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罗尼

✍ dations ◷ 2025-09-06 19:30:50 #陀罗尼
陀罗尼(梵语天城文:धारणी,dhāraṇī),意译为“真言”、“总持”、“持明”、“咒语”、“密语”。主要以梵文字母及句子构成。佛教用语,源自古印度语,汉译后经常出现于佛教经典中。佛教徒持诵真言往往是七次或七的倍数次,如四十九次、七十七次等,在印度,最早的真言是婆罗门祭拜时的吠陀赞歌。“陀罗尼”,梵文 dhāraṇī,汉译为“真言”、“密语”、“明”、“咒”、“总持”,是佛教里面佛菩萨及护法天龙八部及修学佛法的佛弟子们,所通用的一种音声语言。“陀罗尼”称为“真言”,那是因为这种音声是超越时空而不变的,例如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观世音菩萨于过去无量亿劫千光王静住如来前听闻此大悲心陀罗尼,然后在这个时代释迦牟尼佛面前宣说大悲心陀罗尼,经过了那么久远的时间,可是这个大悲心陀罗尼的音声是不会随着时间而改变的,因此,“陀罗尼”又称为“真言”--“真实不变的音声语言”。“陀罗尼”称为“密语”,那是因为佛菩萨的咒语含藏了佛菩萨不可思议的慈悲愿力,不可思议的威德加持力,非小乘凡夫所能测量,所以称为密语。佛菩萨为了利益度化众生离苦得乐,因此借由“密语”,将佛菩萨无量劫修行的愿力功德结晶,化为一句“密语”,让修行佛法的佛弟子们,只要专心的持念“密语”,就能得到不可思议的功德。“陀罗尼”称为“明”,那是因为持诵陀罗尼可以让身口意得到净化,进而发出光明,持诵陀罗尼的最高境界能够得到“三明六通”,成为“持明仙人”,具有大神通,能够号令驱使天龙八部。“陀罗尼”称为“咒”,“咒”即是祝愿的意思,因为诵念咒语可以得到诸佛菩萨的祝愿加持,而且持咒者也可以透过诵念咒语来祝愿他人,所以称为“咒”。“陀罗尼”称为“总持”, “总一切法,持无量义”,这个是华严经“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的境界,例如,华严经有四十二个梵文字母,只要念诵一个梵音字母就能通达甚深的般若波罗蜜门。陀罗尼大致可分为四种形式:

相关

  • 工作工作可指:
  • 人猿总科猿是灵长目人猿总科(学名:Hominoidea)动物的通称,包括两个科。虽然人们常把猿猴并称,有时候将猴也称为猿,而猿有时也会称做是猴,不过他们在生物学上是不同的动物。两者的主要区别在
  • 行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四十四个(六划的则为第二十七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行部归于六划部首。行部只将字左右夹在一起为部字。且无其他部
  • 肥皂,又名香皂、雪文(台湾话)、茶箍(台湾话)(但根据中华民国教育部的台湾闽南语常用辞典中指出,茶箍是用压榨茶油时所剩下来的渣滓,再把它压制成坚硬的饼形,可当肥皂用,但与肥皂其实不
  •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神圣罗马皇帝(德语:Römisch-deutscher Kaiser;拉丁语:Imperatores Romani Sacri)是历史学家称呼中世纪时获教宗赐予“罗马皇帝”头衔的德意志国王和罗马人民的国王,和1356年后统
  • 全世界结构高度最高的桥梁仅列出结构高度在180米(591英尺)及以上的桥梁,包括已建成、在建和规划的。
  • 威廉·塞西尔·坎贝尔威廉·塞西尔·坎贝尔(英语:William Cecil Campbell,1930年6月28日-),美国籍爱尔兰裔生物化学家、生物学家、寄生虫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为德鲁大学荣誉退休研究员。2015年
  • IrOsub4/sub四氧化铱是由氧和铱组成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式是IrO4,铱的氧化态是+8 。四氧化铱可以由在绝对温度6K(−267 °C, −449 °F)下的固态氩中的光化学重排来制备。此氧化物在较高温
  •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的功能是去除蛋白上磷酸化酪氨酸的磷脂基团。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是一个常见的翻译后修饰,能够产生新的用于蛋白相互作用以及调
  • 斐洛斐洛‧尤迪厄斯(Philo Judeaus)亦称亚历山大里亚的斐洛(约公元前25年~40年或45年),是生于亚历山大城的犹太哲学家和政治家。斐洛第一个尝试将宗教信仰与哲学理性相结合,故在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