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美野町

✍ dations ◷ 2025-10-21 21:09:49 #纪美野町,和歌山县的市町村

纪美野町(日语:紀美野町きみのちょう  */?)是位于和歌山县北部的行政区划。辖区主要位于贵志川(日语:貴志川)及其支流真国川的山谷区域内。

在令制国时代属于纪伊国那贺郡,江户时代辖内大部分区域属于高野山的领地。

1889年日本实施町村制,现在的辖区在当时分属东野上町(日语:野上町 (和歌山県))、小川村(日语:小川村 (和歌山県海草郡))、下神野村(日语:下神野村)、上神野村(日语:上神野村)、猿川村(日语:国吉村 (和歌山県))、长谷毛原村(日语:長谷毛原村)、志贺野村(日语:志賀野村)、真国村(日语:真国村)、细野村(日语:細野村 (和歌山県))共9个行政区划,1950年代昭和大合并期间,整并为美里町(日语:美里町 (和歌山県))和野上町(日语:野上町 (和歌山県))两个行政区划。

2006年,美里町和野上町再次整并为现在的纪美野町,合并后的町名“纪美野”即是自“美里町”和“野上町”各取第一个字,再冠上旧国名“纪伊国”的首字所组合而成,同时期日文发音“きみのちょう”的汉字也可以写成“君の町”,即“你的小镇”的意思。

目前辖内对外交通主要依赖大十巴士(日语:大十バス)所经营的客运路线,町内则有也是委托大十巴士营运的社区巴士(日语:ふれあい号_(紀美野町))。

过去野上电气铁道(日语:野上電気鉄道)曾经经营自海南市海南车站至辖内的野上町下佐佐地区的铁路路线,但此条铁路已在1994年停止营运。

在国道370号(日语:国道370号)辖内赤木地区路段,往高野山方向铺设了320米长的旋律道路(日语:メロディーロード),开车以时速40至45公里之间的速度通过此路段,可以听到车辆轮胎与地面磨擦产生仰望夜空的星辰(日语:見上げてごらん夜の星を_(曲))的旋律。

国去辖内最多时曾经有多达两间高中(一所分校)、三间初中、九间小学(一间分校),但从1990年代开始即陆续整并,目前仅剩下两间初中、三间小学,公立高中虽然已与位于海南市的和歌山县立海南高等学校(日语:和歌山県立海南高等学校)整并,但仍保留了校区,作为独立校区继续招生。而町内也利用遭废校的小学校舍,供民间设立了以函授为主的庆风高等学校(日语:慶風高等學校)以及艺术创造为特色的天勤创造艺术高等学校(日语:りら創造芸術高等学校)。

相关

  • 航天飞机任务列表name = 'Aero', description = '航空太空科技(航空航天科技)', content = {{ type = 'text', text = [=[本页面没有类似于NoteTA的数量限制。 请自行修改分类名。在NoteTA样板
  • 成三问成三问(1418年-1456年),字谨甫(근보)、讷翁(눌옹),号梅竹轩(매죽헌)。本贯昌宁成氏。,朝鲜王朝前期学者,政治家。训民正音八位编者之一,亦是死六臣之一。他是都总管成胜之子,生于洪州
  • 性活动可能会导致猝死性猝死,或作房事猝死。中文俗名马上风、腹上死或胯下风,为出血性中风的一种。指在性交时,因为行为太过激烈,导致昏厥甚至突然死亡。并不因为性交本身。就与其他猝死一样,都是因为
  • 圣玛丽大教堂圣马利亚座堂(英语:St Mary's Cathedral)是英国苏格兰格拉斯哥的一座苏格兰圣公会教堂,位于格拉斯哥西部。现在的建筑于1871年11月9日开始使用,在1893年竣工。这座教堂是英国的A
  • 第二次直奉战争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华民国发生于1924年9月15日至11月3日的一场内战,以奉胜直败收场。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奉系与沪浙皖系、广东孙中山、冯玉祥国民军联手对抗直系把持的中央政府。
  • 车站编号车站编号(又称车站代码)是对铁路车站除常见的站名以外,增设的英文字母(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等代号的制度。因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已于全世界普及,因此加入车站编号以便旅行者识
  • 高鹤高鹤(?-?),字若龄,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丙午科浙江乡试第一名举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式庚戌科三甲第十四名进士。曾祖高炼;祖父高玥;父高本忠
  • 尉天骢尉天骢(1935年8月12日-2019年12月17日),原籍江苏省砀山县,作家、文学评论家,1949年起定居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政治大学中文系所教授,退休后仍于该校中文研究所、台湾
  • 段罴段罴(?-355年),五胡十六国时代军事人物,辽西鲜卑族,段部鲜卑首领段兰的儿子,齐王段龛的弟弟。段罴勇猛善战多智多谋,355年前燕皇帝慕容儁派弟弟太原王慕容恪攻打割据齐地的段龛,段罴对
  • 二月里来《二月里来》,抒情歌曲,《生产大合唱》组曲中的一首歌曲,塞克词,冼星海曲。1939年3月作于陕北延安。该曲具有“浓重风味”的江南旋律,体现了冼星海早年倡导音乐大众化的“普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