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奇威尔沼泽

✍ dations ◷ 2025-08-19 02:16:55 #特奇威尔沼泽

特奇威尔沼泽(英语:Titchwell Marsh)自然保护区位于英格兰北海沿岸,诺福克郡特奇威尔(英语:Titchwell)村和索海姆(英语:Thornham, Norfolk)村之间,占地171公顷(420英亩)。1973年,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购入特奇威尔沼泽,并在当地设立自然保护区,此后一直由协会拥有和管理。特奇威尔沼泽保护着芦原、盐沼、潟湖、海滩以及一小片林地,是北诺福克海岸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特别保育区以及特别保护区。沼泽同时吸引了大量鸟类栖息觅食,因而被划为拉姆萨尔湿地。

特奇威尔沼泽是除了是鸟类重要的繁殖场所,更是它们迁徙时的主要中途站和越冬地。反嘴鹬、白头鹞、大麻�、文须雀等稀有物种会在区内繁衍,剑鸻、蛎鸻、水蒲苇莺、芦苇莺、宽尾树莺等也会在此栖身。大量鸭子和雁会在区内过冬。另外,在英国属于高度濒危的水䶄和国家级稀有的糜夜蛾(英语:Senta flammea)一直于保护区楼息繁衍。保护区设有游客中心、三个观鸟屋、一个海鸟观察平台、两条自然小径。

人类居住在特奇威尔沼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当地出土的文物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17世纪末,人们打算排干特奇威尔沼泽,并作农业用途。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方曾在区内建立靶场和碉堡,又修建防御工事。现时,区内仍残留着当时的军事建筑遗址,以及两辆坦克残骸。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保护区的海滩和沙丘逐渐被侵蚀。为了应对危机,协会改善了淡水潟湖周围的堤岸,又把半咸水沼泽改变为盐沼,试图减缓水土流失。

人类出没于特奇威尔沼泽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十万至一万年前(即最后一次冰期前),智人和尼安德特人曾生活在诺福克一带。随着冰层向北退缩,人类重回旧地。当时诺福克的海岸线比现在更北,加上环境条件影响,导致该段时期的考古证据贫乏,只有一些属于约两万年前的证据保存得较为良好。在中石器时代,冰层退缩令海平面上升,并填满了现在的北海,这使诺福克的海岸线接近现时的形状,同时令无数古代遗址沉入海底。但是,退潮时仍然可以找到被淹没的森林遗迹。距海60至70千米(37至43英里)的特奇威尔海岸曾出土中石器时代早期的燧石工具,其石叶(英语:Blade (archaeology))长达15厘米(5.9英寸)。另外,一些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的燧石工具也在该区寻获。到了公元前11,000年,制作石叶之人已离开沼泽一带,而泥炭沼泽也在此时于近海堰洲岛(英语:Barrier island)或沙咀后方形成。其中一层泥炭于公元前1920年至1680年之间形成,另一层则形成于公元前1020年至830年之间,表明当时该地属于沼泽。考古人员曾在泥炭层内发现属于新石器时代且被磨亮的斧头,但因长期被泥炭掩埋而变成黑色。

除了工具外,考古人员又在泥炭层内发现了两个疑似木制平台,可能属于史前建筑,而类似的青铜时代结构则较罕见。因此,它们在提供有关早期木材建筑方法的信息方面可能具有重大意义。特奇威尔沼泽也有出土中世纪和后来的陶器。考古人员也在覆盖于退缩冰川沉积物上的泥炭和淤泥找到中世纪后期耕作的痕迹。

排干诺福克海岸沼泽的计划始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另外,1786年和1797年的地图上显示特奇威尔设有名为“老贵族堤”(Old Lord's Bank)的海岸防御工事。在接下来的170年间,沼泽被开垦作耕地,以种植农作物和饲养食用牛。1853年,毛腿沙鸡大量涌进英国,不少更抵达特奇威尔,当中包括复数配偶。最后一只毛腿沙鸡落在盐沼上,其余都集中在沙丘或滨草上;不少被人类枪杀。

