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戏

✍ dations ◷ 2025-07-11 22:12:19 #钱牌

叶子戏或叶子格戏,视乎年代与语境,可以解作类似升官图之骰戏、可能是后世“马吊”的原型游戏、马吊游戏、用马吊牌玩的牌戏统称,或一般纸牌戏的泛称,是一个具多重意义的词汇。

“叶子戏”一词,初见于唐代苏鹗《同昌公主传》:“韦氏诸宗,好为叶子戏。夜则公主以红琉璃盘盛夜光珠,令僧祁立堂中,而光明如昼焉。”据欧阳修《归田录》所述,唐代的叶子戏其实是骰子格,是一类用骰子玩耍,类似后世升官图的图版游戏。旧日书本以卷轴记载,使用并不方便,至唐代改以折叠形式的“叶子”或“策子”(册子)代替,而骰子格的赏例亦印在叶子上以供检阅,故称为叶子格。宋代程大昌亦将叶子解作册子。

明代钱易所编掌故《南部新书》,有朱全忠掷骰子玩叶子戏的故事。欧阳修曾忆述自己年少时藏有叶子,后来遗失,他指当时这种叶子戏基本上已经失传。据清代高士奇记载,南唐李后主有妃嫔周氏著有游戏谱《金叶子格》,尽管这种骰戏到不传后世,但清初文人渔洋《南唐宫词》仍有诗句曰“花底自成金叶格”。

叶子戏的起源,众说纷云。有传说指叶子格乃唐初天文学家张遂(即一行禅师)发明,“葉子”拆字即为“二十世李”,隐喻大唐国祚。又有传说谓叶子格要到唐中叶才出现,因其发明人叶子青而得名。另有类似传说指这个游戏为唐末某妇人发明。

明代的“叶子戏”,意思与宋代迥异。据明成化年间陆容 (1466年-1494年)《菽园杂记》记载,当时昆山流行一种牌戏,所用牌张共三十八叶,分别为一至九钱,一至九百,一至九万,二十至九十万贯、百万贯、千万贯及万万贯。一万贯或以上的牌张均绘有《水浒传》一百单八将其中二十人的图像,例如尊万万贯是宋江,千万贯是武松等等。当时的人就称这种牌为“叶子”,而牌戏本身就称为“叶子戏”,现在多称为水浒牌。

后来文献记载的“马吊”牌,比这种叶子多出两张牌。清代掌故家徐珂指宋代已有马吊游戏,不过实际上,只有明、清两代,才留下马吊牌经,而且现存最早有关马吊牌的文献,是明代万历年间潘之恒所著的《叶子谱》及《续叶子谱》,成书时间比陆容的《菽园杂记》晚了近一世纪,所以陆容所描述的叶子,究竟是马吊牌的原型,还是与马吊牌同时代的近亲,并不清楚。

“叶子”到了晚明,主要有两个意思,其一是后世所谓“马吊牌”,其二是一种牌式与马吊相近的“酒牌”。

尽管后世马吊牌的尺寸与现今一般中国纸牌相若,但据《叶子谱》所载,叶子乃“古贝叶之遗制”,所以它起初也许有如直尺大小,比现今的纸牌长,而且是名副其实用叶子制,不过按天启年间黎遂球《运掌经》所载,“凡牌之用,有数适焉,大可一寸,高倍出之,厚仅盈指,纸轻小,便易挟以偕游”,可见晚明马吊牌已是纸制。一副明代马吊牌共四十只,分“十、万、索、钱”(“十”即十万贯,而一索即一百文钱)四门:

以上每门最大的牌均冠以“尊”字。由于文钱中间有空洞,所以取其意头,以一文钱都没有的空没文为尊,亦因此文钱门各牌的大小顺序与其他三门相反,与后世其他纸牌大异。千万别称千兵,后世又称老千;空没文别称齾客,后世又称为空汤、空汤瓶、空堂或空文;半文钱别称枝花,后世又称为半枝花或半齾。跟陆容所述的叶子一样,马吊牌的十、万两门亦均印有《水浒传》人形。然而,陆容所述的“百”字门,在马吊中称为“索子”,而且马吊牌的空没文及半文钱二牌,亦为陆容叙述所无。

用马吊牌玩的牌戏,于晚明就通称为“叶子戏”。称叶子戏所用牌具为“马吊牌”,只是后人笼统的说法。有记录的明代叶子戏,其实有马吊、看虎与扯章(又称扯张,有“扯三章”与“扯五章”两种变化)三种。看虎与扯章均去掉马吊牌的十字门,只留千万,共用三十张牌,而类似只用三十马吊花色的游戏或牌具,至清代就统称为游湖。三种游戏之间并无母子关系,只是后来清代人挪用了“马吊”作牌具名,才令人误以为看虎与扯章乃从马吊衍生出来。明人对于游戏与牌具的分野,其实划分得很清楚。马吊、看虎与扯章,于明代《叶子谱》、《续叶子谱》、《运掌经》以及文学家冯梦龙所著的《牌经十三篇》与《马吊脚例》之中,都只是游戏的名字,牌具本身,则称为“叶子”、“昆山牌”、“蜡牌”等等,不一而足,但不称为“马吊”。

