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菲·杨

✍ dations ◷ 2025-09-10 08:44:55 #1914年出生,1975年逝世,印度尼西亚华人,陈姓,法国裔混血儿,20世纪女演员,印尼电影演员,印尼演员

菲菲·杨(印尼语:Fifi Young;1914年1月12日-1975年3月5日),原名陈金娘,印度尼西亚演员,拥有华人和法国人血统,从影34年间,共拍摄了至少86部电影。

菲菲·杨原名陈金娘(Nonie Tan),在1914年1月12日生于亚齐双溪利普特(Sungai Liput),父亲是法国人,可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过军队,在她小时候逝世;母亲是土生华人(一说福建人)。父亲去世后,她便跟随母亲,迁往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定居,然后入读荷华学校(印尼语:Hollandsche Chineesche School)(荷兰殖民政府为华人开设的学校),在那里完成了四年的小学课程。

陈金娘刚踏上舞台的时候,首先在黛薇·查歌舞团(Dewi Dja')担任舞蹈员,以“黛薇·玛丽亚”(Dewi Maria)的名义演出,然后转为莉布特小姐的奥丽安剧团(英语:Miss Riboet's Orion)效力。她在14岁时和剧作家杨众生结婚,杨众生给她取了一个艺名,叫“菲菲·杨”,还教导她怎样表演,陈金娘接受了他的建议。在“菲菲·杨”这个名字里,“杨”拼作“Young”,按照粤语拼音拼写(杨众生的姓氏拼作“Njoo”,按照福建话读音拼写),取名“菲菲”则是为了令观众回想起法国演员菲菲·德奥赛(英语:Fifi D'Orsay)的风采。剧团在东南亚(包括英属马来亚)举行巡回演出时,菲菲·杨也参加了表演。

1930年,杨众生夫妇在槟城创办“月光水晶歌舞团”(Moonlight Crystal Follies),菲菲·杨也在这个时候开始参演舞台剧。之后,他们首先在1930年代中期加入达尔达尼拉剧团(Dardanella),令菲菲·杨成为该剧团的花旦之一,然后在剧团大部分成员出国演出时离巢,在1937年自组“菲菲·杨之塔”剧团(Fifi Young's Pagoda)。

1937年,荷兰导演阿尔贝特·巴林克(英语:Albert Balink)执导的《月圆(英语:Terang Boelan)》登上银幕,两年后,郑丁春摄制的影片《草(英语:Alang-Alang (film))》也在戏院上映,这两部电影的成功令东印度群岛的电影业得以复苏。1940年,当地开设了4家制片厂,东方影业就是其中之一。他们聘请了杨众生夫妇,希望杨众生能为公司撰写电影剧本,也希望菲菲·杨能够成为卖座演员(英语:bankable star),为公司带来收入。菲菲·杨参演了东方影业首三部作品——《马塔兰的短剑》(1940年)、《朱拜达》(1940年)和《五色》(1941年),然后在1941年和丈夫一起,接受电影导演杨中义的邀请,加入大华影业(Majestic Pictures),并于同年出演大华的作品《母亲的眼泪(英语:Air Mata Iboe)》。

1942年,日本占领东印度群岛,他们只保留一家电影制片厂,其余制片厂一律关闭,从实际上摧毁了当地的电影业,于是杨众生夫妇和以前在东方影业的同事达莉亚(英语:Dhalia)一起加入“泗水之星”歌舞团(Bintang Soerabaia)。1945年日本投降后,印尼民族主义者宣布印尼独立,随即与荷军展开长达四年的独立战争,这时杨众生成立了“五彩”剧团,菲菲·杨也成为了剧团的当家花旦。

1949年荷兰正式承认印尼独立(英语:Dutch–Indonesian Round Table Conference)后,菲菲·杨重返荧屏,之后又在电影业活跃了20多年。这时她经常在电影里扮演母亲的角色;美国视觉人类学家卡尔·G·海德(英语:Karl G. Heider)指出,她擅长扮演老年村妇的角色,咀嚼槟榔的场面也广为电影观众熟悉。

相关

  • 心力衰竭心脏衰竭(法语:Insuffisance cardiaque,英语:HF, heart failure),一般意指慢性心脏衰竭(英语:CHF, chronic heart failure)。但是有时则指郁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当
  • 索尔斯伯利罗伯特·阿瑟·塔尔博特·加斯科因-塞西尔,第三代索尔兹伯里侯爵,KG,GCVO,PC(Robert Arthur Talbot Gascoyne-Cecil, 3rd Marquess of Salisbury,1830年2月3日-1903年8月22日),英国保
  • 必品阁必品阁(韩语:비비고,英语:Bibigo)是韩国CJ希杰集团旗下的一个国际性连锁餐饮品牌,在中国、美国、新加坡、英国、日本等多个国家拥有连锁店。必品阁的英文名称“Bibigo”是韩语“拌
  • 奥罗奇语奥罗奇语(Oroch language),是西伯利亚奥罗奇人的语言。他们语言是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北支(满语-锡伯语支)。与乌德盖语及那乃语关系最密切。此语言流通于伯力一带。2002年有2
  • 大灰厂组大灰厂组是位于中国北京的下白垩世地层,1933年由谢家荣命名。该地层以砂质砾岩、砂岩、泥岩以及黄绿、灰黑色页岩为主。
  • 汤姆·阿尔德里奇汤玛斯·欧内斯特·阿尔德里奇(英语:Thomas Ernest Aldredge;1928年2月28日-2011年7月22日)是一名美国电视剧、电影和舞台剧演员,他著名的角色是《人在江湖》的Hugh De Angelis。
  • 尼古拉·博尔久扎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博尔久扎(俄语: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Бордюжа,1949年10月20日-),男,奥廖尔人,俄罗斯政治人物,外交官。前克格勃官员。1972毕业于彼尔姆
  • 单一同位素元素单一同位素元素是指只有一个稳定同位素的元素。另外,铋209,钍232及镤231是有一个自然界的同位素的,但其为放射性,故并不符合资格。
  • 李岳瑞李岳瑞(1862年-1927年),字孟符,晚清进士、政治人物,陕西咸阳县正阳乡庇李村(今属咸阳市渭城区)人。早年师从刘古愚。光绪九年(1883年)癸未科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
  • 罗伊·奥比森罗伊·奥比森(英语:Roy Orbison,1936年4月23日-1988年12月6日),也被称为“The Big O”,是一位美国创作歌手,最出名是他标志的墨镜,及个性鲜明强而有力的嗓音,所作歌曲曲式较复杂,富幽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