特奇威尔以西的索海姆沼泽(Thornham Marsh)在1914年至1918年间被英国皇家飞行队征用作轰炸靶场。特奇威尔内部分砖建筑属当时军事医院的遗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军方曾经在特奇威尔西岸修建混凝土建筑,战争结束后作度假住宿之用,直至1942年才被英国陆军收回。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方在特奇威尔修建防御工事,影响了堤岸后方农田的排水工作,导致昔日的沼泽地重新泛滥。军方又挖掘曲折的沟渠,并在老贵族堤建设碉堡。1942年至1945年间,皇家坦克团(英语:Royal Tank Regiment)在该处建立装甲战斗车辆专用靶场,并修筑了间隔900米(980码)的堤作射击练习之用。当时,皇家坦克团在区内建造了不少岛屿来安放“弹出式”标靶,同时修筑建筑物来放置操作标靶的绞盘电缆。现今,这些人工岛屿仍然存在,存放绞盘电缆的建筑物地基则位于岛屿观鸟屋(Island Hide)下方,而坦克使用的三角形混凝土轨道遗址也仍残存。军事活动在战后仍然持续,英国皇家空军在1950年至1959年间重返索海姆沼泽的靶场,当时的演练由控制塔监督,它最终在1962年被拆除,仅于特奇威尔西岸尽头对面留下混凝土结构。另外,特奇威尔内有两辆属于二战时期的Mk.V盟约者巡航坦克残骸,有时会在退潮时重现,可能是军方演练的射击标靶。

退潮重现的还有建于1894年的维娜号蒸汽船(SS Vina)。1944年,维娜号被大风拖到现时位置并沉没,后来英国皇家空军把它固定并用作靶船。战后,人们把维娜号部分残骸当成废料并打捞出来。虽然退潮时人们可以进入维娜号残骸参观,但潮水很快便会再次淹没船只,因此具有潜在危险,沉船上也有警告标志建议任何到达此处的人立即返回海滩。

战后,位于海塘后方的沼泽再度被排干,并恢复为农田。然而,堤岸在1953年北海大洪水中被冲破,整片地区变成以碱菀为主的潮汐盐沼。后来,政府在该处重新修建海塘,并形成了浅的淡水潟湖,北侧是芦原和无植被覆盖的半咸水沼泽。

1970年至1972年间,一对英国罕见猛禽乌灰鹞在特奇威尔的芦原内筑巢繁殖。1973年,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以5.3万英镑购买该区土地。虽然乌灰鹞没有再次在特奇威尔现踪,但泽�却回到区内。协会也在此时开始改善栖息地和设施,包括为潟湖筑堤、建造停车场和游客中心。1984年,当时在英国仍属非常罕见的反嘴鹬属鸟类首次在特奇威尔一带繁殖。1987年至1989年间,协会改善了游客中心的设施,以应付日渐庞大的游客数量。

1991年,海水冲破了燕鸥观鸟屋(Tern Hide)附近海滩东端的沙丘,使其开始被逐步破坏。二战时期的坦克残骸也于此时首度出现。1992年,协会在西岸海滩尽头处修建木板路以保护沙丘,又在其北端增设观察海鸟的平台。1993年,协会购买了保护区以东的12公顷(30英亩)土地,当中大片区域是昔日靶场的一部分。协会打算把该处改造成芦原和放牧湿草地,但大量的铁丝网阻碍了改造工程。另外,协会也花了一个冬季来拆除西岸的老旧观鸟屋,并以全新的岛屿观鸟屋取而代之,后来又拆除了燕鸥观鸟屋。1996年2月,风暴带来的海水冲破了木板路以东的大部分沙丘,同时侵蚀西部沙丘。1997年,协会扩建游客中心,并在中心内增设咖啡店。1999年,新建的湿地观鸟屋(Fen Hide)正式开放,同时也修筑了通往该观鸟屋的木板路,以及一个蜻蜓池。

保护区现时占地171公顷(420英亩),对繁殖和越冬鸟类具国际重要性。1973年,英国政府把保护区指定为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1986年,保护区被拨入占地7,700公顷(19,000英亩)的北诺福克海岸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同时,该地点被划为Natura 2000、特别保育区、拉姆萨尔湿地,也是诺福克海岸杰出自然风景区的一部分。

特奇威尔沼泽自然保护区毗邻A149公路(英语:A149 road),外面设有公共汽车站。通往海滩的主干道属公众道路,也是保护区中唯一允许犬只进入的部分。保护区全年开放,入场免费,惟非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会员需付费才能使用停车场。游客可透过长一千米的西岸人行道,从游客中心进入保护区主要部分。离开游客中心周围的林地后,两条小路自主干道岔出:长约200米(220码)的湿地小径(Fen Trail)通向俯瞰芦原的观鸟屋,而长约100米(110码)的草地小径(Meadow Trail)则环绕湿草地并途经蜻蜓池。主干道往北延伸,穿过芦原、淡水潟湖、岛屿观鸟屋,并到达贯穿保护区的堤岸。新建的帕林德观鸟屋(Parrinder Hide)便位于堤岸旁边。主干道继续延伸,经过潮汐潟湖,并越过另一条堤岸,来到盐沼,最后在海滩沙丘上的木制观察海鸟平台结束。另外,从保护区东南部林地向上延伸的“秋季小径”仅在8月至10月期间开放。

