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罗尼

✍ dations ◷ 2025-04-25 05:39:52 #陀罗尼
陀罗尼(梵语天城文:धारणी,dhāraṇī),意译为“真言”、“总持”、“持明”、“咒语”、“密语”。主要以梵文字母及句子构成。佛教用语,源自古印度语,汉译后经常出现于佛教经典中。佛教徒持诵真言往往是七次或七的倍数次,如四十九次、七十七次等,在印度,最早的真言是婆罗门祭拜时的吠陀赞歌。“陀罗尼”,梵文 dhāraṇī,汉译为“真言”、“密语”、“明”、“咒”、“总持”,是佛教里面佛菩萨及护法天龙八部及修学佛法的佛弟子们,所通用的一种音声语言。“陀罗尼”称为“真言”,那是因为这种音声是超越时空而不变的,例如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观世音菩萨于过去无量亿劫千光王静住如来前听闻此大悲心陀罗尼,然后在这个时代释迦牟尼佛面前宣说大悲心陀罗尼,经过了那么久远的时间,可是这个大悲心陀罗尼的音声是不会随着时间而改变的,因此,“陀罗尼”又称为“真言”--“真实不变的音声语言”。“陀罗尼”称为“密语”,那是因为佛菩萨的咒语含藏了佛菩萨不可思议的慈悲愿力,不可思议的威德加持力,非小乘凡夫所能测量,所以称为密语。佛菩萨为了利益度化众生离苦得乐,因此借由“密语”,将佛菩萨无量劫修行的愿力功德结晶,化为一句“密语”,让修行佛法的佛弟子们,只要专心的持念“密语”,就能得到不可思议的功德。“陀罗尼”称为“明”,那是因为持诵陀罗尼可以让身口意得到净化,进而发出光明,持诵陀罗尼的最高境界能够得到“三明六通”,成为“持明仙人”,具有大神通,能够号令驱使天龙八部。“陀罗尼”称为“咒”,“咒”即是祝愿的意思,因为诵念咒语可以得到诸佛菩萨的祝愿加持,而且持咒者也可以透过诵念咒语来祝愿他人,所以称为“咒”。“陀罗尼”称为“总持”, “总一切法,持无量义”,这个是华严经“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的境界,例如,华严经有四十二个梵文字母,只要念诵一个梵音字母就能通达甚深的般若波罗蜜门。陀罗尼大致可分为四种形式:

相关

  • 亚种亚种(subspecies)是指虽属同一物种但种内彼此占据地理分布或宿主互不重叠且生殖隔离不完善,彼此具有一定形态差异的生物类群。亚种名与种加词相同的亚种被称为指名亚种,亦称原名
  • 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是用来描述白蛋白尿水平适度增加的医学术语。它发生在肾泄漏少量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进入尿液里、换言之,即在肾脏肾小球的白蛋白有
  • 歧义歧义(英语:ambiguity,又有译为“含混”)是指未定义或定义不清楚而没有明确涵义的单词、术语(term)、注释或观念。在华人社会,认为此言词源于唐朝苏味道:“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
  • 子宫切除手术子宫切除术(hysterectomy)指的通常是由妇产科医生进行的切除子宫的手术。它可分为整个(包括整个子宫和子宫颈)或部分切除。在普遍的情况下,切除卵巢需要与切除子宫手术同时进行。
  • 载脂蛋白结构 / ECOD载脂蛋白(英语:Apolipoproteins)是指一种会与脂类(脂溶性物质,如脂肪与胆固醇)结合的蛋白质,以形成脂蛋白。脂蛋白借着穿梭于淋巴系统与循环系统以转运脂质。脂蛋白的脂
  • 伊丽莎白·诺伊费尔德伊丽莎白·方达儿·诺伊费尔德(英语:Elizabeth Fondal Neufeld,1928年9月27日-),美国遗传学家,其研究集中在人体代谢性疾病的遗传原因而著名,并因此获得沃尔夫奖、拉斯克临床医学研
  • 乙锭溴化乙锭(缩写EtBr,EB)是一种核酸染料,常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用于核酸染色。在紫外光的照射下,未与核酸结合的溴化乙锭可被激发出橙红色萤光,在与DNA或双股RNA结合时,萤光强度会增强
  • +2UTC+02:00与以下时区地区相同:夏令时间的地方:
  • 以色列人1966年以来,共有12位以色列人被授予诺贝尔奖,其中第一位获奖的以色列籍得主为1966年的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而2009年获得化学奖的阿达·约纳特则是首位以色列籍的女性得主。
  • 克拉伦斯·沃尔顿·李拉海克拉伦斯·沃尔顿·“沃尔特”·李拉海(英语:Clarence Walton "Walt" Lillehei,1918年10月23日-1999年7月5日),美国外科医生,心内直视手术的先驱开创者之一,被称作“心内直视手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