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顾炎武
✍ dations ◷ 2025-10-19 08:20:45 #顾炎武
(徐开法之嫡子):顾炎武(1613年-1682年),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曾化名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朝直隶昆山县(今江苏苏州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学者。知识渊博,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清初三先生”或“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一说以慕文天祥学生王炎武(王炎午)为人,一生不愿出仕蒙古异族,改名炎武。另一说是“炎”为“炎刘”、或者“朱明”之代号,象征“汉族”,“武”代表“动武”,充满了反清复明的民族主义精神。顾炎武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生父顾同应,生母何氏。顾氏为江东世族,曾祖顾章志为南京兵部右侍郎。徐干学、徐秉义、徐元文三人是顾炎武的外甥。顾炎武过继给去世的堂叔顾同吉为嗣,养母是王逑之女,顾同吉的未婚妻,十六岁未婚守节,“昼则纺织,夜观书至二更乃息”,独力抚养顾炎武成人,教以岳飞、文天祥、方孝孺忠义之节。天启六年(1626年),十四岁取秀才,与归庄友好,即加入复社,“砥行立节,落落不苟于世,人以为狂”,二人个性特立耿介,时人号为“归奇顾怪”,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学问宗旨。由于屡试不中,“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盛于咸阳之郊”,故退而读书,“历览二十一史、十三朝实录、天下图经、前辈文编说部,以至公移邸抄之类,有关民生之利害者随录之。”崇祯五年 (1632年) 壬申春三月,顾炎武二十岁,应岁试,提学御史邻水甘学阔拔其卷列一等十四名。崇祯十四年(1641年)二月,祖父顾绍芾病故。崇祯十六年(1643年)夏,以捐纳成为国子监监生。清兵入关后,顾炎武隐居语濂泾,后由昆山县令杨永言之荐,投入南明朝廷,任兵部司务,撰有《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清军攻陷南京后,又转投王永祚义军,又与归庄联合吴志葵、鲁之屿军队,欲解昆山之围,终至功败垂成。顾炎武生母何氏遭清军断去右臂,两位弟弟被杀,嗣母王氏绝食而亡,遗命顾炎武终身不得事清。安葬王氏后,顾炎武弃家远游,曾受隆武帝封授官职,领导义军,屡经失败。永历九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因“怨家欲陷之”,薙发易服,化名为蒋山佣。永历九年(淸顺治十二年、1655年)恶仆陆恩勾结土豪叶方恒,打算向清朝告发顾炎武通海谋反,叶方恒是当地的仕绅、大地主,曾经买顾家八百亩田地,两方发生账款上极大的纠纷,缠讼许久。顾炎武听闻陆恩勾结仇家,一怒之下,将陆恩溺毙。叶方恒又告发顾炎武杀人,顾炎武于是入狱,幸赖友人路泽博相救,最后以“杀有罪奴”的罪名结案。出狱后,仇人又追杀到南京。在出狱后的第二年,顾炎武返回昆山家乡,将家产尽行变卖,从此北上,一去不返。顾炎武北上考察山川形势,联结反清人士,遍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等地,“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永历十三年(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至山海关,凭吊古战场,晚年,始定居陕西华阴。康熙七年(1668年),又因山东莱州黄培诗案入狱,得友人李因笃等营救出狱。康熙十年(1671年),游京师,住在外甥徐干学家中,康熙之帝师熊赐履设宴款待炎武,邀修《明史》,炎武拒绝说:“果有此举,不为介之推逃,则为屈原之死矣!”顾炎武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留心于经世致用之学。他“精力绝人,无他嗜好,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废书”。对宋明所传心性之学,深感不满,主张“著书不如抄书”。晚年侧重经学的考证,考订古音,分古韵为10部,认为“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等。。他是清代古韵学开山祖,成果累累;对切韵学也有贡献,但不如他对古韵学贡献多。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帝开博学鸿儒科,招致明朝遗民,顾炎武三度致书叶方蔼,表示“耿耿此心,终始不变”,以死坚拒推荐,又说“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则以身殉之矣!”。康熙十八年 (1679年) 清廷开明史馆,顾炎武以“愿以一死谢公,最下则逃之世外”回拒熊赐履。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初四在山西曲沃韩姓友人家,上马时不慎失足,呕吐不止,初九丑刻卒,享年七十。顾炎武十九岁娶太仓王氏为妻,但一直没有生育。顺治六年 (1649年) ,在语濂泾纳妾韩氏,次年生子顾诒榖,顺治十年 (1653年) 独子夭折。后来几次纳妾,再无生育,最后以族人顾衍生为嗣子。顾炎武开帐授徒,学生甚多,当中比较知名的学生是潘耒。