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里斯·史毕克

✍ dations ◷ 2025-10-22 23:05:00 #特里斯·史毕克

总教练时期

大联盟纪录

泰瑞斯坦·爱德加·史毕克(英语:Tristram Edgar Speaker,1888年4月4日-1958年12月8日),为美国职棒大联盟的球员,绰号“灰鹰”,被公认是防守方面史上最出色的中外野手之一。生涯打击率3成45(大联盟第6),生涯792支二垒安打为大联盟纪录,3514支安打为大联盟第5。在防守端,史毕克的助杀、双杀以及独力双杀次数皆是外野手第一。他铜墙铁壁的防守被大家认为是无法让对手打出三垒安打的。

史毕克1928年宣布退休,1937年他被提名入选名人堂,1999年The Sporting News将史毕克评选为历史上百大棒球员第27名,而他也被提名至大联盟世纪明星队。

史毕克在1888年4月4日出生于德州哈伯德,父亲叫亚契·史毕克,母亲叫南西波尔。他在年轻时曾骑马时不慎从马上摔落,不得不迫使他改为左撇子。1905年,史毕克在北要塞工艺机构(今德州卫斯理大学)打了一年大学棒球,据当时报纸说,他踢足球时神经受伤一度到差点截肢的地步。在他开始职业棒球生涯之前,曾在大牧场工作。

1906年,史毕克的天赋受到了当时德州联盟球队克利本铁路人员的老板多克·罗伯兹(Doak Roberts)的青睐,在以投手的身份输了很多次球后,史毕克改当外野手,取代当时头部被触身球打到需要休息几天的队友,该年他的打击率3成18。

1907年,史毕克在德州联盟的休士顿水牛表现优异,不过他的母亲表示不让史毕克加入波士顿美国人。然而罗伯兹依然将史毕克卖给了美国人队。该年他在美国人队出赛7场,19个打数击出3支安打。1908年,美国人队老板约翰·厄文·泰勒(John. I. Taylor)将队名改成红袜。该年他被交易至南方联盟小岩城旅行者队,以交换春训设备。他在旅行者队缴出3成50的打击率,红袜再度重签他的合约。他在红袜116个打数,打击率2成24。

1909年,在外野手丹尼·苏利文(Denny Sullivan)被交易至克里夫兰纳普队,史毕克逐渐成为当家外野手,143场比赛中,他的打击率3成09,球队排名第三。防守方面,他策动12次双杀,在全联盟的外野手中排行第一;守备率.973为大联盟第三。1910年,红袜签下左外野手达菲·刘易士,他、刘易士以及哈瑞·胡伯组成当时红袜的“百万元黄金外野”,为大联盟史上最厉害的外野三人组。其中又以史毕克最为有名,由于脚程够快,他的守备位置能够非常靠近二垒,有时还被称作是第五位内野手,然而他还是能够接到飞往中外野的球。

1912年史毕克打出他的生涯年,单季53支二垒安打及10支本垒打为当时美联第一,还缴出生涯新高的222支安打、136次得分、580个打数、52次盗垒。其中单季52次盗垒更为红袜队史纪录,直到1973年汤米·哈波以单季54盗垒才打破了这个纪录。在死球时代,他的打击率3成83,长打率5成67皆排在大联盟首位,史毕克的单季三次至少20场以上连续场次安打(30,23,22)至今仍是大联盟纪录。他成为大联盟第一位单季50支二垒安打以及50次盗垒的球员。在芬威球场的首场比赛,史毕克在延长11局跑回致胜分,红袜以7:6赢球。

1912年红袜拿下美联冠军,领先第二名的华盛顿参议员高达14场胜差,史毕克也带领红袜击败由约翰·麦克葛劳领军的纽约巨人,拿下队史第二冠。他在这次世界大赛缴出打击率3成,9支安打得4分,最后拿下美联最有价值球员。

