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齿 (民俗)

✍ dations ◷ 2025-07-30 10:09:25 #民俗学,牙齿,成人礼

凿齿,是很多民族对成员的牙齿进行人为损毁和改变的社会习俗;不包括对牙齿进行的医学手术。

美洲的玛雅人把牙齿磨成尖状或方状,贵族还在牙上钻孔后镶入玉等宝石。

分布于黄河下游,主要在山东一带的新石器大汶口文化,发现的十四岁以上成年人类遗骨,无论男女大多数都有在生前即凿去上颔副门齿的情况,研判是当时流行的成年仪式。

中国古代民族中的百越族人,习惯拔除上颌位于犬齿之前的左右两颗副门齿。此俗在百越族后代的一支仡佬族部分支系中得到延续,如贵州省普安县的“打牙仡佬”支系,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仍保持着女子出嫁时拔除1~2颗上犬齿的习俗。

台湾原住民中的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西拉雅族、邹族等有类似上述的习俗,或者用外物打断,或者拔除牙齿。一般是作为成人礼的一部分。日本的绳文人也有此习惯。

相关

  • 汉弗里·戴维汉弗里·戴维爵士,第一代从男爵(英语:Sir Humphry Davy, 1st Baronet,1778年12月17日-1829年5月29日),英国化学家。是发现化学元素最多的人,被誉为“无机化学之父”。一般认为戴维是
  • 马尔科姆一世马尔科姆一世(盖尔语:Máel Coluim mac Domnaill;英语:Malcolm I;约900–954年)是苏格兰国王(943年–954年在位)。在堂叔君士坦丁二世隐居修道院时继承王位,可能因为君士坦丁在位时间
  • 氢化氢化也称为加氢,是一种用氢气和其他化合物反应的单元操作,通常发生在镍、钯、铂等催化剂表面。氢化通常用于还原未饱和的有机化合物或其他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的氢化可以还原掉
  • 玻尔兹曼分布在统计力学与数学中,玻尔兹曼分布(或称吉布斯分布)是系统中的粒子在各种可能微观量子态(英语:microstate (statistical mechanics))的概率分布、概率测度(英语:probability measure),
  • 垃圾收集垃圾收运是废弃物管理的一部分,主要是指从垃圾的产生源输送到处理场或最终掩埋场的程序。垃圾收运也包括对资源回收物的收运。家庭废弃物一般先放在装有垃圾袋的垃圾筒中,之后
  • 阿槃提阿槃提国(梵语:Avanti),又译为阿般提、阿槃底、摩波槃提、,释迦牟尼时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大致上位于印度摩腊婆地区,首度为邬阇衍那城,佛经上指的优禅尼即使指此城。释尊时代,它是极
  • 法国的土耳其人法国的土耳其人,是指生活在法国的土耳其人,大数约800000人,是仅次于德国第二多土耳其人生活的欧洲国家。第一批来到法国定居的土耳其人是在16-17世纪,多数是贸易商和桨帆船奴隶
  • 始源小花萤属始源小花萤属()为花萤科下一已灭绝的属级分类元。该属成员身材娇小,眼圆且大,额部微凹。小颚须(maxillary palpomere)末端梭状,为尖须花萤亚科的共衍征。触角丝状,延伸至翅鞘前1/3处
  • 窝头窝头,也称窝窝头,是在中国北方由糯米粉或杂粮面所制成的一种馒头。窝头空心锥形状,以前为穷人吃的便宜食物。
  • 阿齐斯瓦西尔·特罗扬诺夫·博扬诺夫(保加利亚语:Васил Троянов Боянов;罗马化:Vasil Troyanov Boyanov,1978年3月7日-),较广为人知的是艺名阿齐斯(保加利亚语:Азис;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