除了圣诞节和节礼日外,游客中心和商店每天开放。保护区大部分区域和设施均可供轮椅通行,但通往海滩的最后一段道路崎岖不平,并且需要经过陡峭的堤岸。2011年,保护区内的三座观鸟屋羸得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奖项,以表彰它们的建筑设计。

特奇威尔沼泽自然保护区内有多种鸟类在此栖息觅食。白头鹞、大麻�、文须雀以及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的象征鸟类反嘴鹬都视保护区为繁殖场所。1989年,由于栖息地不足和缺乏足够的大型食用鱼,大麻�渐渐改往他处繁殖。虽然欧洲鳗鲡对这些鸟类来说是种受欢迎的食物,但保护区内只有少量。针对相关问题,协会控制了区内水位并挖开部分芦原,以制造被芦苇环绕的开放式水塘,同时在潟湖放养红眼鱼。2004年,大麻�再次在区内繁殖。其他繁殖鸟类包括在沙丘地区栖息的剑鸻和蛎鸻,生活在芦原的西方秧鸡,以及出没于湿地的水蒲苇莺、芦苇莺、宽尾树莺。另外,白鹭也经常在区内出现。

保护区亦是大量鸭子的过冬地,包括赤颈鸭、绿翅鸭、绿头鸭、赤膀鸭,另有少量的鹊鸭和针尾鸭。大批普通海番鸭和少量欧绒鸭、长尾鸭、绒海番鸭、红喉潜鸟通常于近海出没。冬季期间,黑雁和欧金鸻会于潟湖一带栖息,仓鸮、白尾鹞栖于沼泽地,雪鹀则栖息于海滩。晚上,大群的粉脚雁会沿着保护区海岸飞往栖息地。此外,小白腰朱顶雀还会成群结队出现,有时更会伴随着罕见的白腰朱顶雀。

在天气条件合适的情况下,保护区或会出现大群迁徙中的鸟类,当中甚至包含稀有的迷鸟。观鸟者曾目击的迷鸟包括细嘴鸥和攀雀(2014年),以及大滨鹬(2016年)。

除了鸟类,保护区也是众多动植物的生境。水䶄于保护区内十分常见,但其实它们在英国是高度濒危物种,因美洲水鼬的捕食以及栖息地丧失和水污染,数量大幅下降。现时,水䶄生活的地点具有国家重要性。区内的海滩也栖息著港海豹和灰海豹。其他在区内活动的脊椎动物包括欧洲鳗鲡、大蟾蜍、三刺鱼等。

夏季,蜻蜓池可容纳多达十种蜻蜓和豆娘。自1996年以来,国家级稀有的糜夜蛾(英语:Senta flammea)一直于特奇威尔繁衍。其他鳞翅目动物包括小红蛱蝶、小菜蛾、Y纹夜蛾(英语:Silver Y)等。其中,Y纹夜蛾可能会大量出没;协会曾在2010年7月录得逾9万只Y纹夜蛾在保护区活动,并以岩海薰衣草(英语:Limonium binervosum)为食。

盐角草和大米草常见于盐沼最暴露的区域。随着沼泽变得更加成熟,一系列植物相继出现:首先是碱菀,接着是岩海薰衣草,海马齿苋(英语:Halimione portulacoides)开始在小溪扎根,之后沿海车前和其他常见的沼泽植物也出现。披碱草和碱茅生长于区内干燥地带。芦原常见于各类湿地生境,主要由芦苇属植物组成,团花灯芯草(英语:Juncus gerardii)、池生毛茛(英语:Ranunculus peltatus)、海滨三棱草、宽叶香蒲等植物也会在芦原扎根。

作为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辖下最繁忙的保护区,特奇威尔沼泽对当地产生重大经济影响。1999年,770万日间游客和550万过夜旅客合共为当地带来1.22亿英镑收入,相当于创造了2,325个全职工作岗位。2002年的调查报告称,估计1998年曾有137,700名游客在当地花费180万英镑。特奇威尔的小村庄没有一般商店或英式酒吧,但设有两家三星级酒店,昔日也有一家售卖望远镜和双筒望远镜的商店。2005年,诺福克野生动植物信托基金于特奇威尔沼泽及其他五个沿海地点进行调查,发现39%游客的到访目的是观鸟。现时,特奇威尔沼泽每年吸引逾九万名游客前来到访。

