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感受器

✍ dations ◷ 2025-04-04 08:20:37 #感受器,感觉系统,知觉

力学感受器(mechanoreceptor),或称为机械感受器、机械型刺激感受器,是一种感受压力、变形等力学性刺激的感受器。在人类光滑皮肤中主要包含如下四种类型:帕西尼氏小体、触觉小体、梅克尔触觉盘以及鲁菲尼小体。在生长毛发的皮肤中也存有力学感受器,尤其以耳蜗中的毛细胞最为敏感,该细胞负责将空气声波中的压力变化转换为声音信号。

力学感受器主要是由某种神经元构成,它们会在感受到力学刺激时激发动作电位。外周传导被认为发生在末梢器官。

在体感的传导中,传入神经通过触突将信号传导至背柱核。在这里产生第二道信号并传递给丘脑,丘脑产生第三道信号至腹侧基底核丛,最后才到达体感皮层。

最近的研究拓展了对皮肤力学感受器在精细动作控制中所起到的作用的认知。例如,快速适应型力学感受器(包括局限型和扩散型)的单个动作电位均会直接激活相关的肌肉,而慢速适应局限型的力学感受器则不会产生这种效果。

在20世纪70年代瓦尔博和约翰松对志愿者皮肤电信号进行了记录,从此开启了对力学感受器的研究。此后对恒河猴的研究中,发现除了缺少鲁菲尼小体之外,其力学感受器类型几乎与人类完全相同。

皮肤上存在的力学感受器,除了力学感受游离神经末梢之外,几乎都与2型感觉纤维相连,前者与3型感觉纤维相连。进一步的分类方式包括以下几种方式:根据形态学、感觉类型、适应速度以及感受域来进行分类。

皮肤感受器能感受的知觉包括触碰、压力、振动、肌肉运动及其它等。

皮肤上的力学感受器也可以根据其对刺激的适应速度来进行分类。当力学感受器接收到一个刺激后,他会立即发起一个动作电位信号。该信号的频率较平静时高,且刺激越强烈频率会越高。但是感受器会在持续不变的刺激中逐渐适应,信号的频率也会随之回归到正常的频率。快速适应感受器,又称为瞬变性感受器及阶段性感受器。这种种感受器对感受材质类型、振动等起到主要作用。慢速适应感受器,又称为紧张性感受器,对感受温度和肌肉运动等,起主要作用。

皮肤上的感受域小的力学感受器,通常可在需要精确感触的区域如指尖和嘴唇上发现。在这些区域,慢速适应1型及快速适应1型力学感受器及其连接神经的分布密度都较其它区域大幅提高。这两种感受器的小感受域被认为是手指能感受如材质、滑动及振颤这种精细变化的主要原因。而身体上其它不需要敏锐精确感觉的区域通常会倾向分布更多较大感受域的感受器。

除皮肤以外,毛发细胞中也有力学感受器。例如内耳前庭系统中的纤毛系统用于感受声音和平衡,因此内耳是包含了听觉系统和平衡感系统。此外近毛细管感受器也是一种力学感受器,会对肺水肿、肺栓塞、肺炎、气压伤等情况作出响应。

帕西尼氏小体是一种压力感受器,分布在皮肤上及许多内脏器官中。每个帕西尼氏小体都和一个感觉神经元相连,同时由于其感受域相对较大,因此可以区分出某一个帕西尼氏小体,并对其特性进行单独的研究。研究时通过针尖对受试帕西尼氏小体施加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力学性刺激,然后通过贴附在受试对象上的电极来收集电活动信号。

研究发现,当帕西尼氏小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个启动电位。形变越大,电位越高。当电位达到某一个阈值,与之相连的朗飞结的首个节点就会产生动作电位(又称做神经冲动)。一旦达到该阈值后,刺激的强度就会被转化为电信号的频率。强度越大,频率越高。因此,对单个帕西尼氏小体施加更大或者更快速的变形,都会在神经元中产生更高频的信号。

帕西尼氏小体的敏感频率为250赫兹,这也是指尖触碰小于200微米的微粒会产生的振动频率,正是这种频率形成了材质感。

膝跳反射是一种牵张反射——当医生用橡胶头小锤敲击膝盖下方的特定区域,你就会不由自主的发起踢小腿的动作。这是因为小锤敲击的是连接大腿前部伸肌和小腿的肌腱,这会拉伸大腿肌肉,进而激活肌肉中称为肌梭的牵张感受器。所谓的肌梭,是有许多缠绕在梭纤维(也被称为梭内肌纤维)上的感觉神经末梢所组成。拉伸一个梭纤维会导致与之相联的感觉神经元(Ia型感觉纤维)产生一连串神经冲动。这些信号沿感觉神经轴突传递到脊髓,在这里信号将会传递到几种不同的触突:

听觉系统/听觉

相关

  • 海豹海豹科(学名:Phocidae)动物俗称海豹,是食肉目鳍足类的一科,常见的有斑海豹、港海豹、冠海豹等。海豹是成纺锤体型、四肢特化成鳍状的哺乳类动物,头圆颈短,没有外耳廓,因为它们的脸部
  • 腕隧道症候群腕隧道症候群(英语:Carpal tunnel syndrome),缩写为CTS)又称腕道症候群、腕管综合症,俗称鼠标手,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多发于电脑(键盘、鼠标)用户、木匠、装配员等需要做重复性腕部活
  • 直链淀粉直链淀粉又称糖淀粉,是一种由葡萄糖组成的线性聚合物,各葡萄糖单体主要以α(1→4)糖苷键连接,每个直链淀粉分子通常含有数千个葡萄糖单体。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胶淀粉)组成生物中
  • CDCCDC可以指:
  • 早期现代英语近代英语(英语:Early Modern English,可缩写为 EModE),又译近世英语,指从英国都铎时期到王政复辟时期的英语,也就是从十五世纪末的中古英语到十七世纪中晚期的现代英语之间的英语语
  • 法国国立现代艺术美术馆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法语:Musée National d'Art Moderne)是法国的国家现代美术的博物馆,为庞毕度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的组成部分,主要展区位于巴黎第四区的庞毕度中心。博物馆的
  • 南青冈科参见正文南青冈科也叫南山毛榉科,只有一属—南青冈属,包括约35种,都是生长在南半球的乔木,分布在智利、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几内亚和新喀里多尼亚等地。亦曾分布于南极
  • 政府行政机构政治主题英国政府行政机构是英国境内,直属某政府部门的次级自治公共机构;负责执行所属部门指示的专长政策。 英国境内的行政代理机构;分别向向英国政府、英国国会负责,其余向已
  • 老挝语老挝语(ພາສາລາວ phasa lao),又称寮语、寮国语、老语,属壮侗语系侗台语族壮傣语支,是老挝的官方语言。其使用人口约520万,主要分布于老挝,以及泰国东北部和北部的佬族居住地
  • 楯齿龙目楯齿龙目(Placodontia)又名盾齿龙目、齿龙目,意思为"块状的牙齿",是群生存于三叠纪的海生爬行动物,在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中灭绝。一般认为它们跟鳍龙超目有接近亲缘关系,而鳍龙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