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首蛇

✍ dations ◷ 2025-09-11 07:41:41 #神话传说中的蛇,中国传说生物,有复数头部的传说生物

枳首蛇,又称弩弦蛇、两头蛇、双头蛇、越王蛇、越王约发,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蛇。这里的“枳”是“歧”或“枝”的音近字,意思都指“分歧”。枳首蛇是一种首尾两端都长有一个蛇头的双头蛇。

《尔雅·释地》中提及“五方”时,指中央处“中有枳首蛇焉。”与东方的“比目鱼”、南方的“比翼鸟”、西方的“比肩兽”、北方的“比肩民”相对应,五者分别是“四方”及“中国”的“异气”。东晋郭璞注解指枳首蛇就是“岐头蛇也。”又补充“今江东呼两头蛇,为越王约发。亦名弩弦。”是枳首蛇的典源所在。《山海经·海外西经》中提到一只拥有两个头部的异兽“并封”时,郭璞亦于注解中提到:“今弩弦蛇亦此类也。”郝懿行补充指:“弩弦蛇即两头蛇也,见尔雅释地枳首蛇注。”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二》亦提到:“宣州宁国县多枳首蛇,其长盈尺,黑鳞白章,两首文彩同,但一首逆鳞耳。”指宣州有很多枳首蛇,其长度大都足有一尺,拥有黑色的鳞片及白色的花纹,两个头部的斑纹与色彩均一致,只是其中一个蛇头上的鳞片与身体其他部分的鳞片生长方向相反而已。这种蛇会聚居于人们家中的庭院门槛之间,动辄有数十条聚集,形态及习性都如蚯蚓一样。唐代段公路《北户录·红蛇》:“《兼名苑》云:‘两头虵(虵,即蛇)一名越王约发,俗占见之不祥。’”提及两头蛇被俗世认为是不吉利之物。春秋时代楚国人孙叔敖亦曾遇两头蛇,因闻知“见两头蛇者将死”之传说而杀掉及埋掉该蛇,善念及人,成为一时佳话。

《本草纲目·鳞部》中亦有提及枳首蛇,李时珍引郭璞的形容,指枳首蛇又名越王蛇,会稽一带有传说指这种蛇是由越王的弩弦变化而成的,因此又称弩弦蛇。陈藏器补充,两头蛇的大小只如人的手指,其中一个蛇头没有眼部及口部,两头都可以向前行,世俗认为见此两头蛇是不祥之兆。刘恂《岭表录异》有更具体的记载:“岭外极多,长尺余,大如小指,背有锦纹,腹下鳞红。人视为常,不以为异。”罗愿《尔雅翼》亦指:“宁国甚多,数十同穴。”其大小约与蚯蚓相似。李时珍载两头蛇为无毒蛇,东南方的外族人会加以进食。此蛇主治疟疾,山野间的土人会将蛇身风干,并将其繋于颈上。

《字汇补》载“䅩”字条,指“䅩首”是“蛇两头也”,因此枳首蛇也可以写成䅩首蛇。

相关

  • 磁山文化磁山文化,是中国华北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得名于1933年在河北省武安县发现的磁山遗址,年代约为距今8000年-7000年前,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东麓、燕山山麓以南、黄河以北的低山丘陵
  • 鼓室神经鼓室神经(tympanic nerve),又称雅各布森神经(nerve of Jacobson)位于耳朵附近,为舌咽神经的分支。鼓室神经随舌咽神经向下延伸一段后进入岩部神经节(英语:petrous ganglion),离开神经
  • 各国军事列表索引 国防预算 石油储量 军事(武装部队) 死刑 国债 生育率 最高点 官方语言 地理 政体 面积 代码 陆地面积 人口 人口密度 国内生产总值 国徽 国旗 国歌 国家格言 首都 城市
  • 厄里斯 (希腊神话)不 和 女 神 厄里斯 厄里斯(希腊文:Ἔρις;英文:Eris,意为“不和”)是希腊神话中的不和女神,她在罗马神话中被称为Discordia。荷马和赫西俄德对她有不同的描写:在《伊利亚特》中她
  • 芽是植物新生长的部位,包括种子发芽、茎顶芽、叶腋芽、不定芽等等。芽依所在位置分为顶芽、腋芽和不定芽。因为每片叶子都有一个腋芽,腋芽的分布如同叶序,可以分为互生、对生和
  • 曲胚科曲胚属 曲胚科又名青蛇胚科,只有1属6种,分布在南美洲的智利和巴西南部地区。本科植物为一年生木质草本,叶对生;花数4-5;果实为蒴果。因为其植物胚呈绿色,弯曲似蛇,故得名。1981年的
  • 成田三树夫成田三树夫(1935年1月31日-1990年4月9日),是知名日本演员,绰号米奇,常以反派角色演出,1970年代常出演东映出品,深作欣二导演的“无仁义之战”等多部黑帮片,兴趣是将棋和俳句,在他死后
  • 毓炤奉恩辅国公毓炤(1883年12月31日-1943年),奉恩辅国公溥丰第四子,母妾李氏,其父为李崑,理亲王系第十一代。他在光绪九年十二月(1883年)出生,光绪二十二年十一月(1896年)接替父亲成为理亲王
  • 斯蒂芬·西蒙斯斯蒂芬·西蒙斯(Stephan Thiemonds,1971年4月5日-)出生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邦的伦德斯多夫/迪伦,德国作家,作品有旅行游记和荒诞新闻风格的短篇故事。西蒙斯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在
  • 五味洋治五味洋治(日语:五味 洋治/ごみ ようじ ,1958年7月26日-)是一名日本记者、《东京新闻》编辑委员。出生于长野县茅野市,1982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1983年加入中日新闻社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