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比利亚鸟

✍ dations ◷ 2025-04-27 04:42:07 #伊比利亚鸟
伊比利亚鸟属(属名:Iberomesornis,意为“伊比利的中古鸟类”),又名伊比利亚中鸟,是一种原始鸟类。其化石是于1985年在西班牙昆卡省拉斯奥亚斯(Las Hoyas)的下白垩纪地层发现。它们生存于1亿3700万-1亿2100万年前的豪特里维阶及巴列姆阶。该地层曾是围绕湖泊的森林。伊比利亚鸟的身体比始祖鸟更为进化。同期的其他鸟类大部分是有爬行类长尾巴的特征,但伊比利亚鸟的脊椎末端只是连接尾羽的尾综骨。伊比利亚鸟双翼有爪,但拇指退化。胸篮并没有钩突。伊比利亚鸟体型极小,全长估计约 9 公分,翼展可能不及 15 公分,体重 9.5 克,远小于现今的麻雀,也是欧洲最小的中生代鸟类。但它们飞行能力相当好,且可能会猎食昆虫及细小的动物。它们喜欢栖息在水边环境,在水面上可以捕捉昆虫。虽然它们可以做出多种飞行的动作,如转向及俯冲,但却可能不能在低速下行动自如。它们会用长脚上的爪抓着树枝休息。它们似乎不能唱歌,只能发出简单尖叫声。由于至今未有发现其头颅骨,它们的食性仍只是一个推测。在发现伊比利亚鸟后,多种反鸟亚纲的化石都在中国辽宁出土。一些中国的物种,如中国鸟及孔子鸟都可以帮助了解伊比利亚鸟。伊比利亚鸟有在《与恐龙共舞》中出现,并且被描绘成为有鲜蓝色的羽毛。

相关

  • 丙氨酸丙氨酸(Alanine,简写为Ala或A)是一种氨基酸,于1879年首度被分离出来。它含有胺基和羧酸,二者都与中心碳原子相连,中心碳原子也带有甲基侧链。因此,它的IUPAC系统命名为2-氨基丙酸,并
  • 乙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 vaccine)是一种用作预防流感嗜血杆菌(HIB)感染的疫苗 。在有将这疫苗纳入接种计划的国家,严重的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率减少到10%以
  • 胞质融合胞质融合(Plasmogamy)是真菌有性生殖的一个过程,两株真菌菌丝体菌丝的细胞质发生融合,但细胞核尚未融合,使融合后的细胞中同时具有两个单套的细胞核。胞质融合的下一步骤为核聚变
  • 法拉欣费拉(英语:Fellah,阿拉伯语:فلاح‎ (单数) فلاحين‎ (众数))是埃及在古埃及文明被基督教文明和阿拉伯文明取代以后,仍继续在尼罗河冲击河谷及中东其他地方耕耘的,主要带
  • 尼安德河谷尼安德河谷(德语:das Neandertal,旧写法:das Neanderthal)是杜塞尔河的一段河谷,位于梅特曼市附近,杜塞尔多夫市以东约10公里。1856年人们在当地发现了古人类化石,并将由此发现的古
  • 半水雌二醇雌二醇(Estradiol,E2)是卵巢分泌的类固醇激素。是主要的雌性激素,负责调节女性特征、附属性器官的成熟和月经-排卵周期,促进乳腺导管系统的产生。雌二醇等雌激素的血清浓度在月经
  • 孕中期妊娠(英语:pregnancy),又称怀孕,是指胚胎或胎儿(英语:Offspring)在哺乳类雌性体内孕育成长的过程,而在哺乳动物中研究得最详细的是人类的妊娠。人类的妊娠约40周,从受精排卵算起则为38
  • 路易斯·卡罗查尔斯·路特维奇·道奇森(英语:Charles Lutwidge Dodgson,1832年1月27日-1898年1月14日),笔名路易斯·卡罗(Lewis Carroll),英国作家、数学家、逻辑学家、摄影家,以儿童文学作品《爱
  • 入侵种入侵物种是引进物种的一个子集。如果一个物种经人为引入一个其先前不曾自然生存的地区,并有能力在无更多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在当地发展成一定数量,以至威胁到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成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圣克鲁兹加利福尼亚大学 (英文: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缩写:UCSC),简称圣克鲁兹加大,又常被称为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是十所加利福尼亚大学之一,位于美国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