1914年,史毕克打击率3成38,1915年,打击率下降至3成22,红袜在1915年世界大赛打败了费城运动家,史毕克打出5支安打,包含一支三垒安打,但是没有任何打点。反倒是当时的二年级生菜鸟贝比鲁斯打完整季,投出单季18胜,还打出全队最高的4支本垒打,表现完全压过史毕克。

1915年,红袜董事长约瑟夫·兰宁以打击率下滑为由,要求史毕克的薪水从15000美元降薪至9000美元,但是史毕克拒绝了,并要求最低12000美元,1916年4月8日,兰宁把史毕克交易至印地安人队,换来了山姆·琼斯、弗雷德·汤玛斯以及5万美元。1916年,史毕克的安打数、二垒安打数、打击率、长打率以及上垒率皆领先全大联盟。泰·柯布连续9年夺得美联打击王,他在该年打击率3成71,但是史毕克以3成86的好表现力压柯布,拿下1916年美联打击王。

印地安人的邓恩主场最远有460英尺(1920年缩减为420英尺),史毕克守备范围依然很浅,还是有办法在二垒策动了6次双杀,也能在二垒进行牵制动作,当时他的招牌动作就是在对手短打时,还能从二垒后方跑进内野完成刺杀跑者的动作。

在克里夫兰的这段期间,史毕克在1918年加入了空军训练,他在休赛季也在德州经营牧场跟从事赛马比赛。

从史毕克来到克里夫兰的那时起,他就已成为总教练李·佛尔的重要助手。史毕克往往会示意佛尔派出他推荐的牛棚投手。然而有一天,佛尔看错史毕克的暗号,派出了不是史毕克想要的投手出战,为了避免犯规,史毕克只好姑且让比赛继续进行,当晚印地安人输了比赛,佛尔辞职,史毕克递补成为印地安人新任总教练。印地安人投手乔治·乌尔表示史毕克对于佛尔离开一事感到相当难过。

史毕克带领印地安人进军1920年的世界大赛,当时史毕克在最后一场比赛对决白袜,接杀了乔·杰克森的飞球,把白袜挤下分区第二,史毕克在该年世界大赛第7战击出了带有打点的三垒安打,最后印地安人以3:0击败了布鲁克林罗宾。1920年印地安人也发生了一件大事,游击手雷·查普曼在打击时,被洋基队投手卡尔·梅斯投出的触身球击中头部死亡,当时查普曼已经考虑打完这个球季就要退休,还答应史毕克要在他退休前一起拿个冠军。

1921年印地安人保有竞争力,可惜最后输给纽约洋基四场半胜差,1922年到1925年,印地安人进入重建期,史毕克在1920到1923年球季,单季二垒安打数皆是全联盟之冠。1921和1922年球季,他的外野守备率也是全联盟第一。1925年5月17日,史毕克在面对华盛顿参议员时,打出生涯第3000支安打,成为联盟第5位达此成就者。更是成为继拿坡仑·拉杰伊之后第二位打出3000安的印地安人球员。

1927年球季,史毕克转队至华盛顿参议员队。1928年则转到费城运动家。1928年球季结束史毕克宣布退休。其中生涯792支二垒安打,至今仍是大联盟纪录。

1958年12月8日,史毕克在希尔郡因心脏病过世,享年70岁。当时他和他朋友捕鱼完后,准备将船拖上岸时昏倒。这是他四年内第二次心脏病发作。他被安葬在德州的哈伯德。

史毕克死后,泰·柯布说:“非常难过,在比赛时我从来没让他知道我多欣赏他,直到我们成为队友甚至是退休后才让他知道我这些想法。”拉杰伊说:“不论是身为一位棒球员还是一位绅士,史毕克是我遇过最棒的伙伴。”前红袜队友达菲·路易士说:“不论他多么厉害,他总是在精进自己的球技,他就是我们外野手的领袖,我和哈瑞胡伯(右外野手)都在观察他向他学习。”

