ω−3脂肪酸

✍ dations ◷ 2025-11-26 11:03:52 #ω−3脂肪酸
ω−3脂肪酸(Omega-3 fatty acids)又称n−3脂肪酸,是一类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最重要的3种为:ALA(存在于植物中的油),EPA和DHA(这二种发现存在于海洋动植物油中)。从脂肪酸分子中距离羧基最远的甲基端(称为ω端)的碳原子计数,这一类分子的第三个碳原子与第四个碳原子之间为双键(即第三根键为双键),因此称为ω−3脂肪酸。含有较多ω−3脂肪酸的油脂包括:鱼油、海藻油、鸡蛋黄油、鱿鱼油、磷虾油、沙棘果油, 亚麻籽油、车前叶蓝蓟油、南美印加果油、大麻籽油等。重要的ω−3必需脂肪酸包括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这三者均为多不饱和脂肪酸。人体内无法从头合成ω−3脂肪酸,但可以使用十八碳的ω−3脂肪酸即α-亚麻酸(ALA)作为原料,通过人体内的酶延长碳链,合成二十碳的不饱和ω−3脂肪酸(即EPA),再由EPA合成二十二碳的不饱和ω−3脂肪酸(即DHA)。上述反应与ω-6脂肪酸的合成反应互为竞争反应,后者是从亚油酸衍生出的脂肪酸。ω−3与ω−6脂肪酸均为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必需营养素。随着人年龄的增长,体内由ALA合成DHA的能力随之减退。因此,老年人可能存在DHA缺乏。常见食用油中ω-6脂肪酸与ω-3脂肪酸的比例:自然界常见的ω−3脂肪酸:必需脂肪酸之所以“必需”,是因为研究人员发现,它们在幼儿和幼年动物的成长发育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人类大脑含有丰富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它正是一种ω−3脂肪酸。生成DHA这种物质,需要发生去饱和反应,反应中要用到去饱和酶,在ω−3和ω−6位碳原子上生成双键;但人类正正缺乏去饱和酶。正因如此,ω−3脂肪酸和ω−6脂肪酸都无法在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必需脂肪酸”这个名称,充分反映了这种性质。 1964年,研究人员发现,绵羊组织中有酶,可以把花生四烯酸这种ω−6转化为炎症因子——前列腺素E2, 前列腺素E2与创伤、感染组织发生的免疫应答有关。1979年,科学家进一步发现了血栓素、前列环素、白三烯等统称为类花生酸的物质。 类花生酸在体内发生效用的时间较短,由脂肪酸合成而得,最终由酶代谢分解。如果合成的速度大于代谢速度,过量的类花生酸就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研究人员发现,某些ω−3脂肪酸也可以合成类花生酸和类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noids),但合成速度较低。合成期间,如果ω−6与ω−3脂肪酸同时存在,它们参与合成反应时会发生竞争,因此长链ω−3与ω−6脂肪酸的比例,直接影响合成所得的类花生酸种类。在过去数百年间,人类的饮食结构快速改变,据报道,现今饮食的ω−6摄入量,大于ω−3的摄入量。在人类身上,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或许有助于预防心脏疾病,ω−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水平则并无影响(因此,ω−6/ω−3比值对此并不重要)。 典型的西方饮食,其ω−6/ω−3比在10:1到30:1之间(也就是说,ω−6远多于ω−3)。常用植物油的ω−6/ω−3比分别为:菜籽油2:1、大麻籽油2:1至3:1、大豆油7:1、橄榄油3:1至13:1、葵花籽油不含ω−3脂肪酸、亚麻籽油1:3、棉籽油几乎不含ω−3脂肪酸、花生油不含ω−3脂肪酸、葡萄籽油几乎不含ω−3脂肪酸、玉米油46:1。不饱和脂肪酸医学导航:遗传代谢缺陷代谢、k,c/g/r/p/y/i,f/h/s/l/o/e,a/u,n,mk,cgrp/y/i,f/h/s/l/o/e,au,n,m,人名体征药物(A16/C10)、中间产物(k,c/g/r/p/y/i,f/h/s/o/e,a/u,n,m)

相关

  • 奥美拉唑奥美拉唑(Omeprazole),常见商品名Prilosec等。是一种可用于治疗 胃食道逆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泌素瘤(英语:Zollinger–Ellison syndrome)的口服药物。它同时也用于上消化道出
  • 纳西尔丁·图西纳西尔丁·图西(Nasir al-Din al-Tusi),十三世纪波斯天文学家、数学家。生于图斯(今伊朗东部),早年在图斯和尼沙普尔学习,后来到伊斯梅利供职,曾受到蒙古统治者的重用。他是中世纪著
  • 蚕豆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又名G6PD缺乏症(英文: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G6PDD) ,俗称蚕豆症。是一种先天代谢缺陷(英语:Inborn errors of carbohydrat
  • 基因敲落基因敲落(英语:gene knockdown)是指一种遗传工程技术,针对某个序列已经知道、但是功能未知道的序列改变生物的遗传基因,令到特定的基因功能下降,从而使到部分功能丧失或者减低,并且
  • 辐射进化适应辐射(英语:Adaptive Radiation)在进化生物学中指的是从原始的一般种类演变至多种多样、各自适应于独特生活方式的专门物种(不包括亚物种,就是说它们相互之间不能交配的物种)的
  • 雅克·奥芬巴赫雅克·奥芬巴赫(法语:Jacques Offenbach,1819年6月20日-1880年10月5日),出生于德国的法国作曲家。代表作为歌剧《霍夫曼的故事》。奥芬巴赫1819年出生于德国科隆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 霍普金斯弗雷德里克·哥兰·霍普金斯爵士,OM,FRS(英语:Sir 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1861年6月20日-1947年5月16日),英国生物化学家,在1929年与克里斯蒂安·艾克曼因为发现了多种维生素,而获
  • 致病病原体(希腊语:πάθος pathos “痛苦”、“热情” 与 -γενής -genēs “生产者”),在生物学中,从最古老和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就是任何可以产生疾病的事物。病原体也可以称
  • 王建宇王建宇(1959年6月-),男,汉族,浙江宁波人,中国遥感专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 亚非运动会亚非运动会(英语:Afro-Asian Games)是一个亚洲及非洲的地区综合性运动会,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及非洲奥委会协会举办。第一届亚非运动会于2003年在印度的海得拉巴举行。第二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