数个世纪以来,北诺福克海岸的软岩一直受到海水侵袭。在特奇威尔沼泽,保护保护区北部边缘的海滩和沙丘已被侵蚀,气候变化也危及保护区的淡水区域。多国协作项目“气候不侵区”(Climate Proof Areas)的研究预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暴风雨天气出现,并可能会损害沙丘系统,使柔软的土堤遭受海浪破坏,或者会出现如1953年北海大洪水一样海水直接淹没堤岸的情况。无论哪种情况,特奇威尔沼泽的保护价值势必受到不利影响,尤其是可能会令大麻�不再在此地栖息繁殖。2010年至2011年间,协会加固保护区东西两岸的堤岸,同时在老帕林德堤岸的基础上,重建淡水沼泽以北的海塘。协会又在海塘以北的前半咸水沼泽东岸创造了一个缺口,使潮汐洪水(英语:Tidal flooding)能流入该处并形成盐沼,同时保护重建的海塘并减缓水土流失。现时,该处称作志愿沼泽(Volunteer Marsh)。不过,根据协会估计,到了2060年海滩可能已经推进到新潮汐区的一半。除了上述措施外,协会还改善了淡水潟湖内的芦原和岛屿,安装新的水闸,并在湿地观鸟屋以东创建新的芦原。

相关

  • 哈布斯堡尼德兰哈布斯堡尼德兰(荷兰语:Habsburgse Nederlanden)是哈布斯堡家族控制下的神圣罗马帝国和低地国家组成的一个采邑制共主邦联,之后成为西班牙帝国下的西属尼德兰。1482年随着瓦卢瓦
  • 一级行政区德国行政区(德语:Regierungsbezirk)是德国行政区划中的1.5级行政区,位于联邦州之下,县和无属县城市之上。人口和面积相当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级,也相当于清代的府。注意并不是所
  • 战场战场,是在战争状态,敌军相遇或发生战争的地方。历史回望,所有战役都有一处地方作为战场。经历史学家考究,战场可以分为主战场及其他。战场又可以分为前线、二线和大后方等。不过
  • 福永街道福永街道是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下辖的一个街道,位于宝安区西南部,深圳市西北部。辖区总面积37.6平方公里,下辖7个社区,7个居委会。总人口4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5万人。福永街
  • 美国种质资源信息网络美国种质资源信息网络(英语:Germplasm Resources Information Network,GRIN)是美国农业部美国国家遗传资源计划(National Genetic Resources Program)的在线软件项目,提供了植物、
  • Zuxxez EntertainmentZuxxez Entertainment 是一间电子游戏出版公司。主要出品的游戏有《地球2160》(Earth 2160)和《天外天》(Two Worlds),两者皆由Reality Pump Studios开发。在2001年,Zuxxez 买下了
  • 佐贺市佐贺市(日语:佐賀市/さがし  */?)是日本九州佐贺县内的最大都市,同时也是佐贺县的县厅所在地。佐贺市最早设置于1889年(明治22年),在平成大合并时期,先后与周边的诸富町、大和町、
  • 柏林更名基奇纳1916年5至6月,加拿大安大略省城市柏林举办全民公投,把市名改成基奇纳。该市1833年以普鲁士和后来的德意志帝国首都命名,但随着英国和加拿大投身第一次世界大战,“柏林”之名引起市民厌憎。1916年5月19日的公决投票率很高但充斥恐吓等操纵行径,结果以微弱多数决定更名。一个月后举办的定名公决投票率下降,最后确定以不久前死于德军水雷的英国陆军元帅第一代基奇纳伯爵赫伯特·基奇纳命名。1916年9月1日,柏林正式更名基奇纳。柏林与附近的滑铁卢19至20世纪大部分居民是德裔,与其他族裔和乐融融,形成日耳曼与不列颠
  • 伯夷 (姜姓)伯夷,姜姓、吕氏,《书经·周书·吕刑》中周穆王回忆上古说“乃命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农殖嘉谷。三后成功,惟殷于民。”以及“非时伯夷播刑之迪?”伯夷于帝尧时辅佐政务,掌管礼仪;帝舜时代,担任秩宗,典三礼;佐禹治水有功。禹代行天子之政时,伯夷尽心辅弼,成为禹的心腹之臣;帝尧赐伯夷姓姜、氏吕,封为吕侯;封疆南阳宛县之西(今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王村乡),建立了吕国;历夏朝、商朝,世有国土;商末时代,吕尚辅助武王,灭商有功,周朝初年封为侯爵;封疆临淄营丘(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
  •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克莱顿·麦格比·克里斯坦森(英语:Clayton Magleby Christensen,1952年4月6日-2020年1月23日)是美国的一名学者、商业顾问、作家,其主要研究领域为技术创新、策略布局。他于1997年的著作《创新的两难》(Innovator's Dilemma)中提出‘破坏性创新’理论,该理论被称为21世纪初最具影响力的商业理念,使《经济学人》将他誉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管理思想家”。由于身高高达203公分,他又被称为是“温柔的创新巨人”(“The Gentle Giant of Inn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