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铁对号特快是台湾铁路管理局所辖客运列车车种之一,是对号入座、仅停靠主要车站的无空调列车,目前已取消。一般而言,是以铁路机车牵引无空调二等客车,车厢内上有电扇、走廊有服务生贩售服务。车内座椅为不可调整椅背倾斜角度,覆有草绿色塑胶蒙皮的旋转椅或翻背椅(较旧型之车厢)。如为柴油客车行驶之对号特快,通常于前面加上“柴油”两字,简称即成为“柴对快”。
1949年11月11日,台铁客运列车收费标准加入“特快对号车”一级,并将原第一、二次“对号快车”升级适用此收费等级,仍以蒸汽机车牵引木造客车行驶。台铁于1950年,将第一次南下特快对号车命名为成功号、第二次为铭传号,仍有头、二、三等车厢供旅客选择;等级制于同年十二月废止后,改用美援“平等客车”35TP32200型(后来改为35SP32200型)或台铁改造之35SP32300型。
台铁利用美援向日本车辆购入于1957年打造的35SP32700型客车,内陈设13排座椅,每排两张,每张可供两人使用,两张座椅中间有走道贯通,座椅能单独倒卧或竖直,一车可容纳52人。出厂随即以“坐卧两用车”名义涨高原一、二次车收费,至1960年七月将第九、十次特快对号车改为坐卧两用车收费,并于同年11月25日将坐卧两用、特快对号、柴油特快合并为“对号特快”。
1961年6月18日即将原坐卧两用椅之对号特快车及第五、六、七、八次车改为“观光号”,取代对号特快而为更高级之列车。
另外,以柴油客车开行的飞快车也是对号入座,原称为“柴油特快”。在台东线,于1961年引进LDR2300型柴油车,以一部动力车牵引两部拖车方式,作为柴特快行驶。
随着空调列车的增加,对号特快班次渐渐减少。在西部干线铁路电气化完工后,原光华号所使用的DR2700型也改以柴对快(柴油对号特快)名义行驶,票价与对号特快相同。大多数的对号特快被所谓的“冷气对号车”(后正式命名为“复兴号”)取代。
因为无空调而车厢为开放空间,乘坐时舒适度难免受到影响。于1984年间所做的研究显示,对号特快车内噪音可达79至80分贝。
1988年9月1日对号特快停驶,当时在西部干线只有周日加班的151/152次松山=二水和周日、例假日加班的153/154次松山=三义的对号特快,北部通勤区间(基隆至中坜,少数班次行驶至新竹或竹南)与东部干线仍有以DR2700型行驶的柴对快。
对号特快停驶后,除原北部区间柴对快直接降等柴油快车外,其他对号快车或柴对快大多改为平快行驶,但初期改点幅度并不大,仍有罕见于平快车的高速,却仅收取普快票价(普通车、快车通用票价)。逐次改点以后表订速度亦渐下降。
战后初期,台湾铁路原只有普通车与快车两种车种,各列车编成中有等级不同之车厢,收费亦有所不同。
窄轨时期的台东线,也有以柴油客车行驶的对号特快车。
30SP32122
30SP32131
30SP32144
30SPK32110
30SBK32303
30SBK32361
30SP32361
30SP32368
由30SP32375客车改造为宿营车的30ES32375
35SP32403
35SP32578
35SPK32601
35SPK32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