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分裂

✍ dations ◷ 2025-08-23 19:32:04 #越南分裂

南北朝
1533–1592

越南分裂是指1954年7月21日以越南非军事区一七线为界,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后越南分成南北两部分。1976年7月2日,越南统一。

日内瓦会议在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后举行,作为1954年7月21日公布的战后和解的一部分,越南在1956年举行国际监督的自由选举之前被暂时划分为北部和南部,但是选举后来一直没有举行。

1945年的八月革命以来,北部的越南民主共和国被胡志明和越盟控制着,并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在国际社会上获得正式承认,首都在河内。南部则在保大帝皇帝的统治下成立越南国,通常被称为南越,首都在西贡(今胡志明市)。国际管制委员会成立以监督停火和实行日内瓦公约,其中包括定时举行越南全境普选。

1956年,未能举行的选举结束了南北越的暂时分治,北部和南部都宣布独立,并展开冲突,并很快发展成越南战争。

越南重新统一是在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当年4月30日,西贡被北越军队和越共部队攻陷,该日被称为解放日或统一日(越南语:Ngày Giải Phóng/Ngày Quốc Hận),现在是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公共假期。

分裂

相关

  • 痕痒痒,中医叫风瘙痒,是一种使动物有对发生部位产生抓挠欲的不快感觉,与疼痛有许多相似之处。其发生多源自周围神经系统(皮痒性和神经性)和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性、神经源性和心理性)。皮
  • 永兴县永兴县位于中国湖南省东南部,为郴州市下辖县。全境处南岭山脉北麓;面积1,979.4平平方公里,位居全省县市的第50位;常住人口572,960人(2010年),居全省第45位;年末户籍人口66.42万人(201
  • 兰屿簇虫兰屿簇虫(学名:)为衣孢虫科簇虫属下的一个种。
  • 维尔纽斯大学维尔纽斯大学 (立陶宛语:Vilniaus universitetas),为立陶宛维尔纽斯市的一所公立大学,为立陶宛全国规模最大的大学。维尔纽斯大学成立于1579年,为波罗的海三国中最早的大学。维尔
  • 黄桂兰 (清朝)黄桂兰(?年-1884年4月11日),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今属合肥市)人,清朝军事将领。淮军出身。光绪九年(1883年)六月十九,由记名提督调任广西提督。光绪十年(1884年),三月十六日,中法战争在北宁
  • 卡尔菲冰原岛峰坐标:74°19′S 161°40′E / 74.317°S 161.667°E / -74.317; 161.667卡尔菲冰原岛峰(英语:Calfee Nunatak),是南极洲的冰原岛峰,位于维多利亚地的博克格雷温克海岸,处于芬顿山以
  • 琴宝罗琴宝罗(韩语:금보라,1961年1月7日-),韩国女演员。
  • 1943年南非大选扬·史末资联合党扬·史末资联合党1943年7月7日,南非联邦举行大选,选出众议院(英语:House of Assembly (South Africa))150名新议员。 扬·史末资领导的联合党依旧取得多数席次。虽然联合党于该次选举取得胜利,但因当时特殊的战时环境,例如现役士兵被允许投票,以及史末资当时作为盟国领袖为出名,因此被认为可能夸大人民对联合党的依赖程度。选举结果低估了阿非利卡人对国民党的支持,因为当时许多刚迁移到城市的阿非利卡人没有被登记为选民;此外,各阿非利卡人党派间的内斗也减若其在选举中获得
  • 访民春晚访民春晚是指中国上访民众自2010年起在首都北京市自行举办的新年晚会。表演者、组织者、现场观众主要为长期在北京上访伸冤的来自中国各省上访民众,节目透过互联网转播。参与的访民向RFI、RFA等表示,其受到过不公正对待与打压。
  • 十架苦像十架苦像(拉丁语:Crucifixum,源自拉丁语cruci fixus,意为“固定于十字架者”)是基督教十字架的一种,以体现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图景为特征。十字苦像是基督教许多分支的重要象征,在天主教(含东仪天主教等)中尤为重要,在正教会也有使用,更正教的各派除圣公宗、信义宗外,使用较少。十架苦像重点体现耶稣钉在十字架之上,强调基督徒眼中耶稣为人类的“牺牲”。西方基督教(新教除外)通常将耶稣身体做成立体的塑像形式,而正教会及东仪天主教通常将耶稣的身体绘制或者浮雕在十字架上。2008年前后,台湾的辅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