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吉士

✍ dations ◷ 2025-07-28 06:51:04 #庶吉士,中国古代官制

庶吉士,亦称庶常,名称源自《书经·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是中国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由科举进士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目的是使其可先于翰林院内学习,之后再授予各种官职,情况有如今天的见习生或研究生。

明太祖洪武十八年(1385年)时开始此制,选进士于六部诸司及翰林院之下观政。翰林院、承敕监等近傍衙门之下者称庶吉士,六部之下者称观政进士,行人司下设行人。之后观政集中至翰林院就学于文渊阁。庶吉士考选之后“有办事者,有读书者,有修书者”。三年学成,绩优者留翰林院为编修、检讨,次者出为给事、御史,称之为“散馆”。明英宗以后惯例,科举进士一甲状元、探花、榜眼,授予翰林修撰、编修。另外从二甲、三甲中,选择年轻而才华出众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称为“选馆”。庶吉士分翰林、六科两等。

有学者认为明朝庶吉士应无薪俸。由于庶吉士并未授职,自然没有品第,也应该是没有俸禄的,即使政府另有给养,也只应视为生活补贴。明代的翰林为朝廷储备高才之地。明英宗后有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故此庶吉士号称“储相”,成为庶吉士的都有机会平步青云。清朝时汉人大臣中,亦多出于庶吉士。

清雍正以后,选馆更为严格,由皇帝主持之朝考决定。庶吉士一般为期三年,期间由翰林院内经验丰富者为教习,授以各种知识。三年后,在下次会试前进行考核,称“散馆”。成绩优异者留于翰林,授编修或检讨,正式成为翰林,称“留馆”。其他则被派往六部任“主事行走”、“御史行走”,或者外派各地方任官,通常是知县,此类庶吉士亦有“半个翰林”之称。

相关

  • 还原型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英语:FAD),又称活性型维生素B2、核黄素-5'-腺苷二磷酸,是一种参与了重要的代谢反应的氧化还原辅酶。FAD是一种比NAD和NADP更强的氧化剂,能被1个电子或2个电子
  • 气焊和气割气焊和气割是指利用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混合燃烧的火焰对金属焊接和切割的过程,常用的可燃气体主要是乙炔、液化石油气和氢气等,常用的助燃气体为氧气。气焊是利用火焰对金属工
  • 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是对社会各界捐资给南开大学教育事业的资金进行管理的专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独立的非公募基金法人。登记机关为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
  • 庐山市坐标:29°26′54″N 116°04′50″E / 29.44833°N 116.08056°E / 29.44833; 116.08056庐山市,原名星子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九江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庐山南麓、邻鄱
  • 王林添汝王林添汝(1914年5月6日-2005年9月6日),台湾助产师,在南投县鱼池乡服务一甲子,被称为“鱼池之母”,第十二届医疗奉献奖得主。林添汝是1914年5月6日生,兄弟姊妹都受过大学教育,1934年毕
  • 马里亚·福尔图尼马里亚·福尔图尼·马尔萨尔(加泰罗尼亚语:Marià Fortuny i Marsal,加泰罗尼亚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
  • 新垣世璋新垣世璋(琉球语:新垣 世璋/アラカチ シーショー ;日语:新垣 世璋/あらかき せいしょう ;1840年-1920年)是活跃于琉球王国第二尚氏王朝末期和日本冲绳县时期的唐手武术家。为唐手中
  • 亚历山大·泊里雅科夫亚历山大·泊里雅科夫(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Поляков,1945年9月27日-),苏联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曾长期任职于莫斯科的郎道理论物理研究所。他对物理问题具有无以伦比的洞
  • 萧隽英萧隽英(1901年-1988年12月2日),字鹏魂,男,广东大埔人,中国政治人物,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原常务委员,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第三、五届全国人大
  • 竹宫悠由子竹宫悠由子(竹宮ゆゆこ,1978年2月24日-)是日本女性轻小说作家,栃木县出身,现居于东京都。2010年4月11日,竹宫悠由子应台湾淳久堂书店的邀请,首次来台举办新书发表与签书会。全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