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约正字法

✍ dations ◷ 2025-08-01 11:34:30 #拼写改革,西班牙语

贝约正字法,也称作智利正字法,是由委内瑞拉语言学家安德烈斯·贝约及哥伦比亚作家胡安·加尔西亚·德尔·里约提出的对美洲西语的正字法改革。

其最初于伦敦发表,当时的题目为《简化及统一美洲正字法的便利性》(«Indicaciones sobre la conveniencia de simplificar y uniformar la ortografía en América»),发布在1823年的《Biblioteca Americana》杂志及1826年的《El Repertorio Americano》上。其目的为修改美洲西班牙语正字法以使得字位和音位完美对应。

1844年,该正字法在智利开始部分正式使用,随后阿根廷、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及委内瑞拉也开始采用。最后一个废除该正字法的国家为智利,在1927年该国才采用了西班牙皇家学院的相关标准。

15世纪末,安东尼奥·德·内夫里哈在他的第一本书《卡斯蒂利亚语语法》中提出:“我们应该言文一致,不然字母就变得毫无意义。”(«tenemos de escribir como pronunciamos, y pronunciar como escribimos, porque en otra manera en vano fueron halladas las letras»),并且提出了西班牙语语音正字法的概念,在1517年的《卡斯蒂利亚语正字法规则》(Reglas de ortographia de la lengua castellana) 中再次提出此概念。 随后在17世纪中叶,冈萨洛·科利亚斯极力推崇以按音正字取代按词源正字的正字法改革。这种改革以音位字位一一对应为原则,体现在他的《新精确卡斯蒂利亚正字法》(1624, Nueva i zierta ortografia kastellana) 中:“我们的书写应该简单而纯粹,如何发音,就该按照规则如何书写,反之亦然。”(eskrivamos pura i linpiamente, komo se pronunzia, konforme á la diha rregla, ke se á de eskrivir, komo se pronunzia, i pronunziar, komo se eskrive. 原文如此)。

虽然西班牙皇家学院从1741年发布第一版西班牙语正字法开始就在不断探寻按音正字的模式,逐步简化,但到了1815年,这一简化改革的趋势就停止了。与此同时,西班牙皇家学院也没有来自美洲的成员,并且也并没有考虑到西班牙语美洲的西语在接触原住民语言后的实际情况。因此,美洲的学者们只能自行其是,有时候甚至会和西班牙本土的情况相冲突。

1823年,安德烈斯·贝约和胡安·加尔西亚·德尔·里约于伦敦在《Biblioteca Americana》的创刊号上发布了名为《简化及统一美洲正字法的便利性》的文章。虽然西班牙皇家学院已经简化及整理了书写法,但贝约认为其正字法仍囿于词源,对于大西洋两岸的教学都造成了障碍,因此他支持按音书写的标准并反对保留词源。贝约认为遵从词源并不必要,因为在文学和日常使用中并不需要去了解历史语源,由此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也违背了理性主义。

由此,贝约提出应当解决 c 代表两种发音以及不发音的 h 的问题,并规定 g 和 y 各只代表一个发音。而对于多击颤音则无论何时都要写作 rr,并研究了 b 和 v 的问题(Betacismo(西班牙语:Betacismo))。他的目的是要创立一种音-文一一对应的正字法,其方法则是简化19世纪的美洲西语正字法,消除其中的模糊性:

贝约分两步推行简化,以防止实际应用上不同音节之间因重新设定的正字法出现混乱:

20多年后,多明戈·福斯蒂诺·萨米恩托在流亡智利期间提出了一个类似于贝约的方案。1843年10月17日,当时贝约是智利大学的校长,萨米恩托在人文系提出了《备忘录(关于美洲正字法)》。和贝约不同的是,萨米恩托倾向保留 c 而废除 z,此外也删除了 v 和 x。然而在1844年2月19日,人文学院却断定该主张过于激进。

贝约的影响力在马德里初等教师文学科学学院得到了显现,该机构在1843年采纳了大部分提案。 然而1844年4月25日,伊莎贝拉二世以皇室的命令叫停了该方案,并且命令遵从皇家学院的卡斯蒂利亚语正字手册,在公立学校中教授皇家学院在其最新版字典中使用的正字系统。随着这一要求,皇家学院关于正字法规定上升到法规的水平,从而取代了其他一切正字法。

