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纹

✍ dations ◷ 2025-08-21 03:58:40 #青铜器工艺,纹样,青铜器

饕餮纹,又称兽面纹,中国的一种传统纹饰,有浓厚的神秘色彩。是突出动物面部的抽象化图像,形态狰狞可怖,盛行于史前、商代和西周初期。

“饕餮纹”一词乃后世约定俗成,并非商周时代的原名。战国末年《吕氏春秋·先识》提到:“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据此,北宋时的古器物图录将青铜器上突出动物头部的纹饰,称为“饕餮”。如吕大临《考古图》记癸鼎说:“中有兽面,盖饕餮之象。”自此流行饕餮纹一词,也有学者主张改称为兽面纹。

饕餮纹的典型特征是,有一个正面的兽头,有对称的双角、双眉、双耳,以及鼻、口、颔等,有的在两侧有长条状的躯干、肢、爪和尾等。余下空间多填以云雷纹。饕餮上有类似水牛的角、老虎的鼻和鸟的羽毛。布局一般为: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成兽面形象,大眼、有鼻、双角,通常没有下唇。也有使用两个夔纹对称排列,组成饕餮形象的例子。

学者把商代和周代的饕餮纹分为4型:“独立兽面纹”、“歧尾兽面纹”、“连体兽面纹”与“分解兽面纹”。独立兽面纹无体无尾,而分解兽面纹是到殷墟二期才兴起的,躯体和尾变化为线条,足、爪则已消失。

饕餮纹这种将左右对称的侧面,组合成正面的图案的手法,人类学家称作“分割再现”或“分割描写”。在古代美洲,运用类似手法的怪兽图案也很常见,有的与饕餮纹酷似。

有些学者认为,饕餮纹是以动物,如龙、老虎、水牛、羊为原型。有些学者则认为,饕餮纹源自帮助巫师沟通人神的神兽。也有学者认为,饕餮纹源自史前的太阳神图像,加绘面部及野生动物的器官而成。

饕餮纹最早见于距今五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良渚文化的玉器上,但没有角、躯干和尾。山东龙山文化也有在玉器上刻上饕餮纹,但实例只有一个。二里头文化中,有一种特有的青铜牌饰,上亦有饕餮纹。

商代青铜器,尤其是尊、卣、鼎、罍之上,大部分都有饕餮纹,而且占器物的最主要部分。与商朝同期的四川三星堆文化,在青铜器尊、罍上也使用饕餮纹,图像与商代的稍异。周初仍然流行饕餮纹,到西周中期归于衰落。

饕餮纹后世仍偶有使用,如第五套人民币20元纸币正面印有饕餮纹。

“殷人重鬼”,商代饕餮纹有其宗教意义,但具体意义何在,学者众说纷纭。有些学者认为,饕餮纹上的神兽,帮助巫师沟通天地人神,是巫师的助手。也有学者认为,这些神兽是氏族所祭祀的自然神或远祖神,是受神之命,降雨并带来丰收的神祇。也有学者主张,这些神兽就是神本身,饕餮纹就是神的脸。

相关

  • 史瓦兹半径史瓦西半径(Schwarzschild radius)是任何具有质量的物质都存在的一个临界半径特征值。在物理学和天文学中,尤其在万有引力理论、广义相对论中,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1916年卡
  • 普林斯巴期普林斯巴期(英语:Pliensbachian)是侏罗纪的第三个时期,年代大约位于190.8–182.7百万年前。
  • 1990年国际足联世界杯决赛1990年国际足联世界杯决赛于1990年7月8日在罗马的奥林匹克体育场(Stadio Olimpico di Roma)举行。比赛结果为西德队以 1–0 击败阿根廷队,获得该届世界杯的冠军。这场比赛也是
  • 河西镇 (南充市)河西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河西乡下辖以下地区:泰山村、困龙山村、直属村、长虹村、指南村、三教庙村、长春村、同心村、万树山村
  • 格奥尔基·阿萨奇格奥尔基·阿萨奇(罗马尼亚语:Gheorghe Asachi,1788年3月1日-1869年11月12日),摩尔达维亚人,罗马尼亚作家、诗人、画家、历史学家、戏剧家和翻译家。
  • 圆馆金圆馆金(1960年12月15日-),日本著名业余天文学家。他是史上最高产的小行星发现者之一,至今已经独立或共同发现616颗小行星。圆馆金1960年12月15日出生于岩手县下闭伊郡岩泉町,毕业
  • 傅满洲傅满州、福满州博士, 亦称 傅满族 、福满族 、傅满人或 福满人 (英文:Dr.Fu Manchu),是英国推理小说作家萨克斯·罗默(Sax Rohmer)创作的傅满州系列小说中的虚构人物。1913年在《
  • 周寿昌周寿昌可以是下列人物:
  • 程有守程有守(?-?),字思约,直隶徽州府歙县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应天府乡试第一百二十三名,会试第二百十五名。万历二年,登进士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三名。万历九年,担任泉州府同知,有政
  • 代喜院代喜院(1965年2月-),内蒙古扎兰屯人,鄂伦春族,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内蒙古地区代表。2018年,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