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勒海峡制度公约

✍ dations ◷ 2025-07-20 06:34:38 #蒙特勒海峡制度公约

蒙特勒海峡制度公约(英语:Montreux Convention Regarding the Regime of the Straits)是1936年在瑞士蒙特勒签署的协定,该协定给予土耳其对伊斯坦布尔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的控制权并对海军船只的通行做出了规定。公约保证和平时期民用船只的自由通行权,对非黑海国家军用船只的通行做出限制。在俄罗斯立场看,公约条款多年来一直具有争议,尤其是涉及前苏联海军和俄罗斯海军的通行问题。

该公约是19世纪和20世纪的一些列协议之一,这些协议试图解决长期存在的海峡问题,即:谁应该控制连接黑海和地中海之间具有战略意义的通道。1923年《洛桑条约》将达达尼尔海峡非军事化,并在国际联盟的国际海峡委员会(英语:International Straits Commission)的监督之下,向不受限制的民用和军用交通工具开放海峡,剥夺了土耳其在黑海海峡设防的权力。

到了20世纪的30年代末,随着意大利法西斯党的崛起,地中海的战略局势发生了变化。意大利控制了土耳其西岸希腊人居住的佐泽卡尼索斯群岛,并在罗得岛、莱罗斯岛和科斯岛修建了防御工事。土耳其担心意大利会借此利用进入海峡的机会,将其势力扩大到安纳托利亚地区和黑海地区,土耳其还担心保加利亚会重新武装起来。因此土耳其暗自重新加固了海峡要塞,尽管不允许土耳其这样做。

1936年3月德国武装占领莱茵非军事区,欧洲局势进一步恶化。同年4月11日,土耳其政府再次照会洛桑会议签字国,要求召开新的国际会议修改海峡公约。英国等国家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考虑,表示赞同召开新的国际会议。

1936年6月22日,澳大利亚、土耳其、英国、法国、苏联、希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日本等《洛桑条约》签约国代表出席了在瑞士的蒙特勒召开了制定新的海峡制度国际会议,作为《洛桑条约》签约国之一的意大利没有出席蒙特勒会议。

会议上,苏联代表主张黑海沿岸的各国军舰在和平时期可自由穿越海峡,而非黑海沿岸国家的军舰在穿越海峡时应受到限制;在战时则封锁海峡,任何国家军舰均不得通过。英国代表为防止苏联加强在地中海的势力,则坚持非黑海沿岸国家与黑海沿岸国家在此问题上享有平等的权利,战时各参战国的军舰均可自由通过,封锁海峡必须经国际联盟大会三分之二以上多数票通过。

各国经过将近一个月的争论协商,最后于7月20日达成协议,与会十国的代表签署了新的“海峡制度公约”,通称《蒙特勒公约》。公约确认了海峡通行的自由原则:平时和战时各国商船均可以自用通过;和平时期黑海沿岸国家的军舰可自由通过海峡,非沿岸国家的军舰通过海峡时要受到一定限制,其规定为:同一时期通过的军舰总吨位不得超过1.5万吨,在黑海停留的船只总吨位不得超过三万吨,停留时间不得超过21天;战时如果土耳其为中立国,各交战国不得通过海峡,如果土耳其为参战国,则由土耳其决定是否允许别国军舰通过。

根据新公约,撤销了原来的海峡国际委员会,恢复了土耳其对海峡的全部主权,土耳其获得了在达达尼尔海峡和伊斯坦布尔海峡设防的权利。该公约于当年11月9日生效。

二战初期,作为中立国的土耳其与德国保持密切的贸易联系,向德国供应铁矿石、石油等工业原料。战争后期随着战局朝着不利于德国的方向发展,土耳其开始转向靠拢盟国,1944年6月土耳其禁止德国船只通过海峡。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处于对土耳其立场的不满和国际联盟不复存在为由,提出废除《蒙特勒公约》的要求。雅尔塔会议之后,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制定的《关于海峡体制问题》的报告中指出:1945年3月,苏联向土耳其发出了外交攻势,指责土耳其在战争期间对苏联奉行的敌对政策,随后宣布废除早年签订的《苏联土耳其友好条约》。苏联废约的目的在于订立双边新条约。在新条约中,苏联提出在海峡建立苏联的军事基地,由苏联和土耳其两国对海峡实行联合控管等。土耳其认为这个新条约侵害了主权,为此将苏联告上了联合国,英美两国明确表示支持土耳其,因此这项新条约的谈判未能进行下去,1953年斯大林去世之后,苏联也放弃了对土耳其提出的相关要求。

