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顾炎武
✍ dations ◷ 2025-04-25 10:14:21 #顾炎武
(徐开法之嫡子):顾炎武(1613年-1682年),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曾化名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朝直隶昆山县(今江苏苏州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学者。知识渊博,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清初三先生”或“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一说以慕文天祥学生王炎武(王炎午)为人,一生不愿出仕蒙古异族,改名炎武。另一说是“炎”为“炎刘”、或者“朱明”之代号,象征“汉族”,“武”代表“动武”,充满了反清复明的民族主义精神。顾炎武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生父顾同应,生母何氏。顾氏为江东世族,曾祖顾章志为南京兵部右侍郎。徐干学、徐秉义、徐元文三人是顾炎武的外甥。顾炎武过继给去世的堂叔顾同吉为嗣,养母是王逑之女,顾同吉的未婚妻,十六岁未婚守节,“昼则纺织,夜观书至二更乃息”,独力抚养顾炎武成人,教以岳飞、文天祥、方孝孺忠义之节。天启六年(1626年),十四岁取秀才,与归庄友好,即加入复社,“砥行立节,落落不苟于世,人以为狂”,二人个性特立耿介,时人号为“归奇顾怪”,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学问宗旨。由于屡试不中,“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盛于咸阳之郊”,故退而读书,“历览二十一史、十三朝实录、天下图经、前辈文编说部,以至公移邸抄之类,有关民生之利害者随录之。”崇祯五年 (1632年) 壬申春三月,顾炎武二十岁,应岁试,提学御史邻水甘学阔拔其卷列一等十四名。崇祯十四年(1641年)二月,祖父顾绍芾病故。崇祯十六年(1643年)夏,以捐纳成为国子监监生。清兵入关后,顾炎武隐居语濂泾,后由昆山县令杨永言之荐,投入南明朝廷,任兵部司务,撰有《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清军攻陷南京后,又转投王永祚义军,又与归庄联合吴志葵、鲁之屿军队,欲解昆山之围,终至功败垂成。顾炎武生母何氏遭清军断去右臂,两位弟弟被杀,嗣母王氏绝食而亡,遗命顾炎武终身不得事清。安葬王氏后,顾炎武弃家远游,曾受隆武帝封授官职,领导义军,屡经失败。永历九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因“怨家欲陷之”,薙发易服,化名为蒋山佣。永历九年(淸顺治十二年、1655年)恶仆陆恩勾结土豪叶方恒,打算向清朝告发顾炎武通海谋反,叶方恒是当地的仕绅、大地主,曾经买顾家八百亩田地,两方发生账款上极大的纠纷,缠讼许久。顾炎武听闻陆恩勾结仇家,一怒之下,将陆恩溺毙。叶方恒又告发顾炎武杀人,顾炎武于是入狱,幸赖友人路泽博相救,最后以“杀有罪奴”的罪名结案。出狱后,仇人又追杀到南京。在出狱后的第二年,顾炎武返回昆山家乡,将家产尽行变卖,从此北上,一去不返。顾炎武北上考察山川形势,联结反清人士,遍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等地,“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永历十三年(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至山海关,凭吊古战场,晚年,始定居陕西华阴。康熙七年(1668年),又因山东莱州黄培诗案入狱,得友人李因笃等营救出狱。康熙十年(1671年),游京师,住在外甥徐干学家中,康熙之帝师熊赐履设宴款待炎武,邀修《明史》,炎武拒绝说:“果有此举,不为介之推逃,则为屈原之死矣!”顾炎武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留心于经世致用之学。他“精力绝人,无他嗜好,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废书”。对宋明所传心性之学,深感不满,主张“著书不如抄书”。晚年侧重经学的考证,考订古音,分古韵为10部,认为“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等。。他是清代古韵学开山祖,成果累累;对切韵学也有贡献,但不如他对古韵学贡献多。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帝开博学鸿儒科,招致明朝遗民,顾炎武三度致书叶方蔼,表示“耿耿此心,终始不变”,以死坚拒推荐,又说“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则以身殉之矣!”。康熙十八年 (1679年) 清廷开明史馆,顾炎武以“愿以一死谢公,最下则逃之世外”回拒熊赐履。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初四在山西曲沃韩姓友人家,上马时不慎失足,呕吐不止,初九丑刻卒,享年七十。顾炎武十九岁娶太仓王氏为妻,但一直没有生育。顺治六年 (1649年) ,在语濂泾纳妾韩氏,次年生子顾诒榖,顺治十年 (1653年) 独子夭折。