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勒海峡制度公约

✍ dations ◷ 2025-02-24 14:13:02 #蒙特勒海峡制度公约

蒙特勒海峡制度公约(英语:Montreux Convention Regarding the Regime of the Straits)是1936年在瑞士蒙特勒签署的协定,该协定给予土耳其对伊斯坦布尔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的控制权并对海军船只的通行做出了规定。公约保证和平时期民用船只的自由通行权,对非黑海国家军用船只的通行做出限制。在俄罗斯立场看,公约条款多年来一直具有争议,尤其是涉及前苏联海军和俄罗斯海军的通行问题。

该公约是19世纪和20世纪的一些列协议之一,这些协议试图解决长期存在的海峡问题,即:谁应该控制连接黑海和地中海之间具有战略意义的通道。1923年《洛桑条约》将达达尼尔海峡非军事化,并在国际联盟的国际海峡委员会(英语:International Straits Commission)的监督之下,向不受限制的民用和军用交通工具开放海峡,剥夺了土耳其在黑海海峡设防的权力。

到了20世纪的30年代末,随着意大利法西斯党的崛起,地中海的战略局势发生了变化。意大利控制了土耳其西岸希腊人居住的佐泽卡尼索斯群岛,并在罗得岛、莱罗斯岛和科斯岛修建了防御工事。土耳其担心意大利会借此利用进入海峡的机会,将其势力扩大到安纳托利亚地区和黑海地区,土耳其还担心保加利亚会重新武装起来。因此土耳其暗自重新加固了海峡要塞,尽管不允许土耳其这样做。

1936年3月德国武装占领莱茵非军事区,欧洲局势进一步恶化。同年4月11日,土耳其政府再次照会洛桑会议签字国,要求召开新的国际会议修改海峡公约。英国等国家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考虑,表示赞同召开新的国际会议。

1936年6月22日,澳大利亚、土耳其、英国、法国、苏联、希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日本等《洛桑条约》签约国代表出席了在瑞士的蒙特勒召开了制定新的海峡制度国际会议,作为《洛桑条约》签约国之一的意大利没有出席蒙特勒会议。

会议上,苏联代表主张黑海沿岸的各国军舰在和平时期可自由穿越海峡,而非黑海沿岸国家的军舰在穿越海峡时应受到限制;在战时则封锁海峡,任何国家军舰均不得通过。英国代表为防止苏联加强在地中海的势力,则坚持非黑海沿岸国家与黑海沿岸国家在此问题上享有平等的权利,战时各参战国的军舰均可自由通过,封锁海峡必须经国际联盟大会三分之二以上多数票通过。

各国经过将近一个月的争论协商,最后于7月20日达成协议,与会十国的代表签署了新的“海峡制度公约”,通称《蒙特勒公约》。公约确认了海峡通行的自由原则:平时和战时各国商船均可以自用通过;和平时期黑海沿岸国家的军舰可自由通过海峡,非沿岸国家的军舰通过海峡时要受到一定限制,其规定为:同一时期通过的军舰总吨位不得超过1.5万吨,在黑海停留的船只总吨位不得超过三万吨,停留时间不得超过21天;战时如果土耳其为中立国,各交战国不得通过海峡,如果土耳其为参战国,则由土耳其决定是否允许别国军舰通过。

根据新公约,撤销了原来的海峡国际委员会,恢复了土耳其对海峡的全部主权,土耳其获得了在达达尼尔海峡和伊斯坦布尔海峡设防的权利。该公约于当年11月9日生效。

二战初期,作为中立国的土耳其与德国保持密切的贸易联系,向德国供应铁矿石、石油等工业原料。战争后期随着战局朝着不利于德国的方向发展,土耳其开始转向靠拢盟国,1944年6月土耳其禁止德国船只通过海峡。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处于对土耳其立场的不满和国际联盟不复存在为由,提出废除《蒙特勒公约》的要求。雅尔塔会议之后,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制定的《关于海峡体制问题》的报告中指出:1945年3月,苏联向土耳其发出了外交攻势,指责土耳其在战争期间对苏联奉行的敌对政策,随后宣布废除早年签订的《苏联土耳其友好条约》。苏联废约的目的在于订立双边新条约。在新条约中,苏联提出在海峡建立苏联的军事基地,由苏联和土耳其两国对海峡实行联合控管等。土耳其认为这个新条约侵害了主权,为此将苏联告上了联合国,英美两国明确表示支持土耳其,因此这项新条约的谈判未能进行下去,1953年斯大林去世之后,苏联也放弃了对土耳其提出的相关要求。