潘耒是其中受顾炎武影响最深的学生之一,且也是潘耒将顾炎武的巨著《日知录》刊行的。四配颜回 · 孟子 · 曾参 · 孔伋日本藤原惺窝 · 林罗山 · 室鸠巢新井白石 · 雨森芳洲朝鲜薛聪 · 权近 · 吉再 · 安珦 · 李穑李滉 · 王仁 · 李齐贤 · 郑梦周 · 郑道传崔致远 · 徐敬德 · 赵光祖 · 李彦迪 · 李退溪 · 李栗谷越南朱文安 · 阮秉谦 · 阮廌黎贵惇 · 阮文超 · 吴时任日本儒学水户学 · 石门心学朝鲜儒学朝鲜实学越南儒学顾炎武他反对宋明理学空谈“心、理、性、命”,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和对器物的研究,强调“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非器则道无所寓”,因而提出以“朴学”代替“理学”的主张。顾炎武反对心性之说,认为信奉程朱理学“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往往言心言性,而茫乎不得其解也。”他提倡“多学而识”,“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其开一代之新风,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顾炎武因此被认为是清代考据学的开山祖。清代中期许多学者以此发端,崇尚研究历史典籍,对中国历史从天文地理到金石铭文无一不反复考证,被称为“乾嘉学派”。顾炎武则由于其经史考证的严谨学风,被普遍认为是学派思想的主要奠基人。顾炎武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提倡“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梁启超引述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文章讲求经世致用,讲究实用,不事藻饰,朴素自然,论理清楚。诗作如杜甫,用典精切,多关心时事。晚年诗风一变,充满想象,甚至将神仙、道法等融入诗歌。杜荫堂说顾炎武“锐意学杜,晚一变而神游谪仙之门。”顾亭林自认《日知录》是生平得意之作:“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顾炎武故居位于千灯古镇之千灯浦西,蒋泾南岸。故居为顾炎武祖父顾济创建,嘉靖年间为倭寇所毁,嘉靖帝于原地赐重建。顾炎武故居座西朝东,为五进大宅。正厅贻安堂为明代建筑,雕梁画栋。故居后园有顾亭林之墓和石马。千灯镇顾炎武故居贻安堂读书楼千灯古镇顾炎武故居顾园顾亭林墓
相关
- 腹股沟疝腹股沟疝是指发生在腹股沟区的腹外疝,即腹腔内的器官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形成的疝囊通过腹股沟管内口或腹股沟三角进入腹股沟管或阴囊。可分为腹股沟斜疝(简称斜疝)和腹股沟直疝
- 亲缘关系学现代生物分类群体从它们的 共同祖先遗传分化的图示。进化论介绍(英语: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 演化的证据 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的证据群体遗传学 · 遗传多样性 突变 · 自
- 美式中国菜美式中国菜(英语:American Chinese cuisine)是在美利坚合众国创造的中国菜。其中,美式中国菜与中国菜最大的不同是烹饪和调味方式的改变。在19世纪,有中国人在美国在小村庄里开设
- CODATA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英语:Committee on Data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缩写为CODATA)是由国际科学理事会于1966年成立的一个跨学科委员会。它旨在改善更改、精确测量、储存、
- 信息无政府主义信息无政府主义是一个雨伞术语,指代许多反对知识产权的人群和组织。反对的内容通常包括版权、专利和审查制度。这个词语是在《时代杂志》2000年七月的一篇名为《信息无政府主
- 水厂水厂一般指“给水处理厂”或叫“给水厂”,即利用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源水生产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及城镇其他用水(如消防、绿化、浇洒道路等)的水处理厂。与之相对的是
- 长春碱硫酸长春碱(化学式:C46H60N4O13S)常温下是白色固体,可用作抗肿瘤药,用于治疗何杰金氏病和绒毛膜上皮癌,对淋巴肉瘤、急性白血病、乳腺癌等也有一定疗效。与微管黏合,抑制微管合成作
- 前瞻基础建设计划前瞻基础建设项目是蔡英文政府在中华民国推行的经济建设项目,期望透过兴建及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强化民间投资动能,带动整体经济成长潜能。整体项目包含“绿数水道乡”五大建设项
- 赤道面天球赤道是在天球上的一个大圆,它与地球的赤道是同一个平面。换言之,天球赤道是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相同的结果是地球的轨道倾角,使天球的赤道相对于黄道平面倾斜约23.5°
- 二糖双糖(英语:Disaccharide,亦称为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经缩合反应除去一个水分子而成的一种碳水化合物。双糖和单糖一样可溶于水。常见的双糖为蔗糖、乳糖、麦芽糖。蔗糖是由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