后来几次纳妾,再无生育,最后以族人顾衍生为嗣子。顾炎武开帐授徒,学生甚多,当中比较知名的学生是潘耒。潘耒是其中受顾炎武影响最深的学生之一,且也是潘耒将顾炎武的巨著《日知录》刊行的。四配颜回 · 孟子 · 曾参 · 孔伋日本藤原惺窝 · 林罗山 · 室鸠巢新井白石 · 雨森芳洲朝鲜薛聪 · 权近 · 吉再 · 安珦 · 李穑李滉 · 王仁 · 李齐贤 · 郑梦周 · 郑道传崔致远 · 徐敬德 · 赵光祖 · 李彦迪 · 李退溪 · 李栗谷越南朱文安 · 阮秉谦 · 阮廌黎贵惇 · 阮文超 · 吴时任日本儒学水户学 · 石门心学朝鲜儒学朝鲜实学越南儒学顾炎武他反对宋明理学空谈“心、理、性、命”,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和对器物的研究,强调“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非器则道无所寓”,因而提出以“朴学”代替“理学”的主张。顾炎武反对心性之说,认为信奉程朱理学“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往往言心言性,而茫乎不得其解也。”他提倡“多学而识”,“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其开一代之新风,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顾炎武因此被认为是清代考据学的开山祖。清代中期许多学者以此发端,崇尚研究历史典籍,对中国历史从天文地理到金石铭文无一不反复考证,被称为“乾嘉学派”。顾炎武则由于其经史考证的严谨学风,被普遍认为是学派思想的主要奠基人。顾炎武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提倡“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梁启超引述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文章讲求经世致用,讲究实用,不事藻饰,朴素自然,论理清楚。诗作如杜甫,用典精切,多关心时事。晚年诗风一变,充满想象,甚至将神仙、道法等融入诗歌。杜荫堂说顾炎武“锐意学杜,晚一变而神游谪仙之门。”顾亭林自认《日知录》是生平得意之作:“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顾炎武故居位于千灯古镇之千灯浦西,蒋泾南岸。故居为顾炎武祖父顾济创建,嘉靖年间为倭寇所毁,嘉靖帝于原地赐重建。顾炎武故居座西朝东,为五进大宅。正厅贻安堂为明代建筑,雕梁画栋。故居后园有顾亭林之墓和石马。千灯镇顾炎武故居贻安堂读书楼千灯古镇顾炎武故居顾园顾亭林墓
相关
- 单鞭毛生物后鞭毛生物 Opisthokonta 变形虫界 Amoebozoa单鞭毛生物(英语:Unikont)是指细胞中拥有(或其祖先拥有)单个鞭毛的真核生物。现今的研究猜测单鞭毛生物会是后鞭毛生物(动物、真菌和
- 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 (Vahl) P. Karst., (1881)蕈伞凸面子实层连生美味蜜环菌(学名:Armillaria mellea),又名榛蘑、臻蘑、蜜蘑、蜜环蕈、栎蕈,分布于全球各地区,为小皮伞科真菌,也
- 蛋白同化甾类蛋白同化甾类(英语:Anabolic steroid)是一种能够促进细胞的生长与分化,使肌肉扩增,甚至是骨头的强度与大小的甾体激素。同化激素是由天然来源的雄性激素经结构改造,降低雄激素活性
- 灵长总目灵长总目(学名:Euarchontoglires)是胎盘类哺乳动物中的一个总目,基于分子基因序列分析和逆转位子存在/消失的资料,以啮形大目(啮齿目和兔形目)和真灵长大目(树鼩目、灵长目和皮翼目)
- 罗伯特·庞德罗伯特·维维安·庞德(英语:Robert Vivian Pound,1919年5月16日-2010年4月12日),美国物理学家,协助发现了核磁共振(NMR),并设计了著名的庞德–雷布卡实验以检验广义相对论。他在没有获
- 共和游行2015年共和游行(法语:marches républicaines),是指在法国当地时间2015年1月10日至11日间,于各城市所举办的游行,其中以巴黎共和广场的规模最大。游行的目的是为了声援沙尔利周刊
- CpG岛CpG岛(CpG islands)是指DNA上一个区域,此区域含有大量相联的胞嘧啶(C)、鸟嘌呤(G),以及使两者相连的磷酸酯键(p)。哺乳类基因中的启动子上,含有约40%的CpG岛(人类约70%)。一般CpG岛的长度
- 车臣人100车臣人(车臣语:Нохчий)是北高加索地区众多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在现代,所谓的车臣人有多种划分方法:比如,按照所生活的地域,可分为山地车臣人和平原车臣人或者用组成车
- 月食月食,又称月蚀,是一种当月球运行进入地球的阴影(阴影又分本影和半影两部分)时,原本可被太阳光照亮的部分,有部分或全部不能被直射阳光照亮,使得位于地球的观测者无法看到普通的月相
- 泌尿道阻塞尿潴留(英语:renal retention或 urinary retention),又称尿滞留、尿液滞留,是膀胱内的尿液无法排出的状况,最常见的原因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正常成年男性的膀胱涨满时,容积约为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