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挪威联盟

✍ dations ◷ 2025-08-17 13:07:40 #瑞典-挪威联盟

b. ^ 手写的挪威文在16世纪初已经不复存在并且由丹麦文代替。手写的丹麦文仍然在此联合王国其间使用,但在19世纪末这些丹麦文开始有少许的挪威化。1885年,挪威国会接受了新挪威语为正式语言,就好似丹麦语一样。
c. ^ 1820: 2,585,000 in Sweden, and 970,000 in Norway.
1905: 5,260,000 in Sweden, and 2,300,000 in Norway.

瑞典和挪威联合王国(瑞典语:Svensk-norska unionen;挪威语:Unionen mellom Sverige og Norge),简称“瑞典-挪威”,是指瑞典和挪威两个王国于1814年至1905年成立的共主邦联的联盟。

在拿破仑战争中,瑞典于1813年正式加入反法同盟。根据1814年基尔条约,瑞典可从丹麦手中获得挪威,但挪威乘机宣布独立并颁布宪法。瑞典发动了一场短暂的战争(英语:Swedish-Norwegian War (1814))(此战亦为瑞典至今参加的最后一场战争),挪威投降,被迫作为臣属国服从于瑞典国王,即由瑞典方主导的“瑞典-挪威联盟”,该联盟于1905年解散。

瑞典和挪威因短暂反对奥尔登堡的克里斯蒂安一世,两次统一在同一个丹麦卡尔马联盟的国王之下:1319年至1343年,1449年至1450年。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挪威与丹麦保持密切联合,名义上是一个王国,但实际上却为一个省份,被丹麦国王从首都哥本哈根统治。 1660年专制主义建立后,建立了更集中的政府形式。但是挪威保留了一些独立的机构,包括自己的法律,军队和铸币。联合王国被后来的历史学家称为丹麦-挪威。

瑞典于1523年在古斯塔夫·瓦萨统治下永久性地从卡尔马联盟中崛起。17世纪中叶在古斯塔夫二世干预三十年战争后,升至地区主要大国的地位。然而,查理十二世发动的雄心勃勃的战争导致1700-1721年大战后地位的丧失。

在卡尔马联盟解体后,瑞典和丹麦 - 挪威仍然是竞争对手,并打了很多战争。其间,丹麦和挪威在1645年和1658年都不得不将重要的省份割让给瑞典。瑞典也分别于1567年、1644年、1658年和1716年入侵挪威,将该国从与丹麦的联盟中夺走。同时,将其吞并或组成一个联盟。

反复的战争和入侵导致了挪威人对瑞典的普遍反感。

相关

  • 赤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五十五个(七划的则为第九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赤部归于七划部首。赤部只以左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
  • 乡约乡约,是中国古代及朝鲜半岛朝鲜王朝时代民间行事原则,是为古代民间基层社会的自治组织,是地方乡厅提倡的道德标准。《周礼》记有读法之典。熙宁九年(1076年)蓝田吕大忠、吕大防、
  • 社会认同的压力类似对性欲、性活动及关系,社会对同性恋的态度因文化和历史时期不同而不同。不同的文化有各自的对性的价值观。过去,世界上的众多文化人物只有以生殖为目的的性行为才是正当的
  • .kz.kz为哈萨克斯坦国家及地区顶级域(ccTLD)的域名。A .ac .ad .ae .af .ag .ai .al .am .ao .aq .ar .as .at .au .aw .ax .az  B .ba .bb .bd .be .bf .bg .bh .bi .bj .bm
  • 脱镁叶绿甲酯酸A脱镁叶绿甲酯酸a(英语:Pheophorbide a)是将叶绿素分解后的产物,是四吡咯的有机化合物,可以用作感光剂(英语:photosensitizer)。光动力疗法(PDT)是配合感光剂的一种治疗方法,也有用于癌
  • 乔拉杰峰乔拉杰峰(Cholatse、Cholotse或Jobo Lhaptshan)是一座位于尼泊尔萨加玛塔国家公园的山峰,高6423米。
  • 以撒多·史东以撒多·费恩斯坦·史东(英语:Isidor Feinstein Stone,1907年12月24日-1989年6月18日),经常被称为I.F·史东(I.F.Stone),或以西·史东(Izzy Stone),生于美国费城,记者与作家,以独立的调查
  • 李伟涵李伟涵(1985年8月12日-)台湾作家。阳明高中、东吴大学中文系。网络笔名穆梅。自设有脸书粉丝页面及私人脸书。2002年于九歌出版社出版《希望之石》,出版时年龄为16岁。2005年出
  • 佩施锡芬河坐标:50°43′39.11″N 7°10′49.76″E / 50.7275306°N 7.1804889°E / 50.7275306; 7.1804889佩施锡芬河(德语:Peschsiefen),是德国的河流,位于该国西部,处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
  • 彼得·库克·范·阿尔斯特彼得·库克·范·阿尔斯特(Pieter Coecke van Aelst),又称老彼得·库克·范·阿尔斯特(1502年8月14日-1550年12月6日)是一位佛莱芒艺术家和作家,精通绘画、雕刻、建筑、版刻和彩色玻璃、地毯的制作。其作品主要为基督教题材。他是16世纪欧洲较著名的艺术家之一,活跃于安特卫普和布鲁塞尔两地,也是查理五世的御用画师。他将许多古罗马和当代意大利艺术家的著作翻译成荷兰语、法语和德语出版,推动了北方文艺复兴的发展。 维基共享资源上有关Pieter Coecke van Aelst的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