虽然贝约的方案没有被完全采用,他的部分想法根据建议于1844年4月在智利由人文学院提交给 Bulnes 总统的政府,最终在同年开始应用于教学及政府公文。

对正字法的修正有三点:

随后,这些改变也传入了阿根廷、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尼加拉瓜和委内瑞拉。1849年,贝约撰写了《美洲卡斯蒂利亚语法使用规定》。

智利是最后一个维持该正字法的国家,施行了超过83年。智利到1927年都还在使用该种异于其他国家的正字法,直到 Ibáñez 总统治的该年10月12日下才通过3876号令将正字法改为西班牙皇家学院版本,并投入教学和政府公文中。

智利正字法也成为了哲学家和语言学家 Rodolfo Lenz 的研究对象,他发表了以下文章:《智利正字法观察》 (Observaciones sobre la ortografía de Chile, 1891),《关于卡斯蒂利亚语正字法》(De la ortografía castellana, 1894) 及《美洲卡斯蒂利亚语词典问题》(Problemas del Diccionario Castellano en América, 1927)。

诺贝尔文学奖1956年得主诗人胡安·拉蒙·希梅内斯在他的作品《痛苦与神奇的诗歌》(Poemas májicos y dolientes, 1909) 中使用了一种类似于贝约正字法的体系,其解释是:“因为应该如说话一般书写,因为对简单的热爱和对卖弄学识的厌恶 ( se debe escribir como se habla por amor a la sencillez por antipatía a lo pedante.)”。另外,作家及文学家米盖尔·德·乌纳穆诺也在其作品全集第四卷中的《种族与语言》中支持采用“一种基于语音的简单的正字法”,在其中包含了他所写关于书写改革的文章,在他1914年的小说(他称他的小说为Nivola)《Nebla》中也表达了类似观点。

而另一方面,哲学家 Jesús Mosterín 在《西班牙语语音正字法》(1981) 和《书写理论》(1993) 中都表示“西班牙语新正字法”都应该基于语音。 在1997年于墨西哥萨卡特卡斯召开的国际西班牙语会议上,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重提贝约正字法,并且表达了对强加正字法的抵触,并支持“让当前正字法退休”。

相关

  • 异无腔动物门异无腔动物(Xenacoelomorpha)是包括异涡虫和无腔动物的简单生物。这种分类的依据是分子生物学资讯与衍徴。异无腔动物演化枝包含无腔动物与异涡虫,在演化树上的具体位置有多种
  • 安·维尼曼安·玛格丽特·维尼曼(Ann Margaret Veneman,1949年6月29日-,加利福尼亚州莫德斯托),美国政治家,美国共和党成员,曾任美国农业部长(2001年-2005年),现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2005年
  • ʟ̠小舌边近音是辅音的一种,用于一些口语中。表示此音的国际音标(IPA)是⟨ʟ̠⟩,其等价的X-SAMPA音标则写作L\_-。事实上,音标⟨ʟ̠⟩也可以用于表示咽边近音或声门边近音,此二者都
  • 居鲁士您要查找的居鲁士可能是:
  • 丘基卡马塔丘基卡马塔(西班牙语:Chuquicamata)位于智利卡拉马,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铜矿。1952年建造了浮选和冶炼设施,至1968年扩产至年产量50万吨铜。矿场归智利国营铜矿公司CODELCO(英语:COD
  • 法国通信法国通信(法语:Télécommunications en France)十分发达。通过光纤连接的电话系统和同轴电缆与地面天线服务的广播电视系统覆盖着法国全境。蜂窝电话系统和海外漫游也十分普及
  • 法西战争 (1635年)瑞典与神圣罗马帝国寻求赔款之后,法国首相黎塞留向西班牙宣战,因为法国领土被哈布斯堡王朝包围,成为法国称霸的最大障碍。这场冲突是法国对三十年战争的目标的延续,法军很快入侵
  • 托马斯主义托马斯主义(英语:Thomism)是由哲学家、神学家与教会圣师托马斯·阿奎那(1225年 - 1274年)的作品、想法中衍生出来的哲学学派。在哲学领域,他以对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争议与作出的评论
  • 伊兰·拉蒙伊兰·拉蒙(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
  • 矢野良子矢野良子(日语:矢野 良子/やの りょうこ ,1978年12月20日-),日本女子篮球运动员,曾随日本国家队参加了200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女子篮球比赛,最终队伍获得第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