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Somerset Maugham)所作,出版于1944年,是他自1940年至美国后的第一部小说。
书中,主人公拉里反映两次大战之间,欧洲中心主义的黄昏时代。在这个时期,世界文化中心虽仍在欧洲,但它已不能给来此寻求人生真谛的人满意的答复
全书主旨
尽管在1944年战事已经进行到了白热化阶段,但是此书与战争、政治并没有太多的联系。书中人物拉里去印度探索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 ,由此也讲作者在晚年的研究中心--印度哲学的部分成果展现了出来。不能说这与其写作动机无关。
书的开头那句《奥义书》上的话:“越过刀之锋刃实属不易,因而智者常说救赎之道艰辛。”书中并不是以拉里的经历为全部内容,跟毛姆的其他作品一样,其他人物的经历和他们的故事也被大篇幅地描述。这可能是教人感觉不解甚至是无聊的一点,作为最擅长讲故事的作家,毛姆在众多人物的刻画描写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每个人都有截然不同、精彩甚至是多舛的经历。把他们结合在一起看,不难发现,正好诠释了那句全书开头的话。救赎之道,每个人物的道路都能通向救赎。但艾略特死在了人们看来毫无意义的愤怒中,索菲死在了粗暴男人的刀下,最后被抛尸土伦海边。他们是被自己道路吞噬的不幸的人。转而看拉里和伊莎贝尔,尽管其道不同,但在越过艰辛后得到了自己所愿的东西。因而说越过刀锋之不易,刀锋更可能指道路,利刃会切碎所行之人,那些通过之人则会得到“救赎”。这可能就是毛姆想要阐述的。
毛姆冷峻深刻的文笔对所有人物都不加褒贬,他只是尽力用丰富的故事来诠释自己的思想。这在其晚年思想成熟之际显得更加深刻隐晦,却也更加富有思辨意义和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