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首蛇

✍ dations ◷ 2025-08-02 21:21:46 #神话传说中的蛇,中国传说生物,有复数头部的传说生物

枳首蛇,又称弩弦蛇、两头蛇、双头蛇、越王蛇、越王约发,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蛇。这里的“枳”是“歧”或“枝”的音近字,意思都指“分歧”。枳首蛇是一种首尾两端都长有一个蛇头的双头蛇。

《尔雅·释地》中提及“五方”时,指中央处“中有枳首蛇焉。”与东方的“比目鱼”、南方的“比翼鸟”、西方的“比肩兽”、北方的“比肩民”相对应,五者分别是“四方”及“中国”的“异气”。东晋郭璞注解指枳首蛇就是“岐头蛇也。”又补充“今江东呼两头蛇,为越王约发。亦名弩弦。”是枳首蛇的典源所在。《山海经·海外西经》中提到一只拥有两个头部的异兽“并封”时,郭璞亦于注解中提到:“今弩弦蛇亦此类也。”郝懿行补充指:“弩弦蛇即两头蛇也,见尔雅释地枳首蛇注。”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二》亦提到:“宣州宁国县多枳首蛇,其长盈尺,黑鳞白章,两首文彩同,但一首逆鳞耳。”指宣州有很多枳首蛇,其长度大都足有一尺,拥有黑色的鳞片及白色的花纹,两个头部的斑纹与色彩均一致,只是其中一个蛇头上的鳞片与身体其他部分的鳞片生长方向相反而已。这种蛇会聚居于人们家中的庭院门槛之间,动辄有数十条聚集,形态及习性都如蚯蚓一样。唐代段公路《北户录·红蛇》:“《兼名苑》云:‘两头虵(虵,即蛇)一名越王约发,俗占见之不祥。’”提及两头蛇被俗世认为是不吉利之物。春秋时代楚国人孙叔敖亦曾遇两头蛇,因闻知“见两头蛇者将死”之传说而杀掉及埋掉该蛇,善念及人,成为一时佳话。

《本草纲目·鳞部》中亦有提及枳首蛇,李时珍引郭璞的形容,指枳首蛇又名越王蛇,会稽一带有传说指这种蛇是由越王的弩弦变化而成的,因此又称弩弦蛇。陈藏器补充,两头蛇的大小只如人的手指,其中一个蛇头没有眼部及口部,两头都可以向前行,世俗认为见此两头蛇是不祥之兆。刘恂《岭表录异》有更具体的记载:“岭外极多,长尺余,大如小指,背有锦纹,腹下鳞红。人视为常,不以为异。”罗愿《尔雅翼》亦指:“宁国甚多,数十同穴。”其大小约与蚯蚓相似。李时珍载两头蛇为无毒蛇,东南方的外族人会加以进食。此蛇主治疟疾,山野间的土人会将蛇身风干,并将其繋于颈上。

《字汇补》载“䅩”字条,指“䅩首”是“蛇两头也”,因此枳首蛇也可以写成䅩首蛇。

相关

  • 作品作品,亦称创作、创意成品、著作,是具有创作性,并且可以通过某种形式复制的成品。著作权法保障了这些创造性活动的表现形式。作品的创作者就是作者。作品的形式有很多种,不同的作
  • Wiki网站列表Wiki网站,是指使用Wiki软件的网站。
  • 深静脉栓塞深静脉血栓是在深静脉形成的血栓,常形成于下肢或骨盆部位深处的静脉。有时也形成于上肢的静脉(这被称为Paget-Schrötter综合症(英语:Paget–Schroetter disease))。近期接受外科
  • 德川家茂德川家茂(1846年7月17日-1866年8月29日)是德川幕府第14代征夷大将军,第13代将军德川家定的堂弟。就任将军前是德川御三家纪州藩第13代藩主,原名庆福(よしとみ)。德川家茂是德川齐顺
  • 社会孤立社交孤立(英语:Social isolation)或作社交隔离、社会孤立、社会隔离,指的是人与社会之间完全或是接近完全缺乏联系的状态。社交孤立与孤独感不同,孤独只是人的一种短暂性的缺乏连
  • span class=nowrapAgsub2/subCrOsub4/sub/span&铬酸银,其化学式为Ag2CrO4,密度为5.625g/cm3。红棕色,呈结晶或粉末状。可溶解在酸(H+)、碱金属铬酸盐溶液(例如NaCrO4)、氰化钾溶液(KCN)、氨水(NH3·H2O),微溶于水。铬酸钾溶液与硝
  • 鸽形目small/small鸽形目(学名:Columbiformes)在动物分类学上是鸟纲中的一个目,现在仅包含一科——鸠鸽科。今天分布广阔、种类众多的鸽子与已经灭绝的愚鸠(渡渡鸟)都属于鸠鸽科。沙鸡科(Pteroclidae
  • 倒挂金钟超过100种,见列表倒挂金钟属(学名:),俗称倒挂金钟,又称灯笼海棠或吊钟海棠,台湾多以吊钟花称之。是开花植物桃金娘目柳叶菜科的一个属,为多年生灌木。倒挂金钟是由法国植物学家查尔
  • 查尔斯·明格斯查尔斯·明格斯(Charles Mingus,1922年4月22日-1979年1月5日〕,又叫查理·明格斯,是一位美国爵士贝斯手、作曲家、乐队领队,有时还是钢琴手。他也因为激烈反对种族主义而著称。拥
  • 卡罗·佩莱格里尼卡罗·佩莱格里尼(1838年3月-1889年1月22日),意大利漫画家,出生在卡普阿(Capua)。1865年来到伦敦,受聘于双周刊《名利场》杂志(1868年-1914年间出版),最早其画作的签名是“singe”(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