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疹伤寒

✍ dations ◷ 2025-04-04 11:12:05 #斑疹伤寒
斑疹伤寒(Typhus),是由立克次体引起的传染病,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是流行性斑疹伤寒(Epidemic Louseborne typhus)与地方性斑疹伤寒(Endemic Fleaborne typhus)。斑疹伤寒是流行性斑疹伤寒、丛林型斑疹伤寒 (恙虫病)和鼠性斑疹伤寒的合称。症状包括发烧、头痛和皮疹。症状通常在接触病原体后一至两周出现伤寒由细菌感染引起。流行性斑疹伤寒是体虱传播的立克次体引起的,丛林型斑疹伤寒是恙满幼虫传播的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鼠性斑疹伤寒是鼠蚤传播的地方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引起的。斑疹伤寒没有疫苗。预防方法是避免接触传播疾病的生物。治疗方法是使用四环素抗生素。流行性斑疹伤寒常于卫生环境差和拥挤的地方爆发,但现在已经少见了。丛林型斑疹伤寒可见于东南亚、日本和澳洲北部。鼠性斑疹伤寒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斑疹伤寒的记载至少可以追溯到1528年,源于希腊语typhus (τύφος) ,意指迷茫,用于形容患者受感染后的精神状态。 斑疹伤寒与伤寒是不同细菌引起的不同病症。流行性斑疹伤寒又称人虱型斑疹伤寒,是由普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Prowazeki)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属于“人—虱—人”传播的疾病,人是唯一的宿主,体虱(Pediculus humanus)是传播媒介,常流行于冬季或寒带地区。普氏立克次体在体虱胃肠道上皮细胞中生长繁殖,经体虱粪便排出体外,人是经由揉挤虱粪或压挤虱子入叮咬处或表皮伤口而感染,有头痛、畏寒、虚脱、发烧和全身疼痛的现象,第五至六天会出现斑点,有显著毒血症,约发烧二周后症状迅速消失而恢复,死亡率约10%~40%。此病可能复发,但复发症状较温和。近年来,流行性斑疹伤寒的传染已大为减少,主要见于非洲。地方性斑疹伤寒又称鼠型(或蚤型)斑疹伤寒,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由莫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Mooseri),又称斑疹伤寒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typhi)透过鼠蚤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印鼠客蚤是传播媒介,人是受害者。属于“鼠—蚤—人”传播循环,其临床特征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有头痛、恶寒的情况,但病情轻、病程短,潜伏期为6~14日,死亡率极低。氯霉素及四环素为其特效药物,病愈后的复发性低。地方型斑疹伤寒发病地区散布于全球,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斑疹伤寒每年造成每百万人中0.2人死亡。

相关

  • 肝功能测试肝功能测试是为了解病患肝脏的状态,设计而成的临床生化学实验室血液检测方法的总称。相关测试参数包括:PT/INR(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aPTT、白蛋白、胆红素(直接和间接)、
  • 肿瘤新生物、息肉、瘜肉或赘生物(英语:neoplasm),是指身体细胞组织不正常的增生,当生长的数量庞大,便会成为肿瘤(英语:tumor)。而肿瘤亦可以是良性或恶性的。肿瘤(英语:tumor)在医学上是指细
  • 显微镜显微镜泛指将微小不可见或难见物品之影像放大,而能被肉眼或其他成像仪器观察之工具。日常用语中之显微镜多指光学显微镜。放大倍率和清析度(聚焦)为显微镜重要因素。显微镜是在
  • 自养自养生物,也称为生产者(producer,autotroph),在台湾称为自营生物,主要包括绿色植物和少数微生物,它们可以利用阳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以及土壤中的无机盐等,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
  • 潜伏期疾病潜伏期是接触病原体(可以是微生物或者是化学制剂、辐射等)后,症状和体征有明显的表现前所经过的时间。疾病潜伏期可能短至只有几分钟,或者长达几十年(克雅氏病大概为30年)。潜
  • 组织胺组胺(英语:Histamine),是一种有机含氮的环状化合物。它参与局部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并具有作为瘙痒介体中心与调节肠道生理功能的作用。它还被用作神经递质。组胺由嗜碱性球和附
  • 免疫遗传学免疫遗传学(英语:Immunogenetics 或 Immungenetics)是一个生物学分支,研究免疫系统和遗传之间的关系。
  •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英语: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或称DPP-4 抑制剂或列汀类药物,是一种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4来发挥作用的口服抗糖尿病药 ,用来治疗2型糖尿病。第一种
  • 反复性风湿症反复性风湿症(英语:Palindromic Rheumatism;PR)是一种综合征,典型症状为“反复发生”且会“自己消退”的“关节”和“关节周边”的发炎反应,即关节炎或是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发炎(风湿
  • 志贺杆菌病志贺杆菌病(Shigellosis),也称为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细菌性痢疾,是一种传染病,因为摄食了遭志贺氏菌污染的食物或饮水,引发食物中毒。特征是出血性腹泻。志贺氏菌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