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靠的叙事者

✍ dations ◷ 2025-05-19 06:27:07 #电影理论,叙事者不可靠的作品

不可靠的叙事者是指在文学、电影、戏剧等作品中,可信度受到质疑的叙事者。 这个名词由韦恩·C·布思(英语:Wayne C. Booth)在1961年的著作《小说修辞学》中提出。 在作品中,不可靠的叙事者可以是第一人称叙事者、第二人称叙事者或第三人称叙事者。有时候、叙事者的不可靠性不会立刻显现,可能会在故事中途或结局揭露一些线索,表示这个故事的叙事者是不可靠的,并促使阅听者重新思考先前所接收的、关于故事的内容是否真实可靠。

威廉‧里根在他的研究中分析了不可靠叙事者的类型,他侧重于第一人称叙事者,因为这是最常见的类型。根据他的调查结果、改写如下:

以上的类型并不能包含所有的不可靠叙事者,而不可靠叙事者的类型也是无穷尽的。

最早以读者为中心去界定不可靠叙事者的是韦恩·C·布思,他以叙事者的言论是否符合或违反常规为由来界定叙事者是否可靠。他写道:“当叙事者按照作品的规范(即作者的规范)行动时,我称之为可靠的叙事者,反之、为不可靠的叙事者。” 彼得 J.拉宾诺维茨批评布思的方法必定受到主观想法的污染,而且太过于依赖诸如规范和伦理之类的引渡事实,因此、他修改了不可靠叙事者的定义。

不可靠的叙事者不仅仅是一个“不说真话”的叙事者。相反的,一个不可靠叙事者是一个口出谎言、隐藏讯息,对叙事对象下了错误判断的人,也就是说、他们的言论可能是真实的,但并不是依据现实世界或原始观众的标准,而是依据他自己的叙述的标准。

无论是哪一种不可靠的叙事者都有一些基本迹象能暗示他的不可靠性,Nünning 将这些迹象分为三大类。

不可靠叙事者的例子之一,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罗杰谋杀案(英语: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在该作品中叙事者不是透过撒谎,而是透过规避、省略或混淆的叙述来隐藏了某些重要的讯息,误导读者在故事高潮的大逆转前为他抱屈。

有许多小说是由儿童做为叙事者的,而儿童的经验可能影响他们的判断、以致于他们成为不可靠的叙事者。例如《顽童历险记》的主角哈克贝利·芬由于稚气未脱,导致他对作品中的角色做出过于仁慈的误判。

意大利小说家伊塔洛·斯韦沃的作品《季诺的意识》里的主角季诺是一个典型的不可靠叙事者。在《季诺的意识》中,主角季诺接受精神分析治疗,医生建议他记下自己的回忆,以便分析,但不久他决定终止治疗,医生为了“报复”而出版了病人的回忆录。因此全书内容混合了事实与谎言。

扬·马特尔的作品《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主角Pi搭乘的货船遇到暴风雨,他在海上漂流许多天后获救。他对救了他的人描述了几个奇特的事件,包括与孟加拉虎共存于一艘小船上;之后、他又叙述一个救生艇上的人透过同类相食而生存下来的故事。救难人员发现这两个故事的角色相互呼应,虽然无法证明哪一个是真的,但救难人员选择相信动物的故事,因为情节较为正向。

在电影里使用不可靠叙事者的早期例子之一,是1920年的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电影中的演员透过夸张的、舞蹈似的动作,使影片风格更显怪异,在结尾则揭露了故事其实是围绕在精神病患的心理错觉,因此该片也被认为是将大逆转引入电影的先例。

在1945年黑色电影《绕道》的主角是个不可靠的叙事者,他试图为自己的言行辩解。

改编自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竹林中》的电影《罗生门》中,以多个视角描述一名武士的死亡,每个证人所描述的事件是相同的,但细节部分却有诸多矛盾,让整个案件变得扑朔迷离,亦不能知武士究竟是自杀、他杀或意外死亡。在故事中,亦没有一个“真相”。

