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套

✍ dations ◷ 2025-10-24 18:47:18 #服装,外套

外套或称作褂、外褂,是穿在最外的上半身服装,有着大体积、长袖,以钮扣、拉链或腰带束起,在穿着时可覆盖上身的其他衣服,一般用作保暖或抵挡雨水的用途。

大衣(Coat)是穿在一般衣服外面具有防御风寒功能的外衣,  衣䙓长度至腰部及以下。大衣一般为长袖,前方可打开并可以钮扣、拉链、魔鬼毡或腰带束起。具保暖或美观功效。在古代,大衣指代古代女性的礼服,名词起于唐代,沿用至明代。现在所称的西式大衣约在19世纪中期与西装同时传入中国。

风衣 ,一种防风的轻薄型大衣。  风衣是服饰中的一种,适合于春、秋、冬季外出穿着,近二三十年来比较流行的服装。由于造型灵活多变、健美潇洒、美观实用、款式新颖、携带方便、富有魅力等特点,深受中青年男女的喜爱,老年人也爱穿着。

夹克(法语:Jaquette;英语:Jacket),是一种长度至腰部或臀部的外套。夹克通常是长袖,而且多在前面扣合。相较于大衣(Coat),它显得更轻便、更合身,样式也更为简单。

防尘衣(Duster或Duster Coat) 是早期美国西部牛仔装在身上的外套,主要作用是在骑马时保护他们的衣服,以及防尘。20世纪后,人们改为用来坐车时防尘。

Cagoule, Cagoul, Kagoule 或 Kagool 法语原意为兜帽(Hood),可以理解为带帽斗篷。最大的特点是非常薄,字典中的解释是有帽薄防风衣,还可以在悲惨的天气中保持温暖和干燥。

因为英文中收录了许多外来词以及不同地区的演变,有许多词汇翻译成中文后也被归类为大衣/风衣。但这类词汇在日常生活中较少用到,英文中甚至可以直接用外套Coat代替,这些都包括:Chesterfield coat(切斯特菲尔德大衣)、Greatcoat、 Redingote、Frock overcoat、Ulster coat、Inverness coat、Paletot coat、Paddock coat、Covert coat等等(简单的说就是**大衣)。

相关

  • 容器容器是一种基础工具。泛指任何可以用于容纳其它物品的工具,可以部分或完全封闭,被用于容纳、储存、运输物品。物体可以被放置在容器中,而容器则可以保护内容物。人类使用容器的
  • 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面积国家领袖立国历史南乔治亚和南桑威奇群岛(英语:South Georgia and the South Sandwich Islands;缩写:SGSSI)为英国在大西洋南部的海外属地。该属地由一连串既偏远且荒凉的岛
  • 乌克兰族乌克兰族(乌克兰语:українці,拉丁化:ukrayintsi)是东斯拉夫人的一个分支,乌克兰的主体民族。有时候乌克兰族也会被称作乌克兰卢森尼亚人或是哥萨克等现已不常使用的名字。
  • 4-甲基-1-戊醇4-甲基-1-戊醇(英语:4-Methyl-1-pentanol,IUPAC名:4-methylpentan-1-ol,也称为异己醇 isohexyl alcohol)是一种醇类的有机化合物,龙眼的果实中有微量异己醇。
  • Ostwald, Wilhelm弗里德里希·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德语:Friedrich Wilhelm Ostwald,拉脱维亚语:Vilhelms Ostvalds;1853年9月2日-1932年4月4日),出生于拉脱维亚的德国籍物理化学家。他提出了稀释定律
  • 甘烹碧府甘烹碧府(泰语:จังหวัดกำแพงเพชร,皇家转写:Changwat Kamphaeng Phet,泰语发音:)是泰国北部的行政府之一。邻近府从北顺时针依序为素可泰府、彭世洛府、披集府、那
  • 阿兰人奄蔡(上古汉语拟音:;英语:Alans,或 Alani,也拼为 Alauni 或 Halani)为古代中亚印欧语系游牧民族,又作阖苏,1—3世纪中叶的 东汉三国时期也称阿兰聊(中古汉语拟音:)或阿兰。他们族源是塞
  • 楚长城楚长城古时称为“方城”修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最早的长城,被喻为中国长城的始袓。河南省方城县独树镇大关口楚长城遗址中的铜戈、铜镞以及方城县杨楼乡走马岭楚长城遗址中
  • 犹太人诺贝尔奖得主列表诺贝尔奖(瑞典语:Nobelpriset,挪威语:Nobelprisen),是一年颁发一次的国际奖项,其中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及和平等5个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经济学奖则于1969年起颁发。
  • 右京区右京区(日语:右京区/うきょうく  */?)是构成京都市的11区之一,为京都市内面积最大的区。南部是过去皇族与公家别庄的所在、现在主要为住宅区;西部和北部是山区,北部被称为“京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