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德国唯心主义
✍ dations ◷ 2025-08-08 10:02:11 #德国唯心主义
德国唯心主义一般是指从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早期在德国建立起来的哲学,它由康德在1780年到1790年间的作品发展起来,并和浪漫主义、启蒙运动的政治革命有着密切联系。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最有名的思想家是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然而雅各比、莱因霍尔德和施莱尔马赫也作出了巨大贡献。哲学上唯心主义一般指我们在客体中发现的属性取决于它们出现在主体面前的方式,而不是它们自身所固有,独立于主体经验之外的。物自体是指物体本身所固有的属性,它的存在不受主体认识形式的限制。而关于一件事物应有何种独立于心灵之外的属性则是唯心主义的基本问题。康德(1724-1804)被认为德国唯心主义和古典哲学的开创者,他的作品试图调和18世纪两大主要的哲学派别: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经验主义主张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我们的感觉经验,而理性主义则主张知识通过独立于经验之外的先验理性获得。康德的结论是我们通过感觉,知识的对象只是被给予,然后通过先验知性的处理将它们联系统一起来,构成某种规则,最后通过理性将知性的规则纳入我们的思维和知识。这样理性就不直接涉及对象或者经验,所以就不能获得真正的客体知识。康德将之称为“批判哲学”,主张理性不能超越经验的界限。康德的这种认识论将世界分为表象和物自体两部分,其中只有表象世界能被我们所认识,而物自体则超越理性之外,无法被认识而只能被信仰。康德之后的主要继承者有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他们都共同点是试图取消物自体。费希特不同意康德的物自体的论述,以绝对自我的概念取而代之,这一绝对自我统一了经验和理性,也就是认识论的最高起点。谢林批判费希特过分强调主体作用而忽视了客体,发展了以描述客体如何可能的自然哲学和将主体客体合一的同一哲学。黑格尔以“精神”表示人类本性,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绝对唯心主义体系将哲学和历史统一起来。另一方面叔本华则走向了另一极端,他继承了物自体并认为它就是意志。一般在哲学史上不将他归于德国唯心主义中,尽管他自己认为自己是唯心主义者,而且他的作品也反映了这一点。后来的青年黑格尔派则在多个方面发展了黑格尔的思想,其中的代表人物有费尔巴哈、马克思和恩格斯。
相关
- 新型隐球菌新型隐球菌(学名:Cryptococcus neoformans)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酵母菌,属于担子菌门银耳纲,常在鸽子的粪便中被发现。新型隐球菌会对人类造成伺机性感染,即对健康的人没有感染力,但会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发性高醛固酮症(Primary aldosteronism),又称康氏症(Conn's syndrome),是肾上腺生产过量醛固酮而造成肾素水平下降而导致的一种疾病,通常症状不严重。大多数人会引起高血压,导致视
- 抗心律不整药抗心律失常药(英语:Antiarrhythmic agents)是一类用于抑制心脏非正常节律(心律失常)的药物,这些情况例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心室性心搏过速以及心室颤动。很多人试图将此类药物
- 毛毛可以指以下事物:
- 显生元显生宙(Phanerozoic),或称显生元、显生代,是5.41亿年前大量生物出现的时期。显生宙即意为这个时期地球上有显著的生物出现。而那些看不到或者很难见到生物的时代统称为隐生元或
- 酮酸酮酸(英语:Keto acid)是一类在生物体内拥有重要作用的有机酸,在氨基酸新陈代谢和维持氧化还原状态的过程中它起一个中心作用。酮酸分两种:α-酮酸是两个羰基直接相邻的酮酸,丙酮酸
- 欧洲一体化欧洲一体化是指欧洲整体或部分地区在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统合的历史。现代欧洲统合主要由欧洲联盟和欧洲委员会推动进行。最初提出欧洲统合构想的是理察·尼
- 阿兹特克阿兹特克,又译阿兹台克、阿兹提克,是存在于14世纪至16世纪的墨西哥古文明,主要分布在墨西哥中部和南部,因阿兹特克人而得名。阿兹特克人包括墨西哥谷地的多个民族,以操纳瓦特尔语
- 格莱斯顿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William Ewart Gladstone 1809年12月29日-1898年5月19日),英国自由党政治家,曾四度出任首相,以善于理财著称。格莱斯顿的父亲约翰是由伦敦迁至利物浦从事
- 盖凯杜省盖凯杜省是西非国家畿内亚的33个省之一,位于该国的东南部,由恩泽雷科雷大区负责管辖,首府设于盖凯杜,北临法拉纳省和基西杜古省,东接马桑塔省,南毗利比里亚,西邻塞拉利昂,面积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