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希腊王国

✍ dations ◷ 2025-04-25 06:21:29 #前180年建立的国家或政权,10年终结的国家或政权,印度-希腊王国,已不存在的亚洲国家,印度帝国及王国

印度-希腊王国(Indo-Greek Kingdom)有时又称希腊-印度王国。

于公元前180年到公元10年间,建立在古印度西北部和北部的诸多国家,起源于希腊-巴克特里亚国王德米特里一世在公元前二世纪初年入侵印度北部,之后巴克特里亚王国的印度部分与王国分裂,建立许多松散的且不同王朝的小国,并统称希腊-印度王国。疆域横跨今日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各一部分,而像是旁遮普的呾叉始罗、今日的锡亚尔科特和查萨达 (Pushkalavati) 皆为当时的重要都市,印度-希腊王国历任30多位希腊化君主,并且经常相互交战。

经历两世纪的统治,印度-希腊王国在语言、符号、宗教艺术和建筑上把古印度、古希腊两个丰富文化融合一起,之后再扩散影响其他地区,时至今日仍可以感受到这种印度-希腊式文化,尤其在佛教艺术上。

当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26年在印度西部取得一系列胜利后,并建立许多希腊殖民地如布西发拉斯(今日的杰赫勒姆)。之后,更企图准备继续向印度东部的难陀王朝进军,但他的军队由于长年战争早已精疲力竭而不肯东进,被迫撤退的亚历山大留下一部分军队保卫在印度的疆土。在亚历山大逝世后,其中许多留守部队随总督欧德摩斯和培松离开印度,去参予继业者战争。这给了新兴的孔雀王朝一个大好机会,旃陀罗笈多随即攻占许多希腊建立的军事要塞和城市,前305年,更迫使塞琉古帝国的塞琉古一世放弃兴都库什山脉以南的区域从阿拉霍西亚直到印度的原属希腊的领地,让当地许多希腊移民受到孔雀王朝的统治。直到前200年左右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德米特里一世继位,乘着孔雀王朝衰败之际大举南侵印度,包括阿拉霍西亚、健驮逻和喀布尔河河谷都回归希腊人统治,奠定了印度-希腊王国的基础。

当时的印度人称呼希腊人为Yavana(可能是从爱奥尼亚转化而来,当时泛指希腊化时的希腊人),并记录当时Yavana入侵西北印的马图拉、无敌城(Saketa),甚至入侵到印度恒河流域如、般遮罗(Pancala)、华氏城。根据印度史料记载,当Yavana国王Dimita(德米特里一世)在华氏城以南七十公里处的王舍城时,听到羯陵伽国王迦罗卫罗(Kharavela)军势强大和英勇,随即撤退至马图拉来保存它意志消沉的军队。

尚未把新征服领土整合在一起,德米特里在公元前180年左右随即逝世。似乎经过一段混乱时期,王国可能陷入内战,曾可能是德米特里的一位将军阿波罗多特斯一世在印度宣布独立于巴克特里亚之外,他统治著西旁遮普到犍陀罗,可算是第一个真正仅统治印度地区的印度-希腊国王。之后,巴克特里亚国王欧克拉提德一世击败一位印度-希腊君主,于公元前170到公元前150年统治印度北部一部分,而米南德一世是下一阶段相当重要的印度-希腊国王,似乎发起第二次对印度地区的入侵,他在印度-希腊诸国中统治疆土最大,已发掘出的钱币也是数量最多最广。

希腊历史学家斯特拉波记载:

在印度也记载许多米南德的事迹,并描述他最终皈依佛教,佛教经典《弥兰陀王问经》即是他向一位僧侣那先比丘问道的集子。

公元前130年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遭受游牧民族塞克人和大月氏入侵而灭亡。虽然印度-希腊诸国有兴都库什山脉相隔而幸免,但米南德逝世后的一连串内战,进一步削弱希腊人的力量,使许多区域渐渐遭印度人夺回,推测之后西部的印度-希腊国王可能跟巴克特里亚欧西德莫斯王朝或欧克拉提德王朝有关,东部则可能是米南德的后代。又因从公元前130年游牧民族入侵巴克特里亚,断绝与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的联系,之后也几乎没有历史文献记载有关印度-希腊诸国的事迹,现代对这之后的历史重建主要靠考古和钱币发掘。

