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茜公主 (电影)

✍ dations ◷ 2025-05-18 05:38:03 #1955年电影,1956年电影,1957年电影,德语电影,1950年代剧情片,奥地利剧情片,19世纪背景电影,公主主角题材电影,电影三部曲

《茜茜公主》()是奥地利拍摄的历史题材的德语三部曲电影。第一部公映于1955年,电影讲述了奥地利皇后伊丽莎白(1837年—1898年)的早年生活,故事改编自1952年出版的玛丽·布兰克-艾斯曼(Marie Blank-Eismann)的同名小说。由于第一部《茜茜公主》在票房收入上获得了巨大成功,1956年和1957年又相继拍摄并公映了续集《茜茜公主2:年轻的皇后》()和《茜茜公主3:皇后的命运》()。

《茜茜公主》三部曲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德语电影之一,也是在德国获得最高票房收入的电影之一,第一部观众约6,538,000人,第二部观众约6,385,000人。

这部电影的编剧和导演是奥地利剧作家恩斯特·马利施卡(Ernst Marischka,1893年1月2日—1963年5月12日),饰演奥匈帝国皇后伊丽莎白(茜茜)的是德国籍和法国籍维也纳女演员罗密·施奈德,饰演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是奥地利演员卡尔海因茨·伯姆。

伊丽莎白(昵称“茜茜”,罗密·施奈德饰)是巴伐利亚王国马克思公爵和卢多维卡公主的次女,生性活泼,热爱自然。而父亲和母亲对子女有着截然相反的教育观念。故事开始于她同她的母亲卢多维卡和姐姐海伦(昵称“内那”)在从巴伐利亚去奥地利以舍尔的旅行途中。她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让内那与卢多维卡的外甥——23岁的年轻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卡尔海因茨·伯姆饰)订婚。这份婚事是由卢多维卡的姐姐、弗朗茨母亲——专制的索菲钦定的。为了向马克思公爵,隐瞒此次行程的目地,母女两人决定以“旅行”的名义带上茜茜,故茜茜对这份婚约一无所知。到达以舍尔后,她在独自钓鱼的途中偶遇出行的弗朗茨,两人一见钟情。

弗朗茨向茜茜表白时,茜茜才得知弗朗茨内定的订婚对象是姐姐内那。茜茜未能告之弗朗茨自己的真实身份,匆忙与弗朗茨分别。当晚将为弗朗茨举行生日晚宴。晚宴后的舞会上,弗朗茨和内那订婚的消息即将公开。茜茜未能拒绝参加晚宴。晚宴上,再次见到茜茜的弗朗茨,终于得知了她真实的身份。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茜茜的弗朗茨,违背母亲索菲的旨意,宣布和茜茜订婚,茜茜将要成为奥地利的皇后。

此后,姨母索菲对这位来自巴伐利亚带着豪放狂野作风的外甥女茜茜十分不满,但却又无能为力,只能努力地教她宫廷礼仪。茜茜乘船凯旋般地回到维也纳,同弗朗茨在施特凡大教堂举行了隆重的皇家婚礼,成为了奥地利的皇后。

茜茜开始了她皇后的生活,但倔强的茜茜和专制的婆婆索菲之间的矛盾却始终不断,在茜茜的女儿出生后,索菲不愿意让来自巴伐利亚的狂野的茜茜抚养小公主,而是要亲自抚养并把小公主从茜茜身边夺走。弗朗茨也顺从了母亲的旨意,茜茜一气之下逃回了巴伐利亚,弗朗茨亲自带着小公主才把她又接回了维也纳,他们和好如初。

此时的奥地利同匈牙利之间发生摩擦,将要发生独立战争,尤其是野心勃勃的革命党领袖、匈牙利伯爵安多西不服奥地利对匈牙利的统治,鼓动匈牙利不甘于俯首称臣的贵族们起来反抗。茜茜以她的个人魅力征服了安多西伯爵,同时也征服了匈牙利的人民,最终,奥地利同匈牙利贵族达成和解,茜茜和弗朗茨加冕成为奥匈帝国的皇后和皇帝。

