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briggsae

✍ dations ◷ 2025-08-30 03:13:42 #C. briggsae
双桅隐杆线虫(学名:Caenorhabditis briggsae)是一种小型线虫,与常用的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同属于隐杆线虫属。两种线虫之间的差别很小,主要区别有雄虫尾部的形态不同,雌雄同体的排卵口形态不同等。其性别决定方式与秀丽隐杆线虫相同,均为XX-XO型,有雌雄同体和雄虫两种性别。对双桅隐杆线虫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它与秀丽隐杆线虫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在基因和蛋白质水平上,目前已有多个突变体品系。2003年,双桅隐杆线虫完成基因组测序。1944年,玛格丽特·布里格斯(Magaret Briggs)在斯坦福大学的校园内发现了双桅隐杆线虫。她通过这一物种的生命周期确定了它的生物分类,并将其以她的名字命名为briggsae。研究发现,这一物种的种群在无细菌或只有死细菌的情况下都不能延续,活菌是必要的食物来源。不过,不同无菌培养基上的存活率仍有不同。双桅隐杆线虫主要发现于在花园、堆肥、潮湿的真菌、腐烂水果等富含有机质和微生物的环境中。其自然分布区是温带地区的土壤环境,与同属的秀丽隐杆线虫等物种相同。双桅隐杆线虫通常以耐久型幼虫(dauer larva)的形态存在于土壤中,只有营养充足的情况下才会大量繁殖。双桅隐杆线虫的基因组约含1亿个碱基对,编码约20,000个基因。其染色体数目、基因组大小、蛋白质数目均与秀丽隐杆线虫十分相似。双桅隐杆线虫有62%的基因在秀丽隐杆线虫中有同源物。两物种大约分化于8千万至1亿年前,但形态上几乎无法分辨区别。两物种的蛋白质编码序列大部分相同,而基因间序列与内含子序列则大多不同。两物种之间的差异性是比较研究的基础,是研究线虫RNA基因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关

  • 艾罗斯·拉玛佐第艾罗斯.拉玛佐第(Eros Ramazzotti,又译艾罗斯.雷玛若提,1963年10月28日-),意大利歌手,生于罗马Cinecittà区,父亲是油漆工。他在十几岁搬去米兰后开始他的歌唱生涯。他在1984年以“应
  • 赫尔曼·费什巴赫赫尔曼·费什巴赫(英语:Herman Feshbach,1917年2月2日-2000年12月22日),出生于纽约,美国物理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荣誉退休教授。费什巴赫最知名于提出了费什巴赫共振以及与菲利
  • 马赫迪马赫迪(阿拉伯语:مهدي‎ mahdī),或译麦赫迪、迈赫迪,意为“导师”,是伊斯兰教教典中记载的将于最后审判日之前7年、9年或者19年降临世间的救世主。马赫迪的概念在《古兰经》
  • 扶南扶南(高棉语:នគរភ្នំ,罗马化:Nokor Phnom 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
  • 邵族邵族(邵语:Thau或Thao),是一个台湾的原住民族,聚居于南投县日月潭及雨社山一带。相传邵族的祖先是追逐白鹿翻越“阿里山”一带('arithan / 'ari a hundun)而来。人口甚少,但与分部
  • 五曹算经五曹算经是北周甄鸾编撰的的算术书,是算经十书之一。全书五卷:今有田广从各五十六步,问为田几何? 答曰:一十三亩奇十六步。今有丁八千九百五十八人,凡三丁出一兵、问出兵几何? 答曰
  • 亚彭岛亚彭岛是印度尼西亚的岛屿,位于西新畿内亚斯考滕群岛以南的极乐岛湾,西面是努姆岛,东南面是安拜群岛,西南面是库兰群岛,岛上最高点海拔高度1,496米。由亚彭群岛县负责管理,岛上主
  • 圣经之声广播电台圣经之声广播电台(英语:Bible Voice Broadcasting,简称BVB)是总部位于加拿大的基督教广播电台,开播于1979年。现拥有11种广播语言,用短波广播。1979年开始在黎巴嫩广播,最初呼号为
  • 伊利诺伊领地伊利诺伊领地(英语:Illinois Territory)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合并建制领土,曾是西北领地的一部分,存在于1809年3月1日至1818年12月3日之间,之后升格为美国第21个州伊利诺伊州。伊利
  • 布克科里·安东尼·布克(英语:Cory Anthony Booker;1969年4月27日-),是一位美国民主党政治人物,自2013年成为新泽西州联邦参议院议员。布克出生于华盛顿特区,在新泽西州博根县的哈灵顿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