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齿 (民俗)

✍ dations ◷ 2025-05-19 13:01:58 #民俗学,牙齿,成人礼

凿齿,是很多民族对成员的牙齿进行人为损毁和改变的社会习俗;不包括对牙齿进行的医学手术。

美洲的玛雅人把牙齿磨成尖状或方状,贵族还在牙上钻孔后镶入玉等宝石。

分布于黄河下游,主要在山东一带的新石器大汶口文化,发现的十四岁以上成年人类遗骨,无论男女大多数都有在生前即凿去上颔副门齿的情况,研判是当时流行的成年仪式。

中国古代民族中的百越族人,习惯拔除上颌位于犬齿之前的左右两颗副门齿。此俗在百越族后代的一支仡佬族部分支系中得到延续,如贵州省普安县的“打牙仡佬”支系,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仍保持着女子出嫁时拔除1~2颗上犬齿的习俗。

台湾原住民中的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西拉雅族、邹族等有类似上述的习俗,或者用外物打断,或者拔除牙齿。一般是作为成人礼的一部分。日本的绳文人也有此习惯。

相关

  • 胞饮作用胞饮作用(英语:pinocytosis)是细胞内吞作用从外界获取物质及液体的一种类型,是细胞外的微粒通过细胞膜的内陷包裹形成小囊泡(胞饮囊泡),并最终和溶酶体相结合并将囊泡内部的物质水
  • 齐 康齐康(1931年10月26日-)原名齐毓康,原籍浙江天台,生于江苏南京,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东南大学教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国家建筑设计
  • span class=nowrapUOsub2/subSOsub4/sub/span&g硫酸铀酰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UO2SO4,有放射性。存在无水物和各种水合物(0.5到4水)。将三氧化铀溶解在硫酸溶液中,得到产物(水合物)。硫酸铀酰的重水溶液可以用作均相反应堆的
  • 龙血血竭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Calamus draco Willd. )果实中所渗出之红色树脂制作而成的加工品。血竭是中医学中所用的其中一种中药。血竭多以粉末状食用或涂抹在伤口上,有止血的功
  • 徐长卿徐长卿可以指:
  • 尼梅连河尼梅连河是俄罗斯的河流,属于阿姆贡河的左支流,由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负责管辖,河道全长311公里,流域面积14,100平方公里,河水主要来自雨水。
  • 变石变石(英语:Alexandrite)是金绿宝石的变种,化学式是Be(AlO2)2,又称作亚历山大石、变色石,古称紫翠玉。1830年,在俄罗斯乌拉山脉东侧发现。当时这块宝石被献给王储(后来的沙皇亚历山大
  • 洛阳舰洛阳舰可以指:
  • 朝服朝服或称朝衣、具服,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服,后来传至朝鲜、越南、日本、琉球。其制度形成于汉末,通常由皇帝与大臣在朝会之时穿着,即皇帝“视朝之服”及百官“朝飨之服”,有时也包
  • 大蜗牛属大蜗牛属(学名:),又名岛蜗牛属,是柄眼目坚齿螺科扁蜗牛亚科盾蜗牛族之下的一个属。旧属扁蜗牛科,在2017年《布歇特等人的腹足类分类》连同扁蜗牛科被合并进坚齿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