1948年3月,美国让土耳其以欧洲国家的身份参加马歇尔计划,4年之后土耳其正式加入北约。冷战期间的黑海沿岸国家是苏联、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土耳其。除了土耳其是北约之外,其余三国都是华约集团国家。黑海几乎成为了华约国家的内海,但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咽喉要道却被北约国家所掌握。对此,为一旦爆发与北约军事冲突,苏联黑海舰队以土耳其为假想敌做出两手对应策略:一是每年都进行模拟炮击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炮兵阵地的实弹演习,争取第一轮炮火摧毁土耳其海岸炮兵阵地,保证黑海舰队突破封锁进入地中海;二是确保苏联的潜艇能在土耳其方面毫无察觉之下顺利通过海峡。

1988年2月,发生了一起美国的一艘巡洋舰在克里米亚半岛附近被苏联护卫舰撞击的事件(英语:1988 Black Sea bumping incident)。

2018年克赤海峡危机发生后不到两个月,2019年1月7日和19日,美国海军驱逐舰“唐纳德·库克号”和登陆舰“麦克亨利堡号(英语:USS Fort McHenry (LSD-43))”以参加北约盟国罗马尼亚的联合军演为名义,分别两次通过达达尼尔海峡从地中海进入黑海,俄国海军派出军舰进行监视。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乌克兰政府呼吁土耳其根据《蒙特勒公约》行使其被赋予的权力,限制俄罗斯军舰从地中海进入黑海。

2月27日,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土耳其方面已经对乌克兰局势做出了判断,他表示,乌克兰局势已经演变成一场战争,土耳其方面将以透明的方式执行《蒙特勒公约》的相关规定。然而,恰武什奥卢重申:根据协议条款,土耳其不能阻止俄罗斯军舰返回其注册基地。

相关

  • 盐可以指:
  • 背景辐射背景辐射(英语:background radiation),又称本底辐射,是在环境中持续存在,可以是源自人为排放或自然存在的辐射,主要的来源有:大约有3%的背景辐射来自其他的人造来源,像是:意外的暴露在
  • 石泉通古斯河石泉通古斯河(Подкаменная Тунгуска),又称中通古斯河,是叶尼塞河右岸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中西伯利亚高原,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境内汇入叶尼塞河。该河全
  • 苏我马子苏我马子(551年-626年6月19日),日本飞鸟时代的政治家与权臣。苏我马子为苏我稻目之子,其女儿为钦明天皇的妻子,以外戚的身份掌权。苏我马子官仕敏达天皇、用明天皇、崇峻天皇与推
  • 常德会战常德战役是抗日战争中一场战役,于1943年(民国32年)11月至1944年1月期间。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6战区部队在湖南西北部常德地区对日军第11军进行的防御战役。常德城乃湘西北重镇,历
  • 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F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F(英语: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F)是一个Unicode区段,在2017年6月20日发布的Unicode 10.0中被引入。扩展F区共收录7473个汉字,编码范围为U+2C
  • 斯韦恩·罗斯兰斯韦恩·罗斯兰(挪威语:Svein Rosseland,1894年3月31日-1985年1月19日),挪威天体物理学家,是理论天体物理学的先驱。罗斯兰生于挪威克瓦姆,是家中9名子女中的老幺。1917年罗斯兰在海
  • 兆 (前綴)兆(英语:mega-,台湾称百万),是国际单位制词头,表示因数106(1000000),符号为M,在1960年确认用于国际单位制(SI)。英语Mega源自希腊语μέγας,意为“巨大的”。当单位以幂的形式出现时,例
  • 白劳易白劳易(法语:Louis-Émile Bertin,音译为:路易-埃米尔·贝尔坦,1840年3月23日-1924年10月22日)是一个法国军舰设计师。是海军新生学派的支持者。曾设计松岛级防护巡洋舰。白劳易,184
  • 帕特拉纳帕特拉纳(英语:Patelana),古罗马职掌农业神祇之一。在古罗马,农业由数位神祇负责管理。其相关神庙亦因祈求生产之需而常年为人所尊奉并进行相关祭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