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质夫

✍ dations ◷ 2025-02-24 08:59:26 #1896年出生,1963年逝世,中国教育家,扬州人,国立中央大学校友,中央大学校友,南京农业大学校友,东南大学校友,南京大学校友

黄质夫(1896年-1963年),江苏仪征人。祖籍湖南邵阳。名同义、字质夫。中国乡村教育先驱之一。

1896年3月6日生于江苏仪征十二圩。1920年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改建为国立东南大学)农科,1924年国立东南大学农艺系毕业后,即投身于乡村师范教育事业。创办主持江苏界首、南京栖霞、浙江湘湖和国立贵州师范学校,前后长达20余年。

黄质夫一生怀抱“救百万村寨的穷,化万万农工的愚,争整个民族的脸”的理想,决心培养大批“既有知识又能实干的乡村教师”。他主持乡村师范时把愿意从事生产劳动和吃苦作为入学条件,厉行劳动建校,自力更生,勤俭办学,要求学生毕业后能去做灌输农民知识的教师,改进农民生活的导师,发展乡村社会事业的领袖。

黄质夫力倡“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乡村学校化,学校乡村化”的主张,努力使学校所在地成为“野无旷土、村无游民、人无不学、事无不举”的理想社会。黄质夫学识渊博,思想敏锐,处处以身作则,赤脚下地干活,性格刚强耿直,办事雷厉风行。这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农学家,视成名成家,升官发财为粪土,甘心到最艰苦的地区教育农民子弟,在贵州大力开发边疆少数民族教育,虽常处逆境,始终不改初衷,诚难能可贵,令人敬佩。

近十多年由江苏省文史委员会、贵州教育出版社、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了:《黄质夫教育文选》、《乡村教育先驱黄质夫》、《黄质夫乡村教育思想研究》、《国立贵州师范文选》等著作、论文集。以纪念和肯定了这位被尘封的乡村教育家的业绩。

相关

  • 焦油焦油旧称溚(英语:tar),是一种黑色的粘稠液体,是有机物经过加热干馏的产物,常见的为用煤炼焦产生的煤焦油,但木材干馏也会产生木焦油,此外泥炭干馏,石油分馏产生的重油也被称为焦油。
  •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行政院农业委员会(简称农委会)是中华民国全国农业行政事务之最高主管机关,前身为1948年创立的“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及精省前之“台湾省政府农林厅”。主管全国的农、林、
  • 川端桥中正桥(旧名川端桥)为连接台湾台北市与新北市的重要桥梁,因日治时期与台北市川端町(今水源快速道路附近)连接而得名,战后扩宽并改名为中正桥。此桥跨越新店溪,连接台北市中正区重庆
  • 青岩站青岩站(韩语:청암역)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咸镜北道清津市青岩区域的一个铁路车站,属于平罗线。平罗线
  • 贝尔·胡克斯葛劳瑞亚·晋·沃特金(Gloria Jean Watkins,1952年9月25日-)以笔名贝尔·胡克斯(bell hooks)而为人所知。是一位美国作家,教授,女权主义者和活动家。贝尔·胡克斯这个笔名取自她非常
  • 三角帆蚌三角帆蚌(学名:)为蚌科帆蚌属的动物,俗名翼蚌、水蚌、三角蚌、江贝、劈蚌,在越南叫作蝶蚌。常栖息于大中型湖泊以及河流内。本物种无论作为食品、医药或工业方面,都是一个珍贵的物
  • 马努·迪班戈马努·迪班戈(Manu Dibango,1933年12月12日-2020年3月24日),喀麦隆音乐家、歌曲写手,其演奏乐器是萨克斯风和颤音琴。他的作品融合了爵士乐、放克及喀麦隆传统音乐的风格。他的父
  • 移赉勃极烈移赉勃极烈为金国一官名,意为部长,与胡鲁勃极烈、阿买勃极烈、乙室勃极烈和札失哈勃极烈等职同级。担任该职的是金人,凡参加辅政的勃极烈均为最高统帅部成员,征伐大事由皇帝和辅
  • 人的大地人的大地(法语:Terre des hommes,也翻译为人类的大地)是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絮佩里创作的回忆录,出版于1939年,英文版同年于美国问世,书名为《风沙星辰》(Wind, Sand and Stars
  • 约翰·阿尔德莱德约翰·B·阿尔德莱德(英语:John B. Aldred,1921年-),英国音频工程师。他曾2次提名奥斯卡最佳音响效果奖。1942年至1973年间,他曾参与57部不同的电影与电视节目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