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胶淋巴系统
✍ dations ◷ 2025-11-03 06:57:22 #胶淋巴系统
胶状淋巴系统(又称胶淋巴系统、神经胶细胞类淋巴系统、脑部类淋巴系统,英语:glymphatic system, glymphatic clearance pathway, paravascular system)是脊椎动物中央神经系统中一种具有功能性的废物清理途径。该途径包含一种将脑脊髓液流入大脑薄壁组织的动脉旁内流路径,再加上从大脑与脊髓的间质腔室移除间隙液及细胞外液的清理机制。两者之间的液体交换主要由动脉搏动来驱动,并且在睡眠期间由大脑细胞外空间的扩张与收缩进行调节。星状胶细胞的AQP4(英语:aquaporin 4)水通道促进了间隙液的大体积对流流动,进而清除了可溶蛋白质、废弃产物以及过多的细胞外液。胶状淋巴系统的英文“glymphatic system”由丹麦神经科学家麦肯·尼德佳德(英语:Maiken Nedergaard)创造,认可该系统对于神经胶质细胞的依赖性,以及其功能与周围淋巴系统的相似性。在胶状淋巴系统中,血管周围间隙围绕在脑动脉周围,脑脊液与脑间质液两种液体的混合液或脑脊液会在血管周围间隙内流动,脑动脉搏动可以促使血管周围间隙内的溶质,通过混合和扩散的形式快速移动,以完成脑脊液与脑间质液的物质交换。脑动脉搏动越高,脑脊液与脑间质液的物质交换效率越高,在相反的条件下结果还是相同的。血管壁的弹性或心率可以通过影响脑动脉搏动,改变胶状淋巴系统的清除效率。在胶状淋巴系统中,脑间质液与脑脊液在脑实质中汇合。脑细胞间隙在睡眠状态下的空间增加约六成以上,脑间质液与脑脊液的对流交换明显增加,从而加快脑脊液中Aβ的清除,使得睡眠期脑脊液中Aβ浓度低于清醒期。而睡眠障碍会降低血管周围间隙的内流效率,部分AQP4极化消失,脑间质液流出阻力增加,阻碍胶状淋巴系统。体位可以通过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影响脑脊液与脑间质液的物质交换效率,从而影响胶状淋巴系统。睡眠中对右侧卧位、仰卧位和俯卧位观察,发现右侧卧位时,脑脊液与脑间质液的物质交换效率最高,俯卧位时的物质交换效率则最低。当中原因可能是右侧卧位时,心脏的位置较高,促进血液抽吸和静脉回流,增加心脏搏出量,提高脑动脉搏动,从而提高脑脊液与脑间质液的物质交换效率。而俯卧位时,头相对处于较高位置,脑脊液沿着颈部血管流出量增加,使得脑内脑脊液减少,降低脑脊液与脑间质液的物质交换效率。
相关
- 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英语:Hepatitis B virus)简称乙肝病毒(HBV)。是一种DNA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vidae)。根据目前所知,HBV就只对人和猩猩有易感性,引发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完
- B35–B49ICD-10 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主要包括被视为具有可传播性和可传染性的疾病。肠道传染病(A00-A09)结核病(A15-A19)由特定动物传染的细菌性疾病(A20-A28)其他细菌性疾病(A30-A4
- 维利奇卡维利奇卡(Wieliczka)是位于波兰南部的城市。2006年,有人口19,128人。维利奇卡在1975年至1998年期间属克拉科夫省。1999年后,改属小波兰省。维利奇卡盐矿就位于这里,是世界历史最
- RBM15· protein binding· nucleolus· positive regulation of transcription of Notch receptor target · viral process · negative regulation of myeloid cell differe
- 就业推销骗术就业推销法(日文:就活商法)为一种推销诈骗手法,佯装会提供估工作机会然而吸引来想赚钱的求职者最后都成了消费者,在话术中被推销想获得工作机会,必须先购买一些物品或服务,而最后
- 南京人南京人,或称南京直立人和南京猿人,1990年代出土于南京汤山葫芦洞的南京人化石地点。目前有两例复原的南京猿人头骨。“南京猿人I号头骨”,为有病的成年女性,距今约58~62万年。“
- 训名训名,又称学名。有一些家庭的儿童,入学受教育时或会由父亲、老师或其他长辈,取一个“训名”,供老师称呼,有别于小名、表字。如《红楼梦》:“这薛公子学名薛蟠,表字文起。”《宋史》
- 莱曼·史匹哲小莱曼·史庄·斯皮策(英语:Lyman Strong Spitzer, Jr.,1914年6月26日-1997年3月31日),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是太空望远镜概念的提出者,NASA以他的名字命名斯皮策太空望
- 价键理论价键理论(Valence bond theory,VB理论)是一种获得薛定谔方程近似解的处理方法,又称为电子配对法。价键理论与分子轨道理论是研究分子体系的两种量子力学方法。它是历史上最早发
- 艾香艾草(学名:Artemisia argyi),又称作艾叶、艾、艾蓬、甜艾、香艾、冰台、艾蒿、灸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多年生草本,揉之有香气;叶子羽状分裂,背面有白丝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