马吊游戏于明末盛行,令不少士大夫沉迷,清初时甚至有“明亡于马吊”一说。有些现代人以为马吊游戏即是古代的麻将,但根据《叶子谱》、《续叶子谱》与《马吊脚例》,明代的叶子戏都是以大击小的斗牌游戏,跟麻雀这种凑牌游戏截然不同。

“叶子”一词,于明代还解作酒牌,是其中一种用来行酒令的工具,牌式与马吊牌相近,但尺寸与牌面设计则有别。现存最早的酒牌,是明万历年间《元明戏曲叶子》,与潘之恒的《叶子谱》属同一年代。按《叶子谱》所述,“叶子始于昆山,初用《水浒传》中名色为角扺戏耳,后为马掉……钱数贱九而贵空殊,倒置有味”,然而“至酒牌出而古意逾失,用之逾浅。禅爵花妓,既已不伦,甚至淫媟欲呕,徒败人兴”,似是先有斗牌用的叶子,才有行酒令用的叶子。纵使酒牌称为“叶子”,但行酒令并不称为“叶子戏”。

现在还保有以上四门花色的叶子戏,为六虎牌、六红牌。

清代“叶子戏”一词的用法较为多变。有些作家为了引述古人,提及“叶子戏”时,所用的为他们所知的前朝解释,例如汪师韩《谈书录》说“纸牌之戏,前人以为起自唐之叶子格、宋之鹤格、小叶子格,然叶格戏似兼用骰子,盖与今之马吊、游湖异矣”,引用的就是唐代的解释,而高士奇《天禄识余》指“叶子,如今之纸牌、酒令”,所引的大致上是明代的解释(不过他误以为唐代叶子格戏即纸牌戏与酒令)。也有人狭义地将叶子戏解释为马吊游戏本身,例如《分甘余话》及《蜀碧》均如此。亦有人将“叶子格戏”视为纸牌游戏的泛称,例如李斗《扬州画舫录》的十湖。

唐代叶子格失传已久,好些清代作家都误以为唐代叶格即纸牌。前述高士奇《天禄识余》与赵翼《陔余丛考.叶子戏》即为其中两例。

清朝的研究者汪师韩,撰有《叶戏原起》。

近代研究者袁克文,撰有《雀谱》、《叶子新书》、《沿革表》、《角戏志》、《鸳鸯局图经》,曾说:“得明代叶子一局,从而略窥古法,复搜集天津、丹徒、临沂、歙县诸地之叶子,附以雀牌,作《沿革表》,纪其嬗变,作《角戏志》,疏其法例,合为一编,命曰《叶子新书》。戏虽无益,亦一代之文物也。”


在泰国、越南等地也有叶子戏,如聚三牌。

相关

  • bspan style=color:white;巴利阿里海/span/b巴利阿里海(加泰罗尼亚语:Mar Balear)又被称为伊比利海(Mar Ibérico)或加泰罗尼亚海(Catalan Sea)。是西地中海的一部分,位于伊比利半岛东岸与巴利阿里群岛之间的海域。西邻阿尔沃
  • 国家公园国家公园是一种为保留自然而划定的区域,通常由政府所拥有,目的是保护某地不受人类发展和污染的伤害。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保护区分类体系中位于第二类。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公园为
  • 世大运项目以下显示夏季以及冬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举办项目情形。
  • 端敬王后端敬王后 慎氏(朝鲜语:단경왕후 신씨,1487年-1557年),本贯居昌,朝鲜王朝中宗李怿之元妃。燕山君五年(1499年),慎氏与晋城大君行嘉礼,初封府夫人(郡号未详)。1506年,中宗刚即位时被封为王妃
  • Ω粒子Ω粒子是一类重子,其组成不包含上夸克与下夸克。第一种Ω⁻于1964年发现,由3个奇夸克组成。
  • 五毛蛋争议五毛蛋争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温家宝在2011年10月1日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察期间,在询问饭菜价格时,北航2010级研究生范祺锋告诉温家宝鸡蛋是五毛钱一个,温家宝听到范祺锋的
  • 奥斯曼·福阿德奥斯曼·福阿德(土耳其语:Osman Fuad;1895年2月24日-1973年5月19日),是1954年-1973年间奥斯曼帝国王朝第39代领袖,也是奥斯曼帝国灭亡后王朝的第三代领袖。他在奥塔科伊的彻拉安宫,是
  • 库特·阿特伯格库特·马格努斯·阿特伯格(瑞典语:Kurt Magnus Atterberg,1887年12月12日-1974年2月15日),瑞典作曲家。早年业余学习大提琴和作曲,后长期在国家专利局工作,并同时任音乐评论员。阿
  • 音乐唱片销售认证列表全球音乐产业通常根据唱片在零售端销售或发货的单位总数,给予唱片不同级别的销售认证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因代表音乐产业颁发认证奖的主体不同,这些奖项的名称或达成标准都有
  • 栉羊齿属250~300种,见内文栉羊齿属(学名:),又名梳齿蕨属、栉蕨属,是观音座莲舅科下已灭绝的一个属,为一类生长在沼泽地区的蕨类。最早出现于晚泥盆纪,在石炭纪宾夕法尼亚世时期最为繁盛,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