相关

  • 上呼吸道阻力症候群上呼吸道阻力症候群(英语:upper airway resistance syndrome、UAR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UARS的特征是睡眠受到上呼吸道逐渐变窄的影响。UARS的症状、诊断、治疗方法等面向都
  • 霍沃利霍沃利(Howli),是印度阿萨姆邦Barpeta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5958(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5958人,其中男性8274人,女性7684人;0—6岁人口2295人,其中男1163人,女1132人;识字率62.51%
  • 日本动画历史日本动画的初期发展可追溯至1920年代,当时日本电影工作者把西方最新发展的动画制作技术带到日本,并开始试着制作动画。虽然日本电影工作者已于较早的时期开始制作动画,不过日本
  • 大逃杀 (电影)《大逃杀》(日语:バトル・ロワイアル;Battle Royale)是一部日本电影,改编自日本作家高见广春的同名小说。上映前,因剧本题材过于耸人听闻,恐有影响青少年行为及政府形象的疑虑,主要
  • 吉川站 (埼玉县)吉川站(日语:吉川駅/よしかわえき  */?)是一个位于埼玉县吉川市木卖一丁目,属于东日本旅客铁道(JR东日本)武藏野线的铁路车站。车站编号是JM 20。对向式月台2面2线的高架车站。车
  • 苏梅国际机场苏梅国际机场(泰语:ท่าอากาศยานนานาชาติสมุย,音素换写:Th̀āxākāṣ̄yān nānā chā ti s̄muy;IATA代码:USM;ICAO代码:VTSM),通称苏梅机场(泰语:สนาม
  • 伊夫·达科尔伊夫•达科尔 (于1964年生于瑞士苏黎世) 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指导委员会的总干事。伊夫•达科尔拥有日内瓦大学的政治学学士学位。他曾是瑞士法语电视台的记者和制片人。 1992年他加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1997年,他担任国际人道法推广部副主任。 1998年,他被任命为交流部负责人,从2002年起担任交流部主任, 直至2010年7月1日成为总干事。伊夫•达科尔已婚,有三个孩子。
  • 鲁宗道鲁宗道(966年-1029年),字贯之,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少时双亲亡故,寄养于外祖父家。为人刚正直爽。举进士,初授濠州定远尉,继任海盐县令,该县的东南处有旧河入海,由于河道淤塞,宗道组织民力加以疏濬,后人称“鲁公浦”。后改任歙州军事判官,迁秘书丞。鲁宗道住家离酒店很近,常一个人跑去喝酒。宋真宗问他“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肆?”鲁宗道说“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宋真宗称他“鲁直”,天禧元年(1017年),擢为右正言,官历户部员外郎兼右谕德、左谕德,直龙图阁。宋仁宗时,拜为参知政事,人称鱼头参政。卒
  • 西班牙奇迹西班牙奇迹(西班牙语:El Milagro español)是1959年到1974年间西班牙广泛的经济繁荣的代名词。上世纪70年代的国际石油危机和滞胀危机结束了这次繁荣。“经济奇迹”是由所谓的技术官僚推动的改革发起的,他们在佛朗哥的批准下,将西班牙制定的政策付诸实施。这些技术官僚,其中许多是天主事工会的成员,是取代旧的长枪党卫队的新一代政客。这些政策的实施采取了发展计划(西班牙语:Planes de desarrollo)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成功的:西班牙享有世界第二高的增长率,仅次于日本,并成为世界第
  • 葛梯尔问题葛梯尔问题(英语:Gettier problem,又译为盖提尔问题),是现代知识论中的一个关于知识的定义的问题。1963年,美国哲学家爱德蒙德·葛梯尔在一篇只有三页纸的论文中质疑当时哲学界公认的知识的定义:知识是得到证成的真信念(也称为知识三要素,或“JTB理论”)。他的论文标题是:“得到证成的真信念就是知识吗?”。在论文中,葛梯尔提出了两个反例,说明即使是得到证成的真信念,也未必是知识。这篇论文引发了哲学界对于知识定义的一系列争论,并导致了葛梯尔问题的出现:“应当怎样补充或修改知识三要素,才能完整地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