铀铅测年法

✍ dations ◷ 2025-04-26 11:59:24 #放射性定年法

铀铅测年法是放射测年法中最早使用且准确度最高的测年方式,可测定距今100万年到45亿年的物体年代,例定精确度大约是测定范围的1%至10%。

铀铅测年法依赖两个独立的衰变链,即半衰期44.7亿年的铀238(238U)衰变至铅206(206Pb)的铀衰变系;以及半衰期7.04亿年的铀235(235U)衰变至铅207(207Pb)的锕衰变系。从铀衰变到铅的衰变链由一系列的α和β衰变组成。其中铀238和其子核素会经过8次α和6次β衰变后成为铅206;而铀235的部分则是7次α和4次β衰变后成为铅207。

因为两个铀铅衰变链(铀238至铅206和铀235至铅207)同时发生,所以在铀铅测年法中又发展出了多种测年技术。铀铅测年法这个术语通常是指两个衰变链同时使用,并且在“谐和图”(Concordia diagram,参见下文)上表示。不过,如果只使用一个衰变链(通常使用铀238至铅206)时,则是使用铀铅等时线测年法,类似铷锶测年法(英语:Rubidium-strontium dating)。

物体的年代也可在铀铅衰变系下只分析铅同位素的比例而测定,即所谓的铅铅测年法(英语:lead-lead dating)。美国地球化学家克莱尔·卡梅伦·帕特森是研究铀铅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方式的先驱,而且因为使用此法首次精确地测定了地球的年龄而闻名。

铀铅测年法通常以锆石(ZrSiO4)为样本进行,虽然本法也可以独居石、榍石和斜锆石(英语:Baddeleyite)进行。

锆石形成时,铀和钍原子可以和锆石的晶体结构结合而存在于锆石中,但是铅无法进入形成中的锆石晶体结构。因此,我们可以假设锆石内含的铅全都是放射成因核素(英语:Radiogenic nuclide)(即完全由铀或钍衰变形成的),而非从外在环境进入。

当科学家测年的材料不是锆石这种可以选择性地只包含铀和钍的“良好”矿物时,就必须使用更佳的、覆盖范围更广的数据模型修正。铀铅测年法也应用在方解石、霰石等其他碳酸盐矿物。这类矿物的测年结果精确度通常低于火成岩和变质岩矿物,但在地质纪录中碳酸盐矿物较为常见。

在锆石内同位素发生α衰变时,锆石的晶体会因为被释放出的α粒子撞击而受到一定程度的辐射损伤。这些损伤主要集中在母核素铀和钍周围,并且会形成使衰变产物铅从锆晶格内的原始位置被排出的通道。

在母核素浓度较高区域的晶体损伤范围将会相当大,并且各个损伤区域将会形成一个损伤网。离子径迹(英语:Ion track)和晶体内微小裂纹将会进一步扩大辐射损伤区域。而这些裂变轨迹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深入晶体结构的管道,使锆石中放射衰变产生的铅同位素流失。

假设锆石内的铅原子完全由衰变产生,没有流失也没有铅原子从外部进入,那么锆石的年龄可使用如下指数衰减方程式计算:

其中:

因此上述方程等价于:

重新整理后变为:

简化后得到:

最后,更常见的计算公式通常是:

206 Pb 238 U = e λ 238 t 1 {\displaystyle {{^{\text{206}}\,\!{\text{Pb}}^{*}} \over {^{\text{238}}\,\!{\text{U}}}}=e^{\lambda _{238}t}-1}

 

 

 

 

(1)

以及

207 Pb 235 U = e λ 235 t 1 {\displaystyle {{^{\text{207}}\,\!{\text{Pb}}^{*}} \over {^{\text{235}}\,\!{\text{U}}}}=e^{\lambda _{235}t}-1}

 

 

 

 

(2)

上述公式计算结果为协和年龄(Concordant age)。将多个协和年龄随时间序列绘制为图表,就可以得到谐和线(Concordant line)。

样本中铅原子的流失会造成各样本之间年代测定结果的差异。铅流失造成的年代测定偏差如下图表示。如果一组锆石样本流失的铅含量是各个样本不同,将会在下图中产生误差等时线(Errorchron)。谐和线和误差等时线的上交点可反映锆石形成的原始年代,而下交点则是使锆石成为开放系并开始流失铅的事件发生的时间;虽然下交点所表示年代的意义至今仍有一些不同的意见。

没有辐射损伤的锆石可以在极高温的环境(约900 °C 以上)以外完整保留铀和钍放射衰变产生的铅,但是铀高度聚集区域产生的辐射损伤会使锆时在低温下保留铅的能力大幅下降。锆石的化学性质相当稳定,并且对机械风化抵抗能力甚高,这对地质年代学家而言是喜忧参半的。锆石在母岩熔化时部分区域以至整个晶体仍不会被破坏,可完整保留铀和铅同位素量以测年。形成时间甚久,并且经历地质事件相当复杂的锆石晶体可包含多个形成年代差异甚大的区域(通常是类似树轮的晶体中核心区域最古老,最外围区域最年轻结构。),并且不同区域会纪录不同时期的岩石状态。这种复杂状况的解决方式(取决于保留铅的最高温度,也可存在于其他矿物内)通常是使用离子探针(二次离子质谱法(英语: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SIMS)或激光感应耦合等离子质谱法(英语: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

相关

  • N Engl J Med《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英语: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 NEJM)是由美国麻省医学协会(英语: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同行评审性质之医学期刊。它也是
  • 菱形动物门菱形动物门(学名:Rhombozoa),或二胚虫目(Dicyemida)是栖息在头足类肾附属物的一门寄生虫。二胚动物门其实是在菱形动物门之前命名的,但现今一般都会以菱形动物门来称呼这类动物。菱
  • 博拉-维托托语系博拉-维托托语系是一个分布于秘鲁东北部、哥伦比亚西南部和巴西西部的语系。博拉-维托托语系还可能包括以下语言:
  • 诺曼·福勒男爵福勒男爵彼得·诺曼·福勒,PC(英语:Peter Norman Fowler, Baron Fowler,1938年2月2日-),为一名英国政治人物,为现任上议院议长。福勒曾于撒切尔夫人内阁任职运输大臣(英语:Secretary o
  • 生命权生命权(Right to life),记于世界人权宣言第三条“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无端剥夺人的生命,或者肆意对人施加恐吓、虐待和折磨,就是用一种非人权的待人方式。任由
  • 沃尔特·考夫曼沃尔特·考夫曼(Walter Kaufmann,1871年6月5日-1947年1月1日)德国物理学家。他最著名的成就是首次观察到了质量与速度的相互关系,为现代物理,尤其是狭义相对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
  • W玻色子在物理学中,W及Z玻色子(boson)是负责传递弱核力的基本粒子。它们是1983年在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发现的,被认为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一大胜利。W玻色子是因弱核力的“弱”(Weak)字而命
  • 淡水水上机场坐标:25°09′52″N 121°26′51″E / 25.164415°N 121.447473°E / 25.164415; 121.447473淡水水上机场是台湾新北市市定古迹,位于台湾新北市淡水区,捷运淡水站出口右侧,紧邻
  • 彭德清彭德清(1910年-1999年),福建同安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长、中顾委委员。彭德清早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福建南部组建闽南红军
  • 西巴布亚共和国西巴布亚共和国是西巴布亚地区曾经存在的一个未受国际普遍承认的国家。自荷属东印度停止存在、印度尼西亚独立之后,荷兰获得荷属东印度统治的新几内亚部分——荷属新几内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