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傍人

✍ dations ◷ 2025-05-15 20:36:44 #鲍氏傍人
鲍氏傍人(学名:Paranthropus boisei)为人科傍人属的一种,是早期的人族及最大的傍人。他生存于260-120万年前上新世至更新世的东非。他最初被命名鲍氏东非人,及后被更名为鲍氏南方古猿,而最终被分类为鲍氏猿人。玛丽·利基(Mary Leakey)于1959年在坦桑尼亚奥杜瓦伊峡谷发现一个保存完好的头颅骨,编号OH 5,化名"Nutcracker Man",估计是属于175万年前,有南方古猿的特征。玛丽及其丈夫路易士·利基(Louis Leakey)将这个标本命名为鲍氏东非人,以纪念其资助者查尔斯·鲍伊斯(Charles Boise)。理查·李基(Richard Leakey)认为鲍氏傍人是首个人族使用石器工具。理查亦于1969年在近特坎纳湖的库比福勒化石遗存发现了另一个鲍氏傍人的头颅骨。鲍氏傍人的颅腔很小,约有500-550立方厘米,仅大于阿法南方古猿及非洲南方古猿。他的头颅骨结构适合咀嚼,并有很多现今大猩猩的特征,例如:位于头顶的矢状嵴。鲍氏傍人生活在大草原地区。雄性重68公斤,站立时高1.3米;雌性重45公斤,站立时高1.05米。后方的臼齿相对较大,是现今人类的两倍。有些学者指鲍氏傍人的头颅骨及牙齿形态显示他们是吃粗糙的伥物,例如坚果及种子,也有学者认为他们以草为食。于1993年,在埃塞俄比亚发现了鲍氏傍人的化石。这个化石是部分的头颅骨,编号KGA10-525,可以追溯至140万年前。这是已知最大及在埃塞俄比亚唯一发现的鲍氏傍人头颅骨标本。最古老的鲍氏傍人标本是在奥莫河谷发现(编号L. 74a-21),估计属于230万年前;最近代的标本则是在奥杜瓦伊峡谷发现的(编号OH 3及OH 38),属于120万年前。

相关

  •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1 (HSV-1) Herpes simplex virus 2 (HSV-2)单纯疱疹病毒(英语:herpes simplex virus; HSV) 1 和 2 (HSV-1 和 HSV-2),也叫人类单纯疱疹病毒 1 和 2 (HHV
  • 扩散作用扩散作用是一个基于分子热运动的输运现象,是分子通过布朗运动从高浓度区域(或高化势)向低浓度区域(或低化势)的运输的过程。它是趋向于热平衡态的驰豫过程,是熵驱动的过程。菲
  • 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生殖的一种类型,它导致了后代加强基因多样化。它可以用两个进程刻画。第一个是减数分裂,涉及将染色体个数减半。第二个是受精,这个过程中两个配偶子融合,并恢复原来的
  • 肺泡蛋白沉着症肺泡蛋白沉着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又名肺泡蛋白沉积症,是一种罕见的肺部疾病。患者体内肺表面活性物质衍生的脂蛋白化合物在肺泡内异常聚积,干扰肺部正常的气
  • Fasciolopsis buski布氏姜片虫(学名:Fasciolopsis buski),简称姜片虫,是一种外观极像薄切姜片的中、大型寄生虫。为完成一代生活,这种虫必须在环境适当的淡水螺体内发育,再以常见的水生植物作第二轮的
  • 二律背反二律背反是康德的哲学概念。意指对同一个对象或问题所形成的两种理论或学说虽然各自成立但却相互矛盾的现象,又译作二律背驰,相互冲突或自相矛盾。二律背反是康德在其代表作《
  • 身体意象身体意象是指一个人心目中对自己身体的美学。所有时代的人类社会对人体美学寄予了很大的价值,但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可能不符合社会的标准。身体意象的概念应用在许多学科
  • 人造牙冠人造牙冠又称假牙冠、人工牙冠、牙套或假牙套,属于假牙的一种,是医学临床上用于修复牙齿的一种方法,如镶嵌于真牙之上,要先进行打磨把真牙改小,才可以镶嵌人造牙冠。人造牙冠常用
  • 逆问题逆问题是一个关于如何将观测和测量的结果转换为物体或系统的信息的广义框架。比如,如果我们有一个关于地球重力场的测量结果,我们就会问:“利用现有的信息,我们能否得到地球的密
  • 低温生物学低温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在低温下的变化,是生物学的一门分枝。一般会研究生命器官在低温或低于正常温度的变化、影响及状态。研究范围包括蛋白质, 细胞, 生物组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