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国旗

✍ dations ◷ 2025-08-13 02:29:53 #南斯拉夫国旗

本条目介绍南斯拉夫所使用的国旗。南斯拉夫在1918年至2006年间使用三面国旗,均为三色旗,其组成颜色为蓝色、白色和红色,这三种颜色均是泛斯拉夫颜色,体现了南斯拉夫是一个由斯拉夫民族组成的国家。

南斯拉夫王国国旗自上而下由蓝、白、红三色条纹组成。蓝、白、红三色也是斯拉夫颜色。于1918年开始使用,直到1946年共产主义政权上台后废止。

南斯拉夫王国军舰旗 FIAV 000001.svg FIAV historical.svg

王室旗 FIAV historical.svg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国旗,是一面三色旗,自上而下由泛斯拉夫颜色—蓝、白、红三色条纹组成,国旗中央有一颗带金边的红色五角星。蓝色象征自由,白色象征和平、安宁的生活,红色象征追求公理与正义的信心和勇气,金边红色五角星象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国旗设计者为Đorđe Andrejević-Kun。本国旗于1946年1月31日启用,直到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内战后废止。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各加盟共和国都拥有自己的国旗,与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做法非常类似,它们大部分是以南斯拉夫国旗为蓝本而设计的(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除外),被视为南斯拉夫国旗的变体。以下是南斯拉夫六个加盟共和国国旗在1992年解体时的图案:

塞尔维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黑山社会主义共和国

斯洛文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社会主义共和国

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旗,为红色旗帜,左上角为镶有金边的南斯拉夫国旗,且图案较小。红色象征共产主义。

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旗,为三色旗,自上而下由红、白、蓝三色横条组成,中央有一个金边红色五角星,象征共产主义。

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旗,为红色旗帜,左上角为一颗金边红色五角星,象征共产主义。

黑山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旗和塞尔维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旗的图案雷同,均为三色旗,自上而下由红、蓝、白三色横条组成,中央有一个金边红色五角星,象征共产主义。

斯洛文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旗,为三色旗,自上而下由白、蓝、红三色横条组成,中央有一个金边红色五角星,象征共产主义。

南斯拉夫海军用国籍旗

海军用国籍旗

海军用国籍旗

南斯拉夫海军军旗

总统旗

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党旗,上有党徽和克罗地亚文“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

政府用旗

南斯拉夫人民军军旗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军旗

塞尔维亚和黑山军旗

民主联邦南斯拉夫国旗

民主联邦南斯拉夫国旗

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旗帜

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旗

克罗地亚省的民用旗

克罗地亚独立国国旗

1992年,南斯拉夫爆发内战,这导致了南斯拉夫的解体以及共产政权的倒台,仅剩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国家,并组建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同时4月27日采用新国旗,将原南斯拉夫国旗中央的金边红色五角星删除。2003年2月4日,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之后,国旗继续使用。直到2006年6月5日塞黑解体后,停止使用。

塞尔维亚共和国国旗

黑山共和国国旗

塞尔维亚和黑山国家联盟总统旗帜

塞尔维亚和黑山国家联盟总理旗帜

塞尔维亚和黑山军旗

政府旗帜

海军旗帜

塞尔维亚国旗

塞尔维亚和黑山国旗(带国徽)

南斯拉夫的少数民族旗帜基本上以所在母国国旗和南斯拉夫红星组成,例如德意志族旗为德国国旗加金边红星。其中阿尔巴尼亚族旗与1946-1992年间的阿尔巴尼亚国旗非常相似。

土耳其族

意大利人

阿尔巴尼亚族

捷克人

匈牙利族

保加利亚人

乌克兰族

德意志族

南斯拉夫王国
(1918年-1945年)

南斯拉夫王国
(1918年-1945年)

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
(1942年-1945年)

民主联邦南斯拉夫
(1942年-1945年)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1945年–1991年)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1992年-2003年)

相关

  • 磺酸磺酸是含有磺酸基-SO2OH(-S(=O)(=O)-OH)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一般它们的酸性比相应羧酸强,可与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紧密结合。在很多反应中用作催化剂和反应中间体。磺酸基与氢相
  • 史丹利·米勒斯坦利·劳埃德·米勒(英语:Stanley Lloyd Miller,1930年3月7日-2007年5月20日)是一位美国化学家和生物学家,以生命起源的无生源论研究而闻名,尤其是以证明有机化合物可从简单的无
  • 额尔齐斯河鄂木斯克足球会额尔齐斯河鄂木斯克足球会(FC Irtysh Omsk) (俄语:Иртыш Омск)是一支位于俄罗斯鄂木斯克的职业足球会,目前于俄罗斯职业足球联赛角逐。最后更新:2015年7月17日注释:
  • 马库斯理论马库斯理论(英语:Marcus theory)是最初由鲁道夫·马库斯于1956年提出的理论,用于解释电子转移反应的速率——即电子可以从一种化学物质(称为电子供体)移动或跳跃到另一种化学物质(
  • 仕女新欢《仕女新欢》(英语:New Ladies' Tickler)是18世纪英国著名情色作家爱德华·谢龙(Edward Sellon)所制作的情色小说,在台湾由郭伟刚翻译。
  • 句扶句扶(?-?),字孝兴,巴西郡汉昌人。为三国时期蜀汉的将领。忠勇宽厚,数有战功,功名爵位亚于其同乡王平,官至左将军,封宕渠侯。时人称“前有王、句,后有张、廖。”(《三国志·蜀书·黄李吕马
  • 弗朗西斯科·杜埃尼亚斯弗朗西斯科·杜埃尼亚斯(Francisco Dueñas,1810年—1884年) 萨尔瓦多总统。保守党成员。
  • 托马斯·克莱舒曼托马斯·克莱舒曼(德语:Thomas Kretschmann,德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lternative","TITUS Cyberbit Basic","Arial Unicode MS","IPAPANNEW","Chrysanth
  • 1678年
  • 玛拉拿他(主必要来)玛拉拿他 (亚兰语:是מרנא תא: 或מרן אתא: 、希腊:Μαραναθα)由两个自于亚兰语的单字所组成。 只在基督教新约圣经出现一次,以及《十二使徒遗训》(10:14)中。在这些文献中,它本质上是音译 而成的希腊文单词,而不是翻译或表达在文献中最原始的意义。关于该词在语汇探索上的困难,主要在于确定的它只是两个亚兰语单词的组合,亦或是一个单一希腊文的表达?特别于 保罗的(林前16:2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该书信结尾的用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