于
  • 网络心理学网络心理学是一个新兴的网络名词。通常是指以心理学经典理论为基础,以实证研究为手段,研究互联网相关情景下,人的心理、行为及其规律性的一门应用心理学学科。截至到此条目撰写
  • 古叙利亚叙利亚是世界最古老文明发源地之一。7世纪以前,叙利亚是基督教的发祥地和传播中心;伊斯兰教在中东地区的扩张,7世纪到16世纪初叶一直是伊斯兰教传播中心之一;由于土耳其和十字军
  • 滨田智博滨田智博(日语:浜田 智博/はまだ ともひろ ,1992年10月1日-)是一名出身于日本宫崎县宫崎市的棒球选手,司职投手,目前效力于日本职棒中日龙。
  • 永安堂永安堂可以指:
  • 易卜拉欣·阿布德易卜拉欣·阿布德(阿拉伯语:إبراهيم عبود‎,英语:Ibrahim Abboud,1900年10月26日-1983年9月8日),是苏丹共和国的职业军人、政治家,参加过二战,1958年11月发动军事政变,之后
  • 丁珝丁珝可能指下列人物:
  • 岑远岑远(?-?),字昂霄,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人,军籍,明朝政治人物。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登庚戌科三甲第一百四十名进士,曾官直隶丹阳县知县。曾祖岑桂清;祖父岑观全;父岑妙安,母梁氏。
  • 桂三辉桂三辉(本名Gregory Robic,日语名桂三輝,かつら さんしゃいん,1970年4月6日 - )是一位加拿大人,他是日本传统文化落语的表演者、戏剧制片人和电视名人,现居于美国纽约。桂三辉因为
  • 平壤国际电影节平壤国际电影节(朝鲜语:평양 국제영화축전/平壤 國際映畵祝典)是两年一度在朝鲜首都平壤举办的电影节,也是朝鲜唯一的国际电影节。每届电影节为期两周左右,通常在九月举办。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