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黔东
✍ dations ◷ 2025-11-10 23:20:01 #黔东
苗语黔东方言又称中部方言,是苗语的重要分支,主要分布在贵州省东南部、广西省最北部和湖南省西南角。说这种方言的人口约200万。以北部土语凯里市三棵树镇养蒿村的语音为标准音。于1950年代年创制了拉丁字母苗文。黔东方言内部语法一致,语音有所不同。王辅世(1985)将其划分为三个土语:这种三分法目前被ISO 639-3采用。李云兵(2000)又补充了一个土语:吴正彪(2009)把黔东方言分为七个土语。原有传教士创制的胡托苗文等老苗文,但使用范围局限,不通行。
1950年代制定的《苗文方案草案(黔东方言)》规定黔东方言苗文以“养蒿的语音为标准音”。现在通行的黔东方言苗文和草案略有区别。本段主要介绍养蒿语音和现行黔东方言苗文。养蒿话的声母如下。苗文中不把di、ti、ni、hni、dli、hli、li看成是独立的声母,而是把其中的i看成韵母的一部分。苗文把本族语的/z/统一为n,r只用来拼写借词(普通话r借入黔东苗语后读/z/)。送气音和清鼻音只能出现在阴调(第1、3、5、7调)音节中。除叹词、语气词外,零声母实际是喉塞音声母/ʔ/(苗文中不标),而且只能出现在阴调音节中。各土语间声母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东部土语和南部土语中没有清鼻音和送气清擦音,hm、hn、hl、hli、hf、hs、hx合并到m、n、l、li、f(或h)、s、x。东部土语中,di、ti、hni、c、/z/合并到j、q、ni、x、ni,而w读作/w/。南部土语中,hni读作/nʲʑ/,/z/读作/nz/,部分ni变为hni,部分s和x互换。养蒿话的元音如下:其中/e/只用于复韵母和外来语,/ə/在齿龈音、小舌音和零声母后实际读作。养蒿话本族语复韵母有/ej/、/en/、/ɑŋ/、/oŋ/。苗文把声母的颚化看成韵母的韵首,再加上外来语韵母,共有二十多个韵母。下表中加括号的韵母只用于借词。j、q、x、hx、y五个声母不和i列韵母相拼。黔东方言各土语都有八个声调,没有连读变调现象。北部土语第2调的调值多为45。养蒿的第4、6调,偶里的第3、8调,振民的第6调音节在声母之后有浊送气。养蒿第4调的浊送气成分较轻。苗文里声调字母标在音节末尾。现代汉语借词一般从当地的西南官话借入。
相关
- 细胞免疫细胞介导免疫(英语:Cell-mediated immunity)是一种免疫反应。细胞介导免疫会活化巨噬细胞、T细胞(CD4+或CD8+)并释放淋巴因子。不像体液免疫,其中没有抗体参与免疫反应。病原体被
- 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是一种心脏超声波检查,它使用标准的超声波技术显示心脏的二维图片。现在最新的超声诊断系统采用三维及时成像。耗时大约15-20分钟,甚至更长。除了产生心血管系统的
- 麦司卡林麦司卡林,学名三甲氧苯乙胺,俗称仙人掌毒碱,属于苯乙胺的衍生物。它是从一种生长在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的乌羽玉属物种的种籽、花粉中提取出来的致幻剂型毒品。麦司卡林最主要
- 托马斯·阿奎那圣托玛斯·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约1225年-1274年3月7日;世俗界常译为托马斯·阿奎那或汤玛斯·阿奎那),是欧洲中世纪经院派哲学家和神学家。他是自然神学最早的提倡者之一,也
- 坦普尔大学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或译为坦普尔大学,有时也被称作庙大),位于美国东岸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一所州关联性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然而天普大学虽受宾州政府州款补助,但其校保有
- 韦曜韦昭(201年-273年),字弘嗣。吴郡云阳(今江苏丹阳)人。东吴史学家、经学家。因避司马昭之讳,《三国志》称其为韦曜。少时好学能文。早年曾任丞相掾、西安令、尚书郎、太子中庶子、黄
- 中石器时代中国中石器时代的考古工作远没有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丰硕。中石器时代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与新石器时代早期之间,其特征是细石器的制造,所以又称作“细石器时代”。中国在约
- 线粒体基因线粒体DNA(英语:mitochondrial DNA,缩写作mtDNA)指一些位于线粒体内的DNA,与一般位于细胞核内的DNA有不同的演化起源,可能是源自早期细菌。虽然现存生物体中绝大多数作用于线粒体
- 火烧伦敦城《英伦战火》(英语:Fire Over England),又名《荣光女王》(英语:Gloriana,即伊丽莎白一世),是一部1937年由伦敦电影公司出品的电影,由威廉·K·霍华德执导,克莱芒斯·达内编剧,改编自阿佛
- 大戟大戟(学名:Euphorbia pekinensis),为大戟科大戟属的植物。分布在朝鲜、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广布全国等地,生长于海拔400米至2,4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草丛、林缘、山坡、路旁、灌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