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石

✍ dations ◷ 2025-11-05 15:40:18 #辉石
辉石是一种重要的硅酸盐矿物,是辉石类矿物的总称,常在火成岩和变质岩中被发现。根据晶体结构的不同,辉石可被分为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两个亚族,前者属于单斜晶系,后者属于斜方晶系。辉石类矿物的共同特点是其晶体中含有硅氧四面体形成的单链结构。辉石的成分可表示为XY(Si,Al)2O6,其中X代表钙、钠、镁和2价铁的离子,偶尔也可为锌、锰和锂等元素的离子。Y既可代表与X相同的离子,也可以代表一些半径较小的阳离子如铬、铝、3价铁、钒、钪等。 与长石和角闪石不同,铝在辉石中几乎不能替代硅氧四面体链中的硅原子。辉石属于中等解理。天然辉石样品中一般可见到一组很明显的解理,而另一组解理不易被发现;多色性弱;区别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需要使用偏光显微镜,由样品的消光方式判定。辉石晶体中的硅氧四面体链结构为其晶体容纳不同的阳离子提供了可能,因此辉石系列矿物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化学成分,而对不同种类辉石的命名也是从其化学成分出发。辉石晶体中有两种不同的阳离子-氧八面体结构,分别被称为X(或者M2)八面体结构以及Y(或者M1)八面体结构;与此同时,辉石晶体中还有一种四面体结构,用字母T表示。不同种辉石的名称来源于X八面体结构,Y八面体结构以及T四面体结构中不同的化学元素。Y(M1)八面体结构是由阳离子及6个紧密包围它的氧原子构成的。而依结构中心的阳离子的大小不同,X(M2)八面体结构可以含有6-8个氧原子。国际矿物联合会的新矿物与矿物命名委员会在1989年将辉石系列矿物分为20种不同的种类,并取消了以往的105种旧种类命名。不含铁的辉石颜色较浅,含铁的辉石颜色较深,从深绿,棕色到黑色不等。辉石的莫氏硬度在5-7之间,比重在3.1至3.5左右。“辉石”的英文名"Pyroxene"来源于希腊语中的“火”和“外来者”两个词。辉石常出现在火山的岩浆中,当这些岩浆凝固后,人们有时会发现辉石的晶体嵌在火山玻璃当中,看起来就像玻璃中的杂质一样;辉石因此得名。但事实上辉石并非岩浆中的杂质,它在岩浆流出地面之前就已经结晶了。辉石是首先由法国矿物学家阿维命名的。在高温高压下,顽火辉石(Oen,斜方晶系)会发生相变,转变成斜顽辉石(Cen,单斜晶系):Oen → {displaystyle rightarrow } Cen (>1000℃,6GPa)在高温高压以及镁铝榴石(英语:pyrope)存在的情况下,辉石会溶于镁铝榴石形成固溶体。矿物列表

相关

  • 禁酒运动禁酒运动是减少或禁止酒精饮料使用的社会运动。禁酒运动通常会主张禁酒、批评无节制的酒精使用,也会敦促政府颁布酒精法或禁酒令。在澳大利亚,禁酒运动始于1830年代中期,并不主
  • 全球黯化全球变暗是指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开展全球系统观测后发现的地球表面接受的直接太阳辐射逐年减少的现象。这个现象虽然会因地点而异,但就全球平均而言,自1960年到1990年的30年间
  • 马尾藻约250种。马尾藻,是马尾藻科马尾藻属一类褐藻的总称,现约包括250个种。藻体分固着器、茎、叶、气囊四部分,雌雄同株或异株;成熟时在叶腋长出生殖托。马尾藻生长于中、低潮间带的
  • 胚种论泛种论,或称胚种论、宇宙撒种说(英语:Panspermia,希腊语:πανσπερμία ),是一种假说,猜想各种形态的微生物存在于全宇宙,并借着流星、小行星与彗星散播、繁衍。在泛种论相关
  • DNA聚合酶IDNA聚合酶I(DNA polymerase I;Pol I)是最早发现的一种DNA聚合酶(也是最早发现的聚合酶),于1956年由阿瑟·科恩伯格(Arthur Kornberg)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出,被 Kornberg 发现具有在体外
  • 阿蒙涅姆赫特三世阿蒙涅姆赫特三世 Amenemhat III(约公元前1842年~约公元前1797年在位)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辛努塞尔特三世之子。在正式即位之前,他大约有20年时间是与父亲共治。在阿蒙涅姆赫
  • 油煎香肠德国油煎香肠(德语:Bratwurst)是一种由小牛肉、猪肉或牛肉制成的德国香肠。它的原文名称源自古高地德语的“brätwurst”,由“brät-”(绞肉)和“-wurst”(香肠)组成,意示香肠的制法;
  • 果酸果酸(AHA、α-Hydroxy acids、alpha hydroxy acids),是指由多种天然蔬果中所萃取的自然酸,由于绝多数均自水果中提炼,因而俗称为果酸,但也有人工合成的。这类有机酸中,羟基取代了和
  • 高雄港务局公路总局 民用航空局 高速公路局 航港局 铁道局台湾铁路管理局 中华邮政公司 台湾港务公司 桃园国际机场公司国道 省道 县道 - 市道(列表) 乡道 - 区道 专用公路 编号与名称对
  • 1837年起义1837年叛乱(英语:Rebellions of 1837–1838,法语:Rébellions de 1837–1838)是1837年和1838年发生在加拿大下部和上部的两起武装起义,这两起叛乱都是由于政治改革的挫折所导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