1995年的电影《普通嫌疑犯》描述骗子罗杰·金特接受警方讯问,金特向审讯他的海关探员、同时也是向观众讲述了一个情节错综复杂的故事,但直到结局才揭露该故事纯属虚构,全是金特撒下的弥天大谎。

1999年的电影《斗阵俱乐部》的主角患有解离性人格疾患,在白天、他仅是一个无名的旁白,在夜里则成了充满魅力的泰勒·德顿。

美国电视剧《老爸老妈的浪漫史》中,主角泰德·莫斯比在未来向他的子女叙述了自己遇见他们母亲的故事。而编剧克雷格·汤玛士(英语:Craig Thomas (screenwriter))在2008年中的采访中表示,未来的泰德所述的内容是不可靠的。

2014年的美国电视剧《婚外情事》中,故事的基础是两个描述同一起事件、但却相异的报告,而两个报告的内容都并非完全准确。

在阿兰·摩尔的作品《蝙蝠侠:致命玩笑》中,故事主要反派小丑表示他曾有一段悲惨遭遇、导致他成了疯狂杀手;但在故事最后,他又表示不确定自己的记忆是否为真。

在《学园孤岛》这部僵尸题材漫画中,主角不愿接受世界已被僵尸侵占,因而产生退行,作品透过不同的视点描述主角以其主观视点进行快乐社团活动,同时描述主角群在满布僵尸的环境下求存的客观情况。

相关

  • 基础研究研究是用主动和系统方式的过程,是为了发现、解释或校正事实、事件、行为、或理论,或把这样事实、法则或理论作出实际应用。“研究”一词常用来描述关于某一特殊主题的资讯收集
  • 羟化酶羟化酶(Hydroxylase)也称羟基化酶、氢氧化酶,是一类催化羟基化反应的加氧酶,多以氧气为氧源,催化形成含羟基的产物,如醇、酚。
  • 台大医院站49,252人次(2019年7月) 第31名/108站台大医院站位于台湾台北市中正区,为台北捷运淡水信义线(淡水线)的捷运车站。车站位于公园路下方,襄阳路口与常德街口间;车站代码为R09。原订站
  • 龙华街道龙华街道是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下辖的一个街道,位处深圳的中北部。龙华街道前身为龙华镇的一部分,2004年城市化中撤龙华镇政区建制,后再分拆出龙华、民治、大浪三个街道。龙
  • 约翰·马歇尔·哈兰二世约翰·马歇尔·哈伦(英语:John Marshall Harlan II,1899年5月20日-1971年12月29日),美国法学家。1955年至1971年出任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哈伦的祖父约翰·马歇尔·哈伦亦曾于1877
  • 中华虎头蟹中华虎头蟹(学名:Orithyia sinica)为虎头蟹总科(Orithyioidea)下虎头蟹科(Orithyiidae)虎头蟹属(Orithyia)的螃蟹。这种蟹的不寻常之处在于其处于唯一的总科、科和属下。其原分类为关
  • 叶赫那拉氏叶赫那拉氏(满语:ᠶᡝᡥᡝ ᠨᠠᡵᠠ ᡥᠠᠯᠠ,转写:)是满洲著姓那拉氏的主要分支之一,为海西女真叶赫贝勒的家族姓氏,其始祖为蒙古人星根达尔汉(满语:ᠰᡳᠩᡤᡝᠨ ᡩᠠᡵᡥᠠᠨ,穆麟
  • 班迪球俄式冰球(英语:Bandy),又名班迪球或卡尔文球,是一种冰上群体竞赛运动项目,在俄国、北欧和北美地区较为流行,亦为2011年亚洲冬季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之一,但暂时还没有被列入冬奥会比赛
  • 颠地颠地(Lancelot Dent,1799年-1853年11月18日),英国商人,宝顺洋行老板,鸦片战争当事人之一。于1799年8月4日,颠地在英格兰威斯摩兰阿普比接受洗礼(大约在出生后的第一或第二个星期日),185
  • 加斯汀·柯罗宁加斯汀·柯罗宁(1962年-)是一位美国作家。他共写了五本小说,分别是玛丽和奥尼尔(Mary and O'Neil)、夏季的客人(The Summer Guest)、末日之旅三部曲(The Passage)。他已经赢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