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纹

✍ dations ◷ 2025-08-23 14:55:32 #青铜器工艺,纹样,青铜器

饕餮纹,又称兽面纹,中国的一种传统纹饰,有浓厚的神秘色彩。是突出动物面部的抽象化图像,形态狰狞可怖,盛行于史前、商代和西周初期。

“饕餮纹”一词乃后世约定俗成,并非商周时代的原名。战国末年《吕氏春秋·先识》提到:“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据此,北宋时的古器物图录将青铜器上突出动物头部的纹饰,称为“饕餮”。如吕大临《考古图》记癸鼎说:“中有兽面,盖饕餮之象。”自此流行饕餮纹一词,也有学者主张改称为兽面纹。

饕餮纹的典型特征是,有一个正面的兽头,有对称的双角、双眉、双耳,以及鼻、口、颔等,有的在两侧有长条状的躯干、肢、爪和尾等。余下空间多填以云雷纹。饕餮上有类似水牛的角、老虎的鼻和鸟的羽毛。布局一般为: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成兽面形象,大眼、有鼻、双角,通常没有下唇。也有使用两个夔纹对称排列,组成饕餮形象的例子。

学者把商代和周代的饕餮纹分为4型:“独立兽面纹”、“歧尾兽面纹”、“连体兽面纹”与“分解兽面纹”。独立兽面纹无体无尾,而分解兽面纹是到殷墟二期才兴起的,躯体和尾变化为线条,足、爪则已消失。

饕餮纹这种将左右对称的侧面,组合成正面的图案的手法,人类学家称作“分割再现”或“分割描写”。在古代美洲,运用类似手法的怪兽图案也很常见,有的与饕餮纹酷似。

有些学者认为,饕餮纹是以动物,如龙、老虎、水牛、羊为原型。有些学者则认为,饕餮纹源自帮助巫师沟通人神的神兽。也有学者认为,饕餮纹源自史前的太阳神图像,加绘面部及野生动物的器官而成。

饕餮纹最早见于距今五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良渚文化的玉器上,但没有角、躯干和尾。山东龙山文化也有在玉器上刻上饕餮纹,但实例只有一个。二里头文化中,有一种特有的青铜牌饰,上亦有饕餮纹。

商代青铜器,尤其是尊、卣、鼎、罍之上,大部分都有饕餮纹,而且占器物的最主要部分。与商朝同期的四川三星堆文化,在青铜器尊、罍上也使用饕餮纹,图像与商代的稍异。周初仍然流行饕餮纹,到西周中期归于衰落。

饕餮纹后世仍偶有使用,如第五套人民币20元纸币正面印有饕餮纹。

“殷人重鬼”,商代饕餮纹有其宗教意义,但具体意义何在,学者众说纷纭。有些学者认为,饕餮纹上的神兽,帮助巫师沟通天地人神,是巫师的助手。也有学者认为,这些神兽是氏族所祭祀的自然神或远祖神,是受神之命,降雨并带来丰收的神祇。也有学者主张,这些神兽就是神本身,饕餮纹就是神的脸。

相关

  • 鳞掌沙鼠鳞掌沙鼠(学名Ammodillus imbellis)是鼠科中的一个物种,也是鳞掌沙鼠属(Ammodillus)之下的唯一物种。发现于埃塞俄比亚及索马里。
  • 马嘉族马嘉族,亦称马嘉尔族、“玛嘎族”,是尼泊尔的一个民族。根据尼泊尔2011年的人口统计,2,064,000人自认属于马嘉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14%,是全国最主要的原住民族。马嘉人主要分布于
  • 可追溯性在物流管理中,可追溯性(英语:traceability, product tracing, trace and track)是指沿着产销供应链追踪货品位置、状况等资料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以一套批次号或流水号系统为
  • 恐怖谷 (福尔摩斯)恐怖谷是英国作家柯南·道尔的一部以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和其助手华生为主角的长篇侦探小说中的其中一篇故事。本篇最初是于1914年9月至1915年5月在The Strand Magazine连
  • 数据链路数据链路(英语:Data link),在电信术语中,是异地用于收发数据的工具和介质。它也可以是一个由通信终端和连接电路组成的系统,具体的通信由专门设计的协议来控制。 但与此同时,数据链
  • 查谟和克什米尔邦查谟和克什米尔邦(印地语:जम्मू और कश्मीर;乌尔都语:جموں و کشمیر‎‎;克什米尔语:جوم تِ کشیر)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簏的克什米尔地区,因印巴领土争
  • 叶德辉叶德辉(1864年-1927年4月11日),字焕彬,一字渔水,号郋园,一号直山,自署朱亭山民、丽廔主人。因出过天花又称叶麻子。原籍江苏吴县(今苏州市),其父叶雨村于太平天国时迁居湖南长沙,后以湘
  • 跨境环保关注协会跨境环保关注协会(CrossBorder Environment Concern Association, CECA)成立于2013年,关注珠江三角洲以及京津冀地区内的环境生态问题,主要透过对环评、城市规划及法律法规的研
  • 制震在地震多发地区,制震是一种工程方法,是指在建筑设计中通过一系列措施减缓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例如有些建筑内会安装风阻尼器和制震壁。
  • 成都市第七中学成都市第七中学,简称成都七中,是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一所高中,前身肇基于始建于宋元时期的墨池书院,近代校史开始于1905年成立的成都县立高等小学堂,后改为成都县立中学校。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