奥匈帝国成立后,茜茜居住在匈牙利,她同弗朗茨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安多西伯爵也爱上了茜茜并向她示爱,遭到了茜茜的婉言拒绝。婆婆索菲却在背后散布茜茜与伯爵关系不寻常的谣言。

与此同时,茜茜染上了严重的肺结核,只得去大西洋上的马德拉岛修养,茜茜和弗朗茨再次分离。这个消息令十分爱戴茜茜的奥匈人民非常不安,所幸茜茜在母亲卢多维卡的悉心照料下最终痊愈。

病愈后,茜茜与弗朗茨一同访问奥地利统治下的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威尼西亚王国,却遭到了意大利人民的冷遇,在威尼斯,意大利人紧闭窗门,用沉默来表达自己对外族统治的憎恶。此时出现了感人的一幕,等候在圣马可广场上小公主跑向她的妈妈,茜茜紧紧地抱住女儿,这一举动感动了意大利人民,他们高呼“Viva la Mama”(意大利语的“母亲万岁”),茜茜为奥匈帝国赢得了意大利人民的心,电影背景响起了奥匈帝国国歌。

历史上真实的茜茜公主并非完全像电影《茜茜公主》中那样。

相关

  • 类毒素类毒素(toxoid)是一种细菌毒素(一般是外毒素),在经过化学处理或加热后,其毒性已被抑制,甚至没有毒性,但包括免疫原性在内的其他特性仍保留。若类毒素用来作为疫苗接种,会产生免疫反应
  • β-内酰胺酶结构 / ECOD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s),又称为盘尼西林酶(Penicillinase)、头孢菌素酶(Cephalosporinase),是一类由某些细菌生成来提供多重抗药性,对抗β-内酰胺类抗生素(比如青霉素
  • 尼亚加拉河尼亚加拉河(Niagara River)位于北美洲五大湖区,自伊利湖流向安大略湖,是连接两大湖的通道。尼亚加拉河全长58公里,上游海拔174米,下游海拔75米,水量非常丰富,在山羊岛(英语:Goat Islan
  • span class=nowrapCu(Nsub3/sub)sub2/sub/span&有毒,遇酸分解为叠氮化氢。黑棕色粉末或晶体。比重为在25摄氏度时2.604。爆炸温度为215℃。属高感度炸药。很难溶于水,但微溶于酸(包括醋酸)和液氨。在空气中加热则迅速分解为铜
  • 张普徽张普薇(?-1637年),明朝末年起事领袖,江西铅山人。崇祯五年(1632年),与马廖洋组织“密密教”酝酿起事。十年(1637年),以张普薇为首,在铅山率领农民起事。改元天运。翌年二月初四日攻南丰。
  • 黑颈阿卡拉䴕黑颈阿拉卡䴕()是一种分布在巴西、法属圭亚那、圭亚那、苏里南及委内瑞拉的巨嘴鸟。它们栖息在亚热带或热带的低地潮湿森林。
  • 紫云小檗紫云小檗(学名:),为小檗科小檗属下的一个植物种。
  • 比姆森·塔帕比姆森·塔帕(尼泊尔语:भीमसेन थापा,1775年8月-1839年8月5日)是尼泊尔沙阿王朝时期的一位政治、军事人物。他于1806年至1837年担任尼泊尔首相。比姆森原为王宫禁卫,后来
  • 沃尔弗拉姆·希曼沃尔弗拉姆·希曼(德语:Wolfram Siemann,1946年6月22日-)是一名德国历史学家,慕尼黑大学近代和现代史退休教授。研究重点是19世纪的革命、宪法史、媒体史。生于维滕,1965年到1971年
  • 方学苏方学苏,字仲海。清朝官员,顺天府宝坻县(今属天津市)人。同进士出身。道光二十六年丙午科举人,二十七年(1847年)张之万榜三甲进士。同治十年(1871年)曾任湖南分巡衡永郴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