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蕨

✍ dations ◷ 2025-10-21 00:12:18 #拟蕨
拟蕨这个名称乃相对于“真蕨”而言。它们传统上被归类于广义的蕨类植物,但现在由于亲缘关系的确定,这群不形成单系群的植物,各分别被纳入石松门(石松类、卷柏类、水韭及部分已灭绝的化石植物)与蕨类植物门(松叶蕨、木贼类等)。拟蕨是一群形态多样、不产生种子的维管束植物,它们散播的方式与真蕨相同,都是产生孢子,孢子散出后,在合适的地方萌发,开始其世代交替的生活史。拟蕨原先指的是大约三或四群植物,在不同的分类架构里,它们可能被分为植物界下的纲或是门;或者,与真蕨同时被归类于同一个门中,蕨类植物门。在最近的研究发现,上述的传统蕨类植物门(class Filices)并不是单源系,下列的分类代表较为人接受之分类架构。传统上称为拟蕨的类群于括弧中说明,同时注明厚囊蕨、薄囊蕨等。

相关

  • 学生it检验学生t检验(英语:Student's t-test)是指虚无假设成立时的任一检定统计有学生t-分布的统计假说检定,属于母数统计。学生t检验常作为检验一群来自正态分配总体的独立样本之期望值的
  • 钾盐钾盐是指含钾的矿物,分为可溶性钾盐矿物和不可溶性含钾的铝硅酸盐矿物。世界上95%的钾盐产品用作肥料,5%用于工业。
  • 支架支架(Stent)是一种应用于植入型外科手术的管状器具,以治疗体内病变的管道例如血管、食道或输尿管等,恢复管道的正常运输功能。支架一般是永久或半永久植入于患者体内,但亦可以意
  • 环氧乙烷环氧乙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是C2H4O,是一种有毒的致癌物质,以前被用来制造杀菌剂。环氧乙烷易燃易爆,不易长途运输,因此有强烈的地域性。被广泛地应用于洗涤,制药,印染等行业
  • 夫琅禾费衍射在光学上,夫琅禾费衍射(以约瑟夫·冯·夫琅和费命名),又称远场衍射,是波动衍射的一种,在场波通过圆孔或狭缝时发生,导致观测到的成像大小有所改变,成因是观测点的远场位置,及通过圆孔
  • 小汗腺外泌汗腺(英语:eccrine sweat gland),又名小汗腺,是人体主要的汗腺,存在于几乎所有皮肤,尤以手掌和脚掌的密度为最高,头部次之,躯干及四肢较少,在其他哺乳动物中则较为稀疏,主要存在于
  • 莱顿弗罗斯特现象莱顿弗罗斯特现象,又译作李登弗斯特作用、赖登福现象,在1732年为赫尔曼·布尔哈夫(Herman Boerhaave)首次发现,其后在1756年,德国医生约翰·戈特洛布·莱顿弗罗斯特(英语:Johann Got
  •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在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或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中,置换的瓣膜经腹股沟处的股动脉导管,向上达到升主动脉。这一技术取代了更具创伤性的开胸手术。两者的术后生存率相持平,但是
  • 惧高症惧高症,又称恐高症和畏高症,是恐惧症的一种,指对身处一定程度以上的高度感到恐惧,症状为在高处时陷入恐慌,呼吸加速手足无措无法对周遭事物做正常反应而呆在高处下不来,除了视觉造
  • 后劲溪后劲溪是位在台湾高雄市的河川,长13公里,流经楠梓区、仁武区、大社区等地,为高雄地区1,600多公顷的农田的灌溉水源。因后劲(今属楠梓区)聚落得名。凤山县采访册记载:“后劲溪,在仁