约公元前100年到前80年间,塞克人开始从德兰吉亚那入侵今日巴基斯坦南部并逐渐侵入印度-希腊王国,约公元前80年年间塞克人首领毛伊玆更建立印度-塞人王国,此后印度-希腊人只能在旁遮普西部残喘,直到在公元前10年左右最后一位君主被印度-塞人灭亡。

印度-希腊王国的艺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除了在钱币上保持着希腊在人物雕刻上的优秀工艺外,还有生动的希腊式佛教艺术,并把古典希腊文化和佛教文化结合为一体,促成了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发展,例如犍陀罗的雕塑揭示了希腊艺术对它的影响,“人神”的概念明显地是从希腊神话文化中启发出来的。

在艺术上来说,犍陀罗的风格以曲发、盖着双肩的披衣、鞋子或凉鞋和叶型装饰板为主。而希腊佛教艺术更受到接下来的印度-帕提亚人、印度塞人、贵霜帝国、印度—萨珊人和笈多王朝的继承和发展。之后这种佛教艺术扩散至南亚、东南亚、中国、韩国、日本,直至今日。

相关

  • 色情文学“色情小说”是色情的语文描述,以作者虚构的故事、形容身体感官之刺激而引发读者性幻想为目的,出版物为色情书刊。色情小说有时亦与情色文学相混淆而称“色情文学”,或以“成人
  • 不伦瑞克公爵卡尔·威廉·斐迪南,不伦瑞克-吕讷堡公爵,不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尔-贝芬亲王(英语:Charles II William Ferdinand, Duke of Brunswick-Lüneburg, Prince of Brunswick-Wolfenbuet
  • 森都利亚大会森都利亚大会或百人队会议 (拉丁语:comitia centuriata)为古代罗马共和国三大投票会议之一。相传为第六代国王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创立,参加该大会不分是罗马人民还是平民,凡是
  • 黄小桢黄小桢(英文名:Ze' Hwang,1972年-),台湾创作女歌手,曾在HitFM担任Retro dj。以蘑菇头为其标志。但也有留过长卷发。台湾出生,小学毕业后到美国读书,大学就读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心理学系
  • 约翰·克罗森约翰·克罗森(John Dominic Crossan,1934-),爱尔兰裔美国人,著名新约圣经学者,耶稣研究会创办人之一。克罗森出生于爱尔兰蒂珀雷里。1950年加入天主教圣母忠仆会,后来到美国。1957年
  • 内沙布尔的阿塔阿布·哈米德·本·阿布·伯克尔·易卜拉辛(波斯语:ابو حامد بن ابوبکر ابراهیم‎,转写:Abū Ḥamīd bin Abū Bakr Ibrāhīm,1145年-1221年),笔名法立德尔
  • 狭叶蝠属狭叶蝠属(狭叶蝠),哺乳纲、翼手目、叶口蝠科的一属,而与狭叶蝠属(狭叶蝠)同科的动物尚有黄花蝠属(黄花蝠)、铲齿蝠属(铲齿蝠)等之数种哺乳动物。
  • 陆恢陆恢(1851年-1920年),原名友恢,一名友奎,字廉夫、狷盫,号狷叟、破佛盫主人,清末民初画家,擅长山水、花鸟、人物等各类国画。陆恢原籍吴江,居吴县,年轻时师从夏之鼎的学生刘德六,师法王石
  • 白鹏翔白鹏 翔(1985年3月11日-),本名芒可巴特·达瓦扎尔格勒(蒙古语:Мөнхбатын Даваажаргал,拉丁字母转写:Mönkhbatyn Davaajargal),是一名日本现役大相扑力士,第69代横
  • 佛莱迪大战杰森之开膛破肚《佛莱迪大战杰森之开膛破肚》(英语:)是一部2003年美国恐怖片,由于仁泰执导。本片为知名恐怖片系列“十三号星期五系列电影”的面具杰森魔与“猛鬼街系列电影(英语:A Nightmar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