1948年3月,美国让土耳其以欧洲国家的身份参加马歇尔计划,4年之后土耳其正式加入北约。冷战期间的黑海沿岸国家是苏联、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土耳其。除了土耳其是北约之外,其余三国都是华约集团国家。黑海几乎成为了华约国家的内海,但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咽喉要道却被北约国家所掌握。对此,为一旦爆发与北约军事冲突,苏联黑海舰队以土耳其为假想敌做出两手对应策略:一是每年都进行模拟炮击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炮兵阵地的实弹演习,争取第一轮炮火摧毁土耳其海岸炮兵阵地,保证黑海舰队突破封锁进入地中海;二是确保苏联的潜艇能在土耳其方面毫无察觉之下顺利通过海峡。

1988年2月,发生了一起美国的一艘巡洋舰在克里米亚半岛附近被苏联护卫舰撞击的事件(英语:1988 Black Sea bumping incident)。

2018年克赤海峡危机发生后不到两个月,2019年1月7日和19日,美国海军驱逐舰“唐纳德·库克号”和登陆舰“麦克亨利堡号(英语:USS Fort McHenry (LSD-43))”以参加北约盟国罗马尼亚的联合军演为名义,分别两次通过达达尼尔海峡从地中海进入黑海,俄国海军派出军舰进行监视。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乌克兰政府呼吁土耳其根据《蒙特勒公约》行使其被赋予的权力,限制俄罗斯军舰从地中海进入黑海。

2月27日,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土耳其方面已经对乌克兰局势做出了判断,他表示,乌克兰局势已经演变成一场战争,土耳其方面将以透明的方式执行《蒙特勒公约》的相关规定。然而,恰武什奥卢重申:根据协议条款,土耳其不能阻止俄罗斯军舰返回其注册基地。

相关

  • 酰胺醇类抗生素酰胺醇类抗生素是一种抗生素。常见的有得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等。临床常用的品种为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制剂有甲砜霉素片、氟苯尼考注射液、氟苯尼考可溶性粉等。抗菌
  • 萨尔诺萨尔诺(意大利语:Sarno),是意大利萨莱诺省的一个市镇。总面积39平方公里,人口31394人,人口密度805.0人/平方公里(2009年)。ISTAT代码为065135。
  • 迈尔霍夫奥托·弗利兹·迈尔霍夫(Otto Fritz Meyerhof,1884年4月12日-1951年10月6日)是一位德国医师与生物化学家。迈尔霍夫生于汉诺威的一个犹太家庭,大学就读斯特拉斯堡大学与海德堡大
  •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议长:南希·裴洛西(民主党) 多数党领袖(英语:Party lead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斯坦利·霍耶(民主党) 少数党领袖(英语:Party leaders of the United Sta
  • 周济 (消歧义)周济可以指:
  • 刘泽清刘泽清(?—1649年,一说是1645年),字鹤洲,山东曹县人。刘源清之兄。早年是辽东宁前卫守备,后迁山东都司佥书,崇祯六年,为总兵官,加左都督。崇祯八年诏统山东兵防漕。泽清为人性恇怯,尝妄
  • 小此木彦三郎小此木彦三郎(日语:小此木 彦三郎/おこのぎ ひこさぶろう ;1928年1月26日-1991年11月4日)日本自民党政治家,1969年至1991年8次当选众议院议员,先后在第二次中曾根内阁担任经济产业
  • 克拉维格利亚达斯峰坐标:46°49′50.5″N 10°9′7.6″E / 46.830694°N 10.152111°E / 46.830694; 10.152111克拉维格利亚达斯峰(Piz da las Clavigliadas),是瑞士的山峰,位于该国东南部,由格劳宾
  • 刘良 (桃侯)刘良(?-前1世纪),西汉广川缪王刘齐子。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三月封桃侯。谥号炀。子刘敞袭爵。
  • 2014年瑞士公投 政治主题瑞士在2014年举行了4次公投,表决12项议题。在2月9日举行的第一次公投中,瑞士选民否决了堕胎费用自理动议,不过他们通过了铁路基建拓展和财政补助动议和限制大规模移民的动议,当中反移民动议令瑞士政府要恢复移民配额制和重启与欧洲联盟(欧盟)之间的人员自由流动谈判,更令欧盟要把瑞士逐出伊拉斯谟计划等科研计划。5月18日第二次公投当中,其中一项表决议题是设立全球最高的最低工资水平,不过这项受到资方反对的动议最终以大比数被否决,而采购JAS 39鹰狮战斗机的计划也以微差告吹。然